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四章 太平道首(二)

第四章 太平道首(二)

    随着张角言语出口,屋中静了下来,只有北风依旧自窗外呼啸而入,吹的屋中帷幕翻动不止。

    沉默少许,王略缓缓开口,“大贤良师神法通天,自然可知天意。略不过区区凡人,难知天数,此问非某所能答。”

    帷幕之后再次传来一声突兀鼓响,极为刺耳。

    “有趣,我承天意,确不该问道于盲。”

    帷幕后的张角语气不见丝毫波动,“我知你受过唐周恩惠,当日是他将你从流民里救了出来。人各有志,唐周要背反,反了也就反了。只是你不随他同叛,反倒是取下其头颅,着实让我有些意外。”

    这位大贤良师自然不知唐周原本也打算谋杀王略,只不过棋差一招。

    见张角终于问到这里,王略打起十二分精神,直了直腰杆。

    “唐君与某不过是互有所用而已,可当年某家尚未破落时,家中父母曾受教中活命之恩。父母恩重,故而不敢以一人之小恩,偏废父母之大恩。”

    王略的言语和应对马元义时如出一撤,只是张角不是马元义,不会被就此敷衍过去。

    只听帷幕之后又是一声鼓响,张角开口笑道:“汝之言语,天意不许。”

    跪坐在外的王略一愣,没想到张角竟然会用天意做由头,只不过他本也没想过能这般容易骗过张角。

    “大贤良师神断。”王略恭维一声。

    张角再次击鼓一声,悠悠问道:“汝可实言,入我太平道,所求者为何?慎言之,须知天意不可欺。”

    王略俯首低头一拜,沉声道:“实欲求富贵功名耳!”

    鼓声再响。

    “好!天意告我,这次汝所言是实。”

    帷幕后,传来张角畅快的笑声,“普天之下,皆为黄天之民,欲求富贵,欲求功名,皆可来此。”

    “只是。”张角收敛起笑意,“只是还当要先除去那拦路的苍天啊。”

    闻弦歌而知雅意,王略连忙俯身再拜,“某愿为马前卒,为大贤良师,为我太平道开路!”

    帷幕后传来一声轻笑,“非是为我,也非为太平道,乃是为黄天,是为黄天之下的同胞兄弟。”

    “是。”王略恭敬应声。

    鼓声一响,张角声音传来,“汝这次诛杀叛徒唐周,可算有大功于教中。不久前教中派往新汲的上师突然横死,如今尚未有后继之人。你是个有本事的,我方才已问过黄天,此地与你命理相合。你若前往,可在此地大兴我教,可愿前去?”

    王略自然是俯身再拜,感激涕零,沉声道:“略何德何能,得大贤良师看中,敢不尽心竭力,继之以死!”

    “好,取了教中手谕,早些赶赴新汲吧,如今举大事在即,拖延不得。”张角言语间的语气柔和了不少。

    “是。”

    王略站起身来,这才发觉后背已经都被冷汗打湿。

    大贤良师张角,在这蛊惑人心与识人一事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王略走到门边,鬼使神差的转头回望,见帷幕之后那个始终跪坐,言语之间如同神明的大贤良师缓缓站起身,去到窗边,望着一只不知何时落在窗上的乌鸦。

    大概张角有时也会很孤独吧,王略心中想着。

    他走出门去,隐约听到屋中传出几声轻咳。

    …………

    另一处宅院里,王略前来取大贤良师手谕。

    “原来是王君当面。唐周的事我已听兄长提及,这次多亏有你出手,不然事情就要麻烦的紧了。虽说天意在我太平道,可若是让汉庭有了防备,到时迁延日久,受苦的还是天下人。”

    坐在王略对面之人,正是他之前见过的,略带书卷气的张梁。

    “人公将军谬赞了,为教中尽力,本就是应当之事。”

    张梁忽的笑道:“既然兄长许了你前去新汲,我便提点你一句,黄天之下,也有硕鼠。”

    王略若有所思。

    “不说此事了,去选几个人手吧,如今路上不安稳的很。官家出行,尚且被人截道而死,咱们教中之人也难免。在你之前的新汲上师为何而死,至今还未查明。”

    自张梁的屋中出来,王略细细思量他方才的言语,心中有了些明悟。

    …………

    “王君,离新汲县不远了,走快些,傍晚就能到。”

    新汲县外的一条大道上,有两骑并排而行。

    其中一人自然是王略,另外一人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当日张梁要王略挑选随行人手,不想他挑来挑去,最后只选了眼前这个少年。

    少年原名陈季,小时家中遭了难,父母兄弟皆死,唯有他一人独存。

    来的路上少年听说王略读过书,缠着王略为他另取了一个更像读书人的新名。

    少年如今名叫陈瑜。

    取的是怀瑾握瑜,世之良才之意。

    新汲县地属豫州,西接阳翟,东临扶沟,处中原之地,少有战事,也可算是富庶。

    至于为何张角会安心将他安置在这里,王略其实心中十分明了。

    一来新汲以西有波才,新汲以东有彭脱,这两人是张角极为倚重的大将。他们各自经营多年,手下太平道众无数,将他安置在这里,即便他日后真有什么心思,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二来如今新汲境内并不安生,之前派来的上师莫名而死,足可见这里的水之深,水之浑。

    王略到来无非两个结果,其一,若是他能解决新汲之事,到时这里的黄巾依旧要为张角所用。

    其二,即便王略在这里被谋害而死,那也算不得什么。张角对他本就算不得如何信任,落在这里也不过是一步闲棋,折了也就折了。

    “如何能小觑天下英杰!”

    王略在马背上叹息一声,随即目中露出坚定之色。

    之前在流民中挣扎求活,早已磨炼了他的心智。

    王略紧了紧手上缰绳,转头看向陈瑜,轻声笑道:“你我日后境遇如何,只看能否在这新汲县里立住脚跟了!”

    陈瑜正是飞扬年纪,性情也极为跳脱,闻言也是雀跃起来,大嚷一声,“王君有大才略,更难得的是有我相助,想要不成大功名也难的很咧!”

    自穿越后,王略难得出自真心的畅快一笑,望着少年飞扬的眉眼,抬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随后扯紧缰绳,与陈瑜飞马直奔新汲县城而去。

    ……

    巨鹿城里,张角低头看向手中锦帕,其上有斑斑血迹。

    张梁站在他身后,面露伤感之色,几次张口,却都是欲言又止。

    “起义之事,暂且推迟数月。”走出重重帷幕的大贤良师面色苍白如纸,只是眸中神采越发明亮,“唐周一事,有一不可有二。先除硕鼠,再覆汉室。”

    “是。”张梁恭声应诺。

    窗外风声稍动,乌鸦再驻窗前,舒展翅膀,似欲高飞。

    张角凝目注视片刻,忽的笑道:“你我兄弟当年倾尽家财,周游四方,施医赠药,活人无数。如今半生已过,当年初心为何,如今反倒是记不真切了。”

    张梁开口道:“兄长自然是为了天下苍生,是为黄天之世!”

    “也许吧。”张角笑了笑,抬手指了指窗外乌鸦,“常言乌鸦报丧。后世之人,无论以我为仁慈济世的善人也好,以我为一心权势的阴谋政客也罢,可总有一事他们否定不得。”

    “为三百年炎汉报丧之人,乃是太平道首张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