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魔水浒:哥哥,天冷了加件衣服吧 > 第六十七章 镇山石龙名王寅

第六十七章 镇山石龙名王寅

    沈霄一行三十余骑,二十二人抵达郑王村时,见村子周围建有围栏围拢,更有设木质望楼,应是为了防止强人侵袭而设。

    虽然天机阁探寻到王寅的出身来历,但是,为了保证隐秘和不惊扰到目标人物,还并未安排人上门。

    到了村边,未免惊扰村民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众人下马入村,于路寻人打听王寅住处。

    一开始多有村民警惕,担心沈霄他们是劫匪假扮进村探听虚实,后来沈霄报出家门,方才从村民口中问到王寅住处,而且,还从村民口中得知王寅家有客人,已住了数日,当下沈霄领着众人往村中深处行去......

    ......

    往日只是听闻,这一路行来,张顺才真正感受到沈霄为何年纪轻轻能有今日这般显赫名声,有才却不傲,也没有世家子弟的那份高人一等的骄横、自大,他在庄上住的时日虽短,可了解的却也不算少。

    梦溪山庄内庄外庄数千人,沈霄在庄中说一不二,不是因为他少庄主的权势、威信,更不是因为怕被赶走失去活路心存畏惧所以服从,梦溪山庄从建立至今,除了驱赶过一些行事不端之人,从未撵过哪怕一个良善百姓,所以,庄上的人实打实的从心中只有敬爱,沈霄一言而出,数千人无人不随,这是何等的信任!

    张顺这一路上想了很多,想想在江州,也有许多人天天哥哥长、兄弟短的,根本无法与沈霄相比,便是在江州那些有名有姓的人里,能真正称得上好汉的,又能有几人?

    ......

    顺着村中大路走了约一炷香的功夫,便见一座院子院墙外尽是尚未雕刻的石料,而院落中隐隐传来金铁撞击之声,听声音力道,不像是在雕刻石料,似乎是院中有人正在习练切磋武艺。

    着小五领着众人在门外稍候,沈霄带着张顺来到门前,不想院门就开着。

    二人探身看向院内,院内空间不小,房舍居左,院门在右,门前空间亦摆放着许多石料,在房舍台阶下,只见一胖大和尚与一青年汉子正斗的不可开交,另有一人正站在边上不远观看,怀中抱着一杆泼风大刀。

    沈霄瞧的分明,此时进去颇为不妥,便先站在门口静静看着,那胖大和尚正是离庄多日寻访旧识的邓元觉,与他放对的青年汉子身长八尺,浓眉凤目,五官如刀刻斧凿般冷硬刚直,手中一杆钢枪抵敌邓元觉掌中浑铁禅杖,丝毫不落下风。

    那持刀站立的汉子也有八尺上下,身型壮硕,五官刚硬,双目冷冽,端的是威武不凡!

    沈霄二人刚刚站定不久,持刀而立的汉子忽然注意到院门口有人观看,便出声提醒道:“王兄,大师,且住了,门口有客人来访!”

    邓元觉与青年汉子顿时收力停手转身看向院门处,看到沈霄,邓元觉心中一惊,忙将手中禅杖放置一旁,招呼二人疾步而来,竖掌施礼道:“少庄主。”

    沈霄笑着拱手道:“大师,多日不见,不想大师竟在此处,我出来与大师相同,也是为寻访贤才豪杰而来,从睦州转路过来,闻得此间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好汉,遂特来拜会!”

    “少庄主,此间主人是小僧旧识,容小僧为恁引荐!”邓元觉听后,忙借机向沈霄介绍道:“这兄弟就是王寅,绰号镇山石龙......”

    原本邓元觉还奇怪,住了几日也不曾听王寅提起与沈霄相识,而且此番前来请王寅去梦溪山庄,王寅尚在犹豫,还未曾答应。

    经邓元觉引荐,沈霄朝王寅拱手道:“久闻王兄大名,在下早便听闻王兄枪扫贼寇,义护百姓的壮举,此番冒然登门,还请王兄勿怪!”

    天机阁探寻之时,在此间曾听过王寅的故事,王寅家境其实蛮好的,父亲本就是附近村野中有名的石匠,虽不算大富之家,却也是衣食无忧,可惜父亲早些年外出送货时死于山贼之手,母亲伤心过度患上心疾,不久也撒手而去,最后家里只剩王寅一人。

    王寅从小继承家传技艺,便以此为生,大概六七年前,十五六岁的王寅外出找寻石料时遇到一个身受重伤昏迷在草丛中的老汉,这老汉带着一老一幼两匹马,身边还有一杆铁枪。

    说来也巧,路过的王寅是看到这两匹马才发现昏倒的老汉,顿时动了恻隐之心,连夜将老汉和马儿、武器带回家中,给老汉清理伤口敷上草药之后,又偷偷返回,将路上血迹、痕迹清理干净,以免被人追踪而来给村中惹下祸端,回到家中时,老汉已然醒来。

    老汉醒后见到王寅,询问一番后,他发现王寅心地善良,人又聪明,根骨也不错,便收他为徒,传他武艺,教他读书识字,也算是报恩。

    就是这时,王寅方知晓老汉曾经是朝廷的军官,曾在西军效力,退伍后返回家乡,不想老汉因有匹好马被人看上,对方强买不成便要强夺。

    老汉军人出身,又经历过血杀战场,怎可能任人欺侮。

    只是,一开始相斗老汉尚收着许多,只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后来见对方为多夺马不惜下杀手,便下重手将来人悉数击杀,而他自己却也受伤不轻,遂连夜收拾行囊带着马匹离开家乡,本欲投奔同袍,结果半路上伤重昏迷,为王寅所救。

    收王寅为徒后,老汉也就在村中隐姓埋名,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教会他识字后,将包裹中一部兵书并毕生统兵之法也一并传给了他,就这般又过了数年,老汉年老,无疾而终,王寅便将老汉葬在村后林中,时时祭拜。

    后来,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伙流贼来村中劫掠,王寅虽杀败了贼寇首领,赶跑了这伙贼人,可依旧有许多百姓死伤在这伙流贼手中。

    在这之后,逃走的贼人又带来了许多人前来,正撞着邓元觉云游路过,说来也是合该这帮人倒霉,一个王寅便够他们受的,又来了一个在世罗汉,二人联手带着村民将这伙贼人杀的七零八落。

    自此之后至今,再无贼人敢来村中劫掠,两次驱贼,王寅之名渐渐传开,因他是石匠,保护山中平民百姓,再加上附近村落自古便有神龙聚峰的传说,便被村里人唤作镇山石龙!

    “区区小名,怎当少庄主一赞,少庄主乃名符其实的江南第一条好汉,小人实愧不敢当!”

    介绍完王寅,待二人互相见礼后,邓元觉又看向站在王寅身边的那位壮硕汉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