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姐弟

    林正阳跟母亲稍微说了会儿话后,就去牲畜棚把自行车拿出来。

    他们家的牲畜棚以前是放大队的牛,现在已经移到原来的知青点养了,所以牲畜棚就空了出来,家里用来堆放干稻草,堆得满满都是。

    林正阳费劲的把自行车拿出来后,把灰尘用扫把清理掉,检查自行车的状况。

    自行车的状况还不错,链条生锈,刹车松动以及轮胎没气,车胎芯的橡胶条因为老化而漏气了。

    给车链条上点油,然后把松动的地方拧紧,再替换一些零件,应该还是能骑,就是这的款式太旧,还很重,骑起来并不轻松。

    把自行车放上牛车拴好,林正阳从车上的物品里拿出一只活鸡,递给母亲。

    这是林正阳在县城买的,一共两只活的老母鸡,有一只是给李素华补身子用的,另一只是买给自家人吃的。

    儿子赚钱了,当然要孝敬父母,买只鸡算不得什么。

    “咋还买上鸡了?”陆淑英接过林正阳装有活鸡的编织袋,问道。

    林正阳解释着:“原本是给素华买来补身子,正好要回来一趟,就给家里买了一只,儿子孝敬给你们二老的。”

    陆淑英一听是儿子孝敬自己的,脸上藏不住的喜悦,高兴的同时还很欣慰。

    她正准备把活鸡拿到厨房去,就听到远处传来叫喊声,转头一看,发现是自己的两个女儿从地里回来了。

    林正阳也看到了姐姐和妹妹回来了。

    小妹林若莹现在十五岁,靓丽青春,在县里上高中,也是正在放寒假,还没到上学时间。

    “三哥!”林若莹眼睛尖,远远的就看到自己的三哥,大声喊道。

    林若莹一路小跑的来到林正阳面前,小嘴喘着气,出了一身的汗。

    “跑啥呢,这跑出一身汗,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儿!”

    陆淑英在旁边碎碎嘴,教训道。

    林若莹压根不听不进母亲的话,而是对三哥说道:“三哥,你这是回来了吗?素华嫂子呢?”

    小妹从小就野到大,调皮得像个那男孩子,跟父母和大哥二姐不怎么亲近,却跟三哥林正阳关系最好,上辈子很长的岁月里两兄妹一直是关系亲近,相互扶持着。

    林正阳用袖子帮着小妹擦了额头的汗水,微笑着说道:“我回来拿东西,你素华嫂子还在娘家养伤,过几天就回来了。”

    “咋样,累不累,三哥没能帮家里干农活,都让你们干了,辛苦了。”

    林若莹摇摇头说道:“就这么几亩地,没多少活,不怎么累。”

    村里分地之前,集体干活,效率不高,还很慢,而且有些村民甚至是出工不出力,就会偷懒耍赖,所以以前农忙时活很多,累得要死。

    现在田地一分,原先的一些老油子就不敢偷懒耍赖了,你不努力干活,到时候就没有收入,只能等着饿死。

    林正阳摸口袋,趁着母亲进厨房的功夫,拿出两块钱塞进林若莹手里,小声说道:“三哥挣了点钱,这是给你的零花钱,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林若莹先观察了一下四周,然后才把钱收起来,轻声回道:“谢三哥。”

    兄妹俩说话的功夫,落在后面的林若华也走到家了。

    林若华一上来也是问起素华怎么没有和他一起回来。

    林正阳不得不再次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都有些无语了。

    “你是不打算考大学了,直接改去摆摊了吗?”林若华对弟弟去摆摊很不解。

    “姐,我听说上面出台了政策,二十五岁且未婚的人才能报名高考,我如果想继续报名高考只能跟素华离婚,这不是我愿意的,即便是假离婚也不行。”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思想开放的时代,离婚这种事可是会受周围人风言风语的,影响很不好。

    林若华没听说过这个政策,不过转念一想,这个政策也合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加上今年复课后第一批高中毕业生也要参加高考了,本来录取的名额就少,当然要保证年轻人的进步渠道。

    这一批高中生中,能考上大学的人,真当属于“天之骄子”,未来会在各行各业里为国家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嗯,可惜了,只要你再稍加努力,我觉得你是能考上大学的,成为咱家第二个考上大学的人。”

    林正阳听完姐姐的话,在心里摇摇头,他是知道的,即使他今年能参加高考,也考不上,根本竞争不过在学校里专注学习的学生们。

    他参加今年的高考也是炮灰而已。

    “没什么可惜的,姐,即使不上大学我也能有出息的,放心吧。”林正阳安慰着姐姐。

    林若华语气里带有些愧疚说道:“你上县城摆摊这事被阿爸知道了,也怪我,当时我同学过来找我,聊天的时候正好被阿爸听到,都是我不小心。”

    “姐,这事迟早是要说的,无非是早说晚说的事,阿妈跟我说了,是姐你帮着跟阿爸解释政策,我还感谢你呢。”

    林若莹在边上插上一嘴:“三哥,你真的去县城摆摊啦,挣钱吗?我也想去试试。”

    话音刚落,林正阳直接敲了她头一下,严肃的说道:“老四,你现在这个阶段要好好学习,跟二姐一样考上大学,其他的事你别想了。”

    他这四妹学习成绩还不错,前世就考上了大学,如果不是未来遇人不淑,遭遇变故,她一定会有一个好前途。

    林若莹被三哥这么一说,知道三哥是不打算带自己去摆摊挣钱,暂时打消了想法。

    “帮我去拿着干草把牛喂了。”林正阳这才想起牛没有喂食,就使唤起小妹来。

    “行。”

    林若莹麻利的从牲畜棚拿了一些干草把牛喂了,然后看到二姐和三哥要说话,自觉的回屋了。

    院子里只有林正阳和林若华俩姐弟了。

    “姐,其实现在摆摊真的很能挣钱,我这几天卖米糕就挣了60多块,平均一天就能挣20多,保持一个月就有600块,这可比进厂挣得多。”

    林若华一听能挣这么多,瞪大了双眼,然后在惊讶中说道:“你跟我说说怎么能挣得这么多的。”

    林正阳虽然重生回来,了解着未来一切潮流进程,但前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生意这种事只看过,没有自己做过,都还处在摸索阶段,肯定一些疏忽的地方。

    二姐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在省城上学,想着她应该能给自己一点建议。

    所以林正阳就把自己摆摊的事一五一十简短的说给了姐姐听。

    林若华听完弟弟的话后,沉思片刻说道:“你也就是位置选的好,在水泥厂门口摆卖,不过米糕这东西太简单了,即使你丈母娘的手艺再好吃,如果人家想吃,在家做也能做得出来,到后面肯定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买了。”

    林正阳点点头,这一点他已经想过了,一开始他光想丰富米糕的口味,却忽略了米糕的做法极为简单,有着极限性。

    “我觉得你让你的大舅哥们卖汤粉,卖油馍就很好,这些东西有一定的手艺和条件,前景应该不错。”

    林正阳点点头,说道:“我也知道米糕不会一直卖得好,只是现在能卖的东西太少了,我们也没有卖货郎的进货渠道,手里能做什么就卖什么。”

    林若华也知道,县城比不上省城,物资什么的确实稀少。

    “老三,咱妈不是最擅长做粽子吗,你可以试试卖粽子啊!”林若华灵机一闪,突然就想到了这一点。

    “粽子这东西对于我们西南地区来说可是传统美食,一些节日时家里都会包的,但也不是全年都有,平常的日子也是会想吃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