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御剑叩天门 > 第四章 铜钱剑

第四章 铜钱剑

    是夜,徐宁离开“刘氏祠堂”后院那处厢房以后,按照跟李元泽老道的约定,独自一人往庄子里寻了一处幽静的院落,盘膝打坐起来。

    这处院落想去庄子前面的小河不甚太远,又筑在一处高坡上,视野比较开阔,徐宁在运功调息的同时还能兼顾小半个村落的防务工作,可谓是一举两得。

    虽然眼下是暮秋时分,入夜以后水气又格外濛重,但是他也不矫情,直接在院子里的假山上开始了自己的修炼大计。

    随着不知名的佛宗功法在其体内缓慢运转,徐宁整个人都笼罩在了一层似有还无的淡金色华光当中。

    “凝……”

    言出法随,这些淡金色华光,在月色下,星辉中,忽然剧烈晃动起来,而后长鲸吸水一般,往徐宁身后的虚空当中倒卷而去,堪堪凝成一道浅淡的佛陀虚影。

    此虚影约莫有丈许之高,身披一袭宽大的缁衣,眉眼清秀,乍一看倒是跟徐宁有七八分相像。

    只不过虚影比之于他本人,天仓更为饱满,地阁更为绵长,而且两耳有轮,头顶上也多出了两排戒疤,总体给人一种宝相庄严的感觉。

    这道佛陀虚影唤作“弥陀法相”,是附录在第二篇佛宗功法后面的一样佛门神通。

    徐宁以练气期修为施展这门筑基以后才能完全领悟、习练的神通,多少有些勉强,而且每次都要消耗大半的法力,所以不到危机关头,他很少会祭出来对敌作战。

    眼下情况特殊,明日与妖蚕一战又不容有失,他思前想后,这才决定把这个佛门神通当成自己的杀手锏。

    尽管此神通极为耗费法力,但是在不能频繁动用青焰的情况下,此法相能够勉强发动的,相当于筑基后期修士的全力一击,或许能够破开那妖蚕的护体蓝焰,给予此獠致命一击。

    毕竟他们的对手可是觉醒了上古大妖血脉的存在,纵然道行尚浅,却也不是寻常练气修士能够匹敌的。

    要不是徐宁自认为对敌经验还算丰富,又有“弥陀法相”傍身,他说什么也要将此事上报宗门,单等筑基前辈过来主持此事。

    “只可惜我不知道后面要对敌‘九凝玄冰蚕’,否则今日在河边改由‘弥陀法相’对付那只鬼物,留下‘青焰’去招呼妖蚕该有多好?”

    “唉,这也是我近来太过依赖青焰的缘故,碰到棘手的敌人就要祭出此火将对方付之一炬,没能克服这种超远自身修为的实力所带来的诱惑。”

    “其实我也知道,这青焰并非自己苦修得来,于天道领悟、寿元增长都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因为心性修养还远不到家,道理虽然明白,却不能时时刻刻都以理而行。”

    “由此看来,我要是存了筑基之想,还需要经常静坐明心,澄清念头,一点点磨灭心中对青焰的依赖才行啊。”

    徐宁低声嘟哝着,双手结印,散去了身后的“弥陀法相”,而后手中法诀连变,将一身法力在其周身经脉中的运行速度提升到了极致。

    一夜无话,天方蒙蒙亮,徐宁、李元泽两位仙师就要踏上斩妖除魔的征程。

    临行之际,庄子里的众人在独臂老人的带领下,备下酒席,为二人践行,面对一众淳朴劳动人民的殷切希望,徐宁下意识的攥紧了袍袖下的双拳。

    李老道则是冲着众人打了个稽首,然后将袖底祭出的一口铜钱剑卷起徐宁,一路往群山深处去的远了。

    “这一去有百里之遥,凭老道御剑的速度,需要半个时辰左右,道友或者可以观赏沿途的逶迤山势,或者可以打坐修炼,凭你高兴就是。”将脚下迎风狂涨的铜钱剑辨明方向之后,老道转眼看向了身后的徐宁。

    “嗯,有劳李道友了。你这铜钱剑不错,怎么也有数百年火候了吧?”徐宁先是对老道御剑载着自己赶路之事表达了谢意,而后话锋一转,说到了对方的铜钱剑法器。

    “道友好眼力,咱这口铜钱剑确实有了一些火候,而且因为其炼制法门相对特殊的缘故,这口以寻常铜钱打就的小剑居然入了下阶法器之流。”老道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含糊其辞的说道。

    “特殊的练器法门?在下对于开鼎炼器之事比较感兴趣,道友方便透漏一二吗?”徐宁递上一枚有助于练气修士恢复法力的“清宁丹”,看似随意的问道。

    “道友太客气了。”笑纳了徐宁的丹药,老道客气异常的继续说道:

    “要炼制一口铜钱剑,首先得凑齐一千枚没有残缺的古旧铜钱,用十丈‘煞丝’串作一处,凝成剑形,再用秘法淬炼而成。”

    “所谓煞丝就是带有煞气的丝线之属,传说中的蛟筋便是其中的精品,但显然这对我们这些低阶修士太过难以想象。”

    “所以一般的炼器师傅,往往会另辟蹊径,找一处埋骨无数,煞气冲天的古战场,把十丈琉璃蝉丝埋在煞气最重的地底七年,然后取出,才制成一柄铜钱剑。”

    “古旧铜钱经过无数人手,聚敛的阳气充足无比,配合‘煞丝’,再凝聚成本来就带有锋锐之煞的剑形,功能辟鬼镇妖,阴邪不侵。”

    “此剑几经易主,后来为贫道祖上所得,凭此镇压鬼物邪祟不下数十,其中还有一只五百年的恶鬼呢。”

    从老道的这番话语当中不难知道,此铜钱剑的炼制方法果然有些特别,而且几经转手之后,其战绩也颇为辉煌。

    按理说,作为铜钱剑的主人,在提到有关于此剑的以上种种时,多少会有一些与有荣焉的意思,反观老道,一幅无悲无喜的样子,不免也太过平淡了一些。

    徐宁将这一切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将自己心里对老道其人的评价与判断当中,新又添上了一笔。

    他并不怎么了解自己的这个同路之人,仅有的一些消息,也是来自于流于表面的,宗门“善功堂”任务玉简上,关于此人的记载。

    徐宁接下来要跟对方一起斩妖除魔,出生入死,眼见自己的盟友多少有些古怪,这让他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

    所以,在这种危机感的鞭策下,出于多年以来外出执行宗门任务的警觉,他在心里默默的给老道准备了一本“生死账簿”。

    当对方在他账簿上的积累,变成“十死无生”时,即使修为比他高出一截的修士,他也要设法除之而后快。

    如果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他最不济也能“三十六计,走为上”,提前逃之夭夭,避免自己立于危墙之下,无端被别人伤了性命。

    自踏入修仙界尤其经常外出执行宗门任务以来,徐宁见过了太多的杀人夺宝,尔虞我诈,但凡他放松一点儿警惕,估计早已经成了别人的剑下亡魂。

    “修仙炼道之路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前路坎坷,遍生荆棘,稍有行差踏错,便会……唉,不容易啊。”念及至此,徐宁往远处的群山看了过去。

    游目骋怀,在紧张的修炼之余,偶尔寄情于湖光山色,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