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往昔尘世纪 > 第三章 韩非归国

第三章 韩非归国

    韩桓惠王十九年,公元前253年,荀子离开稷下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其为兰陵令,继续受徒教学,此时韩非拜荀子门下,学**王之术,三年后。

    齐山,山顶之上云雾缭绕,老松之下韩非与荀子相对而坐,韩非端坐看着面前的老者语气恭敬道:“老师,昨夜我做了一个梦。”

    老松之下荀子依旧闭眼静思,对于韩非的问题没有丝毫意外,只是徐徐问道:“什么样的梦啊?”荀子苍老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柔和,让人听起来非常舒适。

    韩非抬头透过空中漂浮的白云看着悬浮于空中的太阳,微微眯起双目喃喃道:“醒来时,我已经忘记了梦里的内容,只是发现枕上泪痕犹然未干。”

    “是悲伤的梦吗?”

    “也许吧,我并不知道那是伤心的泪水还是来自领悟的喜悦。”韩非低下头,不再直视阳光,而是看着荀子身后的老松淡淡道。

    荀子依旧没有睁眼,嘴角却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口中依旧是毫无起伏的淡淡道:“你又多了一层体会,不错。”

    韩非看着荀子身后的老松继续说道:“而且,我发现自己最近似乎一直在重复做这样的一个梦。”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梦里的内容,为什么会认为是不断重复的梦呢?!”许久之后,荀子才开口打破了寂静,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丝毫没有因为韩非的前后矛盾而疑惑。

    “因为在梦里始终都有一幅画,浮现在我的心头。”

    “什么样的画?”

    韩非平静的看向荀子,慢条斯理的说道:“无法形容的美丽壮阔,又似乎很伤感悲婉,很遥远,又似乎很触手可及。”

    “你有什么感受?”荀子缓缓睁开眼睛,看着面前这个自己最满意的学生。

    “看到这幅画,仿佛我的心就变得透彻,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所以你是来告别的。”荀子出乎意料的冷静,仿佛早就知道了一般。

    “是的,老师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也许我该走了。”

    “好。”

    “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恩弟子终生铭记。”韩非说罢俯身拜别,眼中满是不舍。

    “去吧,韩非。”荀子微微叹了口气,但脸上还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山下凉亭内,李斯拿着柳树枝看着已经收拾好行囊的韩非,上前躬身双手将柳枝奉上,语气中满是不舍,“师兄你要回韩国。”

    韩非伸手接过柳枝转身看向平静的湖面,随后低头看着柳枝缓缓开口道:“是的,该回去了。”

    李斯走到韩非身旁看着面前平静的湖面,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韩国是七国之中最弱小的,以师兄的才华实在是有些可惜!”

    韩非将柳枝缓缓放进身后的包裹之中,随着李斯的视线望去,越过湖面看向远处的青山,“没办法,那是我的国更是我的家。”

    李斯叹了口气,惋惜道:“出身在帝王之家,看来也未必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也许吧。”但韩非的语气没有丝毫惋惜,语气依旧平静,随后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斯问道:“你呢,有什么打算吗?”

    “师兄之才十倍于我,可以挑最弱的,因而我准备去七国中最强大的屋檐下去碰碰运气。”李斯没有转头依旧眺望着湖面。

    “师弟,你要去秦国。”韩非听罢便明白李斯要去那个国家。

    “师兄见笑,李斯比较现实。”

    韩非拍了拍李斯的肩膀,丝毫没有在意,反而笑着说道:“梦想说起来很美,但却非常脆弱现实一点好。”

    韩非从包裹中拿出两枚石子,将其中一枚扔给李斯,李斯接过石子嘴角露出笑容,“只有依靠秦国,我才敢与师兄一较高下。”

    “所以下次见面,我们是对手了!”

    李斯转头看向身旁韩非,“希望不会再一次让师兄失望。”

    “那就说好了,不能因为顾虑同门,而手下留情啊。”

    “绝对不会的,师兄放心。”李斯说罢便将手中的石子掷出,二人如同心有灵犀一般韩非的石子也同时掷出,只见两道水花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来。

    “师兄,一路保重。”李斯躬身向远去的韩非拜别,韩非没有回头只是挥挥手。

    高空之上,隐去身形的闪灵注视着下方发生的一切,“没想到啊,韩非先生竟师承荀子,与李斯是师兄弟,不过韩非所寻之物应该不是这个时间点的物品。”

    说罢闪灵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向韩非别在身后李斯所赠的柳枝,思衬片刻还是叹了口气,“应该不是柳枝,不过这对师兄弟………”历史曾怀疑,是李斯毒杀了韩非,但究竟什么是真相,没有人知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