第121章 不能小觑

    殷通站在战车上,转头对身旁的项梁道:“项兄真是我郡守的智囊啊!”

    “当初得知嬴轩公子攻下寿春城,我几乎绝望,以为起义必败无疑。”

    “幸亏有你的提醒,才想到这进城一计!”

    项梁谦恭地拱手致意。

    “嬴轩公子竟敢触碰景氏这样的三大部族,无疑是自寻死路!”

    “此举不仅害己,更令秦始皇数十年布局付诸东流!”

    “此胜利并非我一人之力,实乃天助我也,地利人和!”

    殷通爽朗大笑。

    “项兄太谦虚了!哈哈。”

    项梁含笑不语,眼底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殷通再次转向,注视着分散在大军中的八千项氏势力,心中难免有所顾虑,但想到目前的形势,只得按捺下来。

    “进城后,你们需与百姓交流,”他吩咐,“这些日子受尽压迫的寿春百姓,定会积极响应,与我们共同起义。”

    “届时,项氏族人作为各伍的领导者,劝说他们,必能成大事!”

    “我们将嬴轩擒获,重振楚国荣光,并驱逐叛军入四川,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项氏若立此大功,将来必有封王的封赏!”

    殷通笑声爽朗,眼神紧盯着项梁的反应,而项梁也跟着大笑起来。

    “是啊,郡守大人莫忘,到时候得赐我个楚王的尊位!”

    两人的对话看似轻松,实则蕴含深意。

    在他们的后方,剩下的项家族人同样振奋不已。

    项煌身形魁梧,骑于马上犹如鹤立鸡群,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豫章城。

    低声自语道。

    “覆秦者,必楚也!”

    他的思绪不禁飘向始皇巡游之时,那壮观的舰队与磅礴的气魄。

    心中涌起无尽的向往。

    “那人并非唯一!我亦有望如他一般!”

    秦政疾驰至南城墙。

    淮阳军攻城后的混乱战场尚未清理完毕。

    破损的城门勉强竖立,需倚靠数十根横木支撑才得以稳固。

    如此岌岌可危的态势,若对手真是敌人,秦政也无十足把握抵挡。

    站在城楼之上,秦政眺望远方渐近的尘土。

    大旗轮廓渐渐清晰。

    秦政敏锐的视力已辨认出那是象征大秦威严的黑旗。

    内心微喜,旋即眉头微蹙。

    按常理,传令官召唤援军,他本当作为前锋开道,将讯息带回豫章。

    然而,援军已至,传令官为何仍未通报?

    秦政暗自留心。

    并未急于开启城门,静立城楼耐心等待。

    此刻,会稽大军分为三部。

    前锋由战车马队领军,车上矗立着代表大秦尊严的黑旗。

    随后是一批单骑将领,人数虽少,却有数百之数。

    再往后,便是普通的大秦士兵,长枪兵列前,剑士紧随其后!

    强弩部队则悠然跟在后方,不疾不徐。

    前去探查敌情的斥候已返回。

    “报!对方声称他们是会稽郡守殷通领军!”

    “声称前来解豫章之困,助公子平叛!”

    得知这一消息,众将士皆欢声雷动。

    “援军来了!”

    秦政嘴角刚要勾起笑容,却骤然止住。

    “等等?会稽郡?殷通?”

    这个名字瞬间唤起秦政的记忆。

    殷通不就是项梁起事时,被斩杀的那位郡守吗?

    此人愚钝,竟对项梁深信不疑,将机密全盘托出!

    直至被项羽击杀,仍一副信赖项梁的好兄弟模样!

    他前来支援,是否会带着项氏一族?

    若是这样,这些人大概就不再是援军了!

    秦政眉头紧锁,挥手压制住士兵们的欢呼。

    随着敌方先锋部队愈行愈近。

    秦政远远瞥见一名壮硕男子,身材雄伟,面容粗犷。

    他骑着一匹黑马,手握长矛直指苍穹。

    目光与秦政对上,双眸圆睁。

    秦政一眼便认出,这正是名垂千古的楚霸王——项羽!

    顿时头疼欲裂,掩面叹息。

    怎来的援军不是别人,偏偏是他!

    不知他是来救自己,还是来对付自己?

    tuifan大秦的根基,起源于秦氏与陈胜吴广的起义烽烟。

    自此而后,王侯将相岂非天定,成为了这片土地数千载的主旋律!

    嬴政内心忧虑,这哪里是援军!恐怕是来支援反叛者的吧!

    不久后,对方已抵达城墙附近。

    嬴政注视着驻足于弓箭射程之外的会稽郡守及其大军。

    他彻底失望,哪有援军这般防备,毫无疑问,他们是来煽动起义的。

    殷通昂首立于阵前,向城门高声呼唤。

    “郡守殷通,拜见长公子!”

    尽管嬴政已知对方底细,仍保持着礼节。

    “郡守亲率大军至此,何不从侧翼进攻?”

    “本公子亦可领军自东门突围,内外夹击,荡平叛军!”

    殷通朗声笑道。

    “属下率三万会稽士卒而来,誓当助公子平定叛乱!”

    “只是将士们长途跋涉,此刻疲惫不堪,不宜立即交战。望公子开启城门,让我们稍事休整。”

    “待恢复元气,必能出城平叛,重现大秦盛世!”

    嬴政眉头紧锁,难道真当我傻子吗?

    如此反常的行为还想让我开门。

    然而,会稽大军突然齐声呐喊。

    “恳请公子,开启城门,让吾等休息!”

    “恳请公子……。”

    嬴政挑眉,此举何意。

    身后张良上前一步。

    “公子,此人恐有异心!这是欲借百姓之力对你施压,迫使你开城!若不开,便指责你不仁,强令疲兵作战,他们便占据了道义高地!”

    嬴政点头,他回头看向城内,街道空无一人。

    别说施压,寿春百姓仿佛消失了一般!

    他不禁暗自发笑。

    忽地,嬴政眉头微蹙,心中浮现出一计。

    会稽大军中,殷通嘴角勾起,这是项梁的计策。

    如此声势浩大,看嬴政还有什么理由阻挡大军进城!

    而项梁望着城头,面容俊秀、气质儒雅的嬴政,眉头紧锁。

    他看起来并不残暴,倒是与传言中的温文尔雅相符。

    项羽察觉到,这位公子的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自己身上。

    难道他已经看出了项氏的异常?

    项羽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不论传言如何,他年仅十几岁便能亲自率领三万淮阳军攻克雄城,这份气魄确实非同凡响。

    无论如何,都不能小觑。

    这时,一名斥候从东门疾驰而来,向殷通报知。

    “确认无疑,东门悬挂的三百多人正是景氏一族!”

    “其中一人被绑在篝火上炙烤,皮肉已被剥尽,不知已烤了多久!”

    闻言,众人的神色皆凝重起来,谁也没想到眼前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少年,竟藏着这般狠辣的心机!

    殷通未历战阵,此刻听得背后一阵寒意!

    “此子,其残暴比起始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啊!“项梁此时挑眉,以宽慰的口吻说道。

    “这么说,岂不是正符合我们的期望?“殷通闻言,旋即醒悟,意识到这对自己一方宣扬道义大有裨益!

    他不由朗声笑道:“此人虽勇猛善战,却无问鼎天下的雄心!“

    项梁紧接着附和道:“的确,这样的人何谈得民心归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