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弹劾

    仅仅只是第一条,改立国号一事,便引起了近半朝臣的强烈反对。

    大河国立国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大河之名早已经深入人心,怎么可以轻易更改。

    当即便有大臣怒声道:“大河之名,传承数百年,寄托着我国君臣数百年的励精图治,更是民心所向,若有变动,必将动摇国本。

    此人提出此言,必是祸国殃民之辈,当立即拿下,以正视听!”

    一言既出,立时便有不少人纷纷出声应和。

    提出此策的年轻官员此刻仿佛成了过街老鼠,可谓是人人喊打。

    同时,对于第二条,设立三省六部之事,反对之声还要更胜于第一条。

    如今朝中大小势力分布早已稳定多年,其中利益纠葛之深,根本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的。

    可一旦设立三省六部,先不提此法是否要更胜于如今的官制,单单此法施行之后,整个朝堂官吏的洗牌,便已经令无数人感到了惶恐和愤怒。

    至于最后一条,科举改革,这更是无异于对着当今占据朝堂不小势力的世家大族挥动了镰刀。

    如今的大河国,主要施行的还是推举制。

    基本都是家中长辈推举自家的年轻子弟入朝为官。

    只有极少部分的官员,效仿唐国书院,是通过选拔和考试踏入的官场。

    并不曾触动各大家族的核心利益,也算是上一任大河国君主唯一值得一提的政策了。

    但如今,此人提出的所谓有教无类,唯才是举,分明便是要大肆推广科举,废除推举制。

    将人才选拔的权利从世家大族手中彻底收归国家。

    此言一出,这无疑是对朝中几大家族,乃至对大河国上下几乎所有的世家大族开战了。

    当然,在场的官员自然也都清楚,这三件事虽然看似是那位品级并不高的年轻官员所提出,实际上,却是他们头顶上那位昨日方才登基的年轻君王的意思。

    不少朝臣眼神皆是晦暗难明。

    他们知晓年轻人有冲劲,也知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

    本来看在西陵以及墨池苑的面子上,稍作忍让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如今看来,这哪里是烧三把火就能够罢休的,这分明是要将这锅都要直接掀了。

    这是要掘他们的根啊!

    这如何还能忍?

    一道道目光在不经意的交织下,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一个个朝臣面上都写满了坚毅。

    奸佞祸国,昏君乱政,今日,他们定要拨乱反正,重塑朝纲!

    于是,在短暂的哗然骚乱之后,朝堂上下,竟又渐渐安静了下来。

    然而,气氛却越发的凝重,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隐隐令人心慌。

    而方才短短片刻的时间,高坐于龙椅之上的齐新便已经将朝中大大小小的势力分布看了个大差不差。

    不过,他心中本也大致有数。

    他自然也清楚,眼下群臣的安静,不过是为了接下来的进攻蓄势。

    一旦任凭这些人发难,说不得便会将场面弄的一发不可收拾。

    而早有准备的他,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坐以待毙。

    只是一个眼神落在殿尾,便又有一位年轻的官员神情冷毅的迈步而出。

    “陛下,臣曹轩,弹劾大司徒杨衡,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枉法,尸位素餐,草菅人命……,合计共十大罪状,恳请陛下严肃处理,以正国法!”

    话落,方才安静下去的朝堂顿时又有了喧闹起来的架势。

    不少朝臣皆是面色惊愕,满目骇然。

    京都之中最为强盛的家族共有五个,号称五大家族,把持着大河国近三成的要害部门,在大河国几乎可以说是权势熏天。

    而杨家底蕴最深,势力最强,占据着五大家族之首的名头。

    而身为当朝大司徒的杨衡,其在朝堂之中的地位,更是几乎等同于百官之首的丞相。

    那曹轩,不过是一个堪堪有资格参与朝政的低品官员,居然敢弹劾当朝大司徒,即便此人背后站的人乃是当朝皇帝,未免也太过胆大包天了吧。

    而且,听听那一桩桩罪状,若是当真落在实处,岂非是要将大司徒杨衡置于死地?

    行事如此激烈,便当真不怕引起不可测的后果吗?

    杨衡背靠杨家,五大家族更是同气连枝,同进同退。

    在大河国得罪了这五大家族,别说是寻常人,便是当今国君,怕是也要心惊胆战吧。

    不过,那曹轩敢如此强势的站出来弹劾,至少看起来是不怕的。

    至于身为大河国新君的齐新,倒是更没有什么心惊胆战的意思,毕竟,今日的一切,皆是出自于他的授意。

    或者说,如今的局面,本就是他所希望看见的。

    首先,他作为刚刚被西陵大神官赐福之后登基的君主,至少短时间内,大河国朝堂之中,绝无人敢明面上质疑他作为君主的权威。

    其次,他本就是打着快刀斩乱麻的心思,自然不可能搞温水煮青蛙的那一套。

    因为他不可能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在繁杂的朝政之上,去跟一群奸猾心黑的老东西斗智斗勇。

    另外,他若是不下猛药,不下重手。

    又如何能够迎来这些人连同其幕后势力不顾一切的反扑?

    这不是他有什么受虐倾向,而是因为他当年踏入初识境之后,由鸿蒙珠所赐,在他脑海中沉寂了十年之久的一篇功法所致。

    鸿蒙珠中所赐的乃是一篇炼体功法,名为万劫不灭天功。

    练至大成,可修成万劫神体,拥有不朽不灭,万劫不沾,世界陨而神躯不灭的惊世威能。

    当然,想要将万劫不灭天功修炼至大成,过程不仅极其漫长,同样也极其艰难。

    修行万劫不灭天功,苦修几乎毫无意义,唯有历经万劫,在一次次的劫难之中,浴火重生,以劫难之力锻造神躯,方可有所成就。

    所以,他需要一次次的主动或被动的引发劫难临身。

    而既然是劫,寻常的小打小闹自然是不作数的,唯有真正能够危及他性命的情况下,才能够算是一场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