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二十三章 黄巾漫卷摧天倾(三)

第二十三章 黄巾漫卷摧天倾(三)

    新宅内院,竹林幽幽,苍翠如昨。

    不远处,王略负手而立,望了良久,怔怔出神。

    如今万事已备,只待出兵。

    他心知肚明,在新汲县中这些日子虽也算不得容易,可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换而言之,不过是他的一次练手而已。

    而今日一旦起兵,日后所要一一面对的,将是那些日后留名史册的名臣勇将,豪杰枭雄。

    王略早就想到会有今日,原本他以为自己会满心恐惧。

    可如今真的事到临头,他心胸之中反倒是激荡起莫名的豪气!

    总是要斗上一场的!

    “王君,赵少庄主来访。”陈瑜前来通报。

    王略让陈瑜带他进来。

    少年离去之际,忍不住回头凝神观望,发现短短半日不见,自家上师与之前似是有些不同。

    走到半途,少年猛然醒悟。

    之前上师待人温润,锋芒内敛于中,更像是个读书人。可他方才一见,上师眼眸之中多了几分锋芒。

    “原来上师这么有锋芒的嘛。”少年嘿然而笑。

    片刻之后,少年将赵英带入内院。

    王略转头笑道:“可惜事起匆忙,不能喝上实之的喜酒了,实在是憾事。”

    赵英字实之,如今两人关系已不算差,故而王略以字相称。

    赵少庄主今日身后背着一个包裹,他闻言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赵英问道:“以如今太平道的声势而言也好,以你的本事而言也好,想要如其他黄巾那般,强行攻下新汲县,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我始终想不明白,你为何要费尽心思,用尽手段,来做这些事。你这种最擅长权衡利弊的聪明人,不会想不清其中的道理。”

    赵英口中的这些事,指的自然是王略拉一打一,拉拢当地豪族入局,将县君赵言赶出县去,以兵不血刃的法子占下新汲县。

    而其中权衡利弊,指的自然是如此作为的得与失。

    当中之失自然清楚的很。站在黄巾的角度来看,打破新汲县,抄略县中豪强,所得之利,何止十倍于如今。

    而其中的得,也无非是保全了新汲不受战火摧残罢了。

    以赵英的立场来看,自然是利大于弊,毕竟这是他的家乡。

    可于王略的立场来看,显然应当是弊大于利。

    这就是赵英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王略明白他的意思,振了振衣袖,笑道:“如此作为,好处有二。其一,使新汲免受兵乱之苦,县中之人必定德我,又能让我收揽一次人心。其二,以结果而言,我也算是给县中豪族留了些许恩惠,到时出兵远去,他们自会对我教留在新汲的家眷照顾一二。”

    他略一停顿,这才继续道:“最紧要的,还是我不想如此。”

    “当日在城北的酒铺时,我曾和实之你说过,某虽算不得良善之人,可自诩也不是个恶人。”

    王略转头望向竹林,叹息道:“王某一心所求,也不过是想天下之人衣食皆足罢了。如今虽人微力弱,可总归是能做一些就要做一些的。”

    赵英沉默良久,随后似是下定决心一般,将身后包裹取下。

    当中是一件黑色狐裘。

    他将狐裘双手递上,沉声道:“英愿与君同行。”

    ……

    数日之后,王略于崔家校场点选兵马。

    以如今太平道的声势,王略随手便可拉起万人的队伍,就像彭脱等人一般。

    只不过他却并未如此。

    他只拣选了千人,这些人除了身强体健,都是年轻人之外,或是孑然一身,或是家中尚有兄弟,可为父母尽孝。

    除此以外,他又拣选出其中两百游侠,配以从全县寻来的良马,交由独眼游侠刘锋和赵英统帅,是为骑兵。

    王仲与陈瑜负责统帅其余的步卒。

    而商人钱信则依旧是负责他的老本行,和钱财打交道,负责军中的钱粮辎重。

    之前抄略了崔家,又有县中豪强的资助,加上如今县寺也被他收入囊中,所以辎重衣甲倒是半点也不缺。

    组军之事王略早已绸缪多时,当日覆灭崔家后他便开始暗中谋划,将这些人分散各地,暗中操练,直到今日方才露于人前。

    在此期间,王略几乎日日都会去看望他们,嘘寒问暖,与他们谈些家长里短。到如今,他甚至能记住这里所有人的名字。

    记名字很简单,可位高权重之人,有几人会放下身段去记住几个随时可能送掉性命的兵卒的名字?

    也正是这一件件小事,让这些人真正自心中觉的,王上师和旁人不同。

    是真的拿他们当人,而不是耗材。

    王略站在高处的木台上,举目下望,随后开始笑着一个个喊起这些人的名字。

    被他喊到名字之人,自会上前一步,接着巍然不动。

    王略也会随之含笑望向出列之人,上前勉励几句,最后为其授甲。

    而出列之人,则会昂首挺胸,满脸骄傲。

    千余人的名字,一个个喊出,一个个年轻人不断向前,每有一人前行,似乎校场上的气势便要强上一分。

    赵准与王皑今日被王略请来在远处观看,两人对视一眼,如今皆已是满头冷汗。

    两人心中更是有些后怕,若是当日王略选择强行动手,只怕如今新汲城里,再也没有王赵两家了。

    王皑心思一转,笑道:“老赵,这些日子我左思右想,觉得你我少年相识,如今又正是多事之秋,你我两家正该相互扶持。我就为难一些,不毁婚了,将幼女嫁与你家实之为妾,你以为如何?”

    “你那幼女向来金贵的紧,你也真敢下注。”赵准嘲笑一声。

    他如何猜不出王皑的心思?想必是看王略如今军容如此之盛,想要赌上一把,输了,也无非是丢他王家一个女儿罢了,可万一赢了,日后赵英真的有出息了,那便也能光耀他王家门楣。

    “哪里比的上你啊。”王皑也是笑了起来,“自家独子都舍得。”

    赵准看向校场中意气风发的赵英,没记错的话,他这个独子,从来不曾如此。

    “世上做父亲的,总是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的。雏鹰总要高飞,拦不住的。”

    校场中央,王略拔剑而出,振臂高呼。

    只是他所说的,不是那句太平道起义的名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而是另外一句流传更为久远的言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