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妾凰录 > 第24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20)

第246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20)

    杜克勤是个能人,萧君阙试探过,不能为友自然也不能为敌,萧君阙手底下的暗卫倒是不少,这消息的来源也是灵通,自然是一点苗头都没有,这可真是万分之一的概率都不如,萧君阙就算是聪明绝顶也不能将这一点算计进去啊。若是他真的当真一点不知,当真不是丹云隐心思细腻提及了江南之事到底是不是其中有些猫腻,那奇怪的暴动百姓,让他多注意一下情况,他可能今日还真的要棋差一招了。也算是个有本事的,看皇帝的反应,也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这可就是在皇帝和萧君阙两个人的眼皮子底下能无声无息的勾结在了一起构陷出来今日这样一桩事,真是好歹毒的心思,真是好细腻的心思。千算万算,萧君阙抿了抿唇,方才本来满心思以为杜克勤绝对不会,没想到此刻却立马打脸,忍不住捏了捏拳头,若是真的在江南的时候不会细心观察过了,若不是·········那他今日恐怕真的要栽个大跟头了。

    这就是命吧。萧君阙冷眼看着杜克勤。

    丹云隐若是知道了杜克勤反水应该也是和萧君阙一个反应,都会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险些栽了个大跟头,不过倒是无妨的,萧君阙没有算到的是这里,而萧君林还没有算到的多着呢,比如说丹云隐这个拥有前世江南水患记忆的人,所以格外让萧君阙小心安林南,毕竟都是安姓,虽然丹云隐前世着实不知具体的细则,可是防范戒备总是摆的十分高的。也是幸好如此,若是真的再自狂一点,恐怕今日真的要栽个大跟头,若是萧君阙回去说给了丹云隐听,丹云隐必定会恍然大悟,原是还有这么一层,怪不得了,杜克勤这种都跳出来指正了,那时候恰好还是顾氏不知道怎么冒了龙颜大怒的时候,也正是皇帝决定可以将萧君阙从太子的位置上扒下来的时候,所以顺理成章的太子就成了废太子。丹云隐只以为前世是因为那时候顾氏不知怎么冒犯了皇帝,皇帝本来也就格外优待三皇子,也是时候给三皇子让出来太子的位置了,何况那时候不是这般单个的爆发,而是数罪并加,所以皇帝更是震怒,不过今世春猎之事的这两个最重的罪名之一的已经不存在了,反而是萧君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丹云隐推测那江南水患之事再加上江南一行中的种种,必定是朝堂之上见真章了。只是可惜了,今世就算是杜克勤又能怎样,就算是还能再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又怎么样,大局胜券还是握在萧君阙的手上,萧君林现在多说一分就是作死一分,所谓搬出来的铁证,之后就擎等着被一个一个拆穿,就擎等着自己的苦果一点点来吧。

    “你既是不知道,朕真的要罚也是罚你御下不严之罪,何来其他重罪之有?真论起来,还是要论这背后之事到底是何人所为。”皇帝冷声道:“杜卿查到了什么证据?呈上来看看。户部侍郎,你有何话说?”

    户部侍郎也是个年轻人,和柳大人是同一年科举里面出来的,二人可谓是惺惺相惜,性子也算是差不离,唯一不同的就是这户部侍郎可能更耿直一点,比柳大人还要噎人,户部侍郎姓耿,经常被人调侃是不是这性子就跟着姓氏来的。耿侍郎经常就是憨憨的摸摸后脑勺然后也是憋的脸通红说一句不是不是,随家父罢了。此刻忽然头上被扣了这么大一个黑锅,耿侍郎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还关他事呢?这事是由他督着办,他出主力,可是那只是个对外的名号,真真正正负责的还是杜尚书啊,只不过耿侍郎是耿直,又不是傻,肯定不会让自己平白无故这么被扣帽子。

    “启禀皇上,臣冤枉啊!臣从来都没有和太子打过交道,面都只是朝堂之上才能见到,怎么可能做出那等不堪之事呢?且江南赈灾银两之事虽然是由臣负责,只是这不过是个名头罢了,真正还是由杜尚书负责的啊!臣着实不知杜尚书为何要冤枉臣啊!”耿侍郎莫名其妙的开口,一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样子,看起来倒是着实有些滑稽。

    耿徇看着杜克勤,满眼都是不可置信,不可避免的嘴巴甚至还微微张着,显然是十分震惊的。在耿徇的仕途里,杜克勤不能算是他的老师,可是杜克勤却是他的直属的上司,却是整个户部的领导者,不仅如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耿徇自然是喜欢忠君爱国并且直言不讳从来不做那些官场上的心机和勾心斗角之事的人,更喜欢事事为民着想的人,当初进朝堂之前耿徇是满心的愁,不知道到底该去哪个地方才好,他和柳大人一样都是寒门出来的,没有什么背景实力,小门小户的,破落的跟寻常百姓也没有两差了,深深知道自己虽然考取了功名只是奈何没有门道,玉朝官员虽然可以挑一些自己顺眼的带做自己的徒弟,只不过耿徇大概是运气不如柳大人,柳大人被当时的大理寺卿看上了,于是带着他一路慢慢高升,甚至恰好的是上一任的大理寺少卿告老还乡,柳大人甚至成了大理寺少卿,这等职位在这个年纪和出身背景实在是仕途不可限量,当时耿徇曾经郁郁寡欢,想着自己恐怕是没什么好运气的,没想到后来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了户部做事,虽然也没有得到杜克勤的青眼或是什么的,可是傻人自有傻福,这耿徇竟然最后混成了户部侍郎,前途也是不可限量,虽然杜克勤没有说收了耿徇做自己的门生,可是杜克勤也算是提点他了。

    虽然只不过是寥寥几句,只不过对那个时候刚刚进入朝廷还只是个不起眼的户部的小官的新生,自然是铭记在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