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二十九章 匡扶汉室(二)

第二十九章 匡扶汉室(二)

    天际间惊雷忽起,骤雨垂落。

    刘武站起身来,去到廊下,仰观倾盆暴雨。

    “许多年不曾见过这般大雨了。”汉子叹息一声,颇为伤感,“若是不曾有战事,有这场雨在,今年多半是个丰年,不知又能少死多少人。”

    王略笑了笑,饮了口酒。

    似乎每到王朝末期,除了揭竿而起的人祸,也总会伴随着数不清的天灾。

    此人的话固然没错,有这场雨在,确实能多活不少人。

    可那又如何?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躲不掉的。

    汉子重新落座,看向王略,笑道:“王君莫非有不同的见解?可否教我?”

    “谈不上教字,略无此本事。只是心得倒是确有一些。”

    王略看向剩余三人,笑问道:“方才刘君提到匡扶汉室,那诸君以为如今的汉室如何?汉家天下又如何?”

    那中年文士骆信率先开口,“当今天子聪慧,于政事上也颇有手段。只是一时受弊于宦官,看不清天下大势罢了。如今陛下已然醒悟,废除了党锢。他日只需剪除宦官,另择名臣当政,自然能恢复汉家清明天下。”

    “那在这个骆君所谓的他日到来之前,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那些无衣无食的百姓,该如何自处?”

    王略嘴角勾起,带着浓重的嘲讽之色,自问自答,“自然是只能继续苦一苦百姓了。”

    骆信默然无语,竟是没有反驳。

    他不是不能引经据典,说出一番先国后家的大道理。

    只是他到底还是一个有些良心,没有将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的读书人。

    骆信叹息一声,“我辈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能保全一些就保全一些罢了。人力终有不能及啊。”

    王略点了点头,知道此人说的是真心话。因为他早已猜出此人的身份,正是如今在陈国名声极好的陈相骆俊。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很多年前,孔子便已为天下读书人画地为牢。加上后世董仲舒等人又不断在其上添砖加瓦,终成了套在读书人头上的紧箍。

    非有大变故,一个传统读书人,绝难走出这道层层堆起的樊篱。

    即便到了后世,世道不靖,百姓艰难求生,读书人困顿不得志,最先想到的,还是期望能有明主。

    故而作为一个读书人,骆俊能有这番言语,已是不易。

    王略也猜到,那个自称刘武的方脸汉子,必定是陈王刘宠无疑。

    如今不知已被识破身份的陈王刘宠还在皱眉沉思,片刻之后,他开口道:“诸君先试言之。”

    “俺看方才那骆君所言不对。骆君说天子聪慧,可既然天子聪慧,他又为何会被那些宦官蒙蔽呢?他若是真的聪慧,怎么会任用那些贪官污吏,怎么会任由那些小吏四处抄掠?俺看他昏庸的很,这汉室也腐朽的很!”

    刘锋豪侠出身,见过太多市井间的凄惨祸事。如今想起,依旧是激愤满胸,故而出口半点不留情!

    “俺曾见过有农户被逼迫着卖儿卖女;见过家中吃食不足,为节省一口吃食,老人被活活饿死;更见过新出生的孩童,被父母活活溺死。”

    “这些凄惨景象,你们这些读书人可曾见过!张口闭口,圣天子在位!张口闭口,良臣盈朝!张口闭口,读书释意,天下在肩!这些,俺在说书人那里听过不少,可圣天子俺没见过!肩挑道义的读书人俺也没见过!俺只见过死在路旁的枯骨无人收敛!俺只见过带着孩子的妇人跪在路旁卖身,只求一口吃食!俺只见过世家子良马追逐踏骸骨!”

    汉子仰头灌了一大口酒,指了指那只早已盲了的左眼,“此目便是俺年少时看不惯他们的跋扈,多管闲事,拦截奔马所致!这般汉室,匡扶又有何用!”

    刘锋一番话说下来,众人皆默然无言。

    即便是这些日子与之朝夕相处的王略也有些侧目。

    唯有真正出身底层之人,才说的出底层所受之苦。

    果然每一个故作洒脱之人,都有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往。

    陈王刘宠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些。

    他性恢宏,能得人,有高祖遗风。武艺精熟,善弓术,陈国之间少有敌手。

    文武双全,汉室宗亲,生来就是天之骄子。他这种人,生来就是做大事的。

    如今汉室衰微,四方多难。

    在他看来,正是他挺身而出之际!

    只是今日,他心中忽的生出一丝迟疑。

    王略看出他的迟疑,饮了口酒,笑道:“昔年高祖灭秦,初建汉家天下,可谓兴汉室。后天下分崩,光武建国,与世家豪族共天下,可谓复兴汉室。君为刘姓,欲匡扶汉室,本就是应有之意。”

    “只是刘君想要匡扶的,不知是怎样的汉室?”

    刘宠微微抬头,望向王略。

    王略这才继续道:“我等南来之时,曾见有县中乡老,不愿受县令欺压,缚之而投黄巾。也曾见清介县令,愿以一身之死,换取县民得全。曾见乡间豪侠,伪做黄巾,劫掠乡里。曾见黄巾做难,杀良冒功。却也曾见黄巾劫富济贫,施米分粮,救助流民。”

    他深深的看了刘宠一眼,轻声道:“刘君,在某看来,匡扶汉室之意,不在匡扶汉室本身。而是在匡扶一个怎样的汉室,一个最后真正能够让谁受益的汉室。”

    刘宠若有所思。

    一旁的骆俊欲言又止。

    他这些年读过不少圣贤书,此时本该起身,怒斥王略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论。

    可在陈国当政多年的经历,却又不能让他昧着良心起身。

    刘宠猛然抬头,望向王略,同时一手抓住一旁的长弓,弯弓搭箭,厉声喝道:“汝是太平道妖人!故作惊人之语,欲惑我心耶!”

    刘锋抽剑而出,护在王略身前。

    王略却是半点也不惊慌,以手指心,笑道:“欺人易,欺心难,故而方有心知肚明一词。”

    他不再多言,就这般带着刘锋转身离去。

    刘宠虽未放下弓箭,却也没有出手。

    走到殿门前,王略忽的转过身来,又留下了一句言语。

    “真君子不敌真小人,真小人不敌伪君子。陈王当慎思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