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0:发家致富 > 第二十一章回家

第二十一章回家

    中午下班电铃响起后,没一会儿林正阳的小摊儿陆陆续续有工人过来卖米糕。

    李素华是第一次跟着林正阳出摊儿,就看了一会儿,根本就没有想到丈夫的这小买卖会这么红火。

    看到眼前排长队等着买米糕的工人们,李素华的再一次感到震惊。

    林正阳轻车熟路的收钱找零,切米糕,装袋,忙的不亦乐乎,甚至还有空档跟工人聊天。

    李素华也想帮忙,但是她却发现自己好像啥也帮不上,所有的活儿都给林正阳自己干了。

    她就只能坐在边上干看着。

    其实在来之前他也有想丈夫的小摊儿买卖的时候是啥样的,会不会像县城里黑市里做交易一样,行色匆匆,偷偷摸摸,跟做贼一样。

    但是当她来了之后才发现,就是正常的你买我卖,稀疏平常的样子,完全没有什么顾忌。

    工人们如果是当午饭买的米糕,今天想吃甜的,就会让林正阳帮着撒一勺糖。

    也有人喜欢吃辣的,林正阳有准备了辣酱,在米糕上放一勺自家做的辣酱,真别有一番风味,很受工人们欢迎。

    买到午饭的工人就会坐到旁边的干净的地儿,然后一边吃一边和同事们聊天。

    还有一些工人是给家里的孩子们买的,往往一买就是一斤,绝对的大客户。

    看到工人们带着满足的表情,李素华越发觉得心情愉悦。

    虽说摆摊要每天往县城跑,往返几十公里,但是这一份可观的收入,足以对得起这份辛苦。

    100多斤米糕到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就全部卖完了,随后林正阳开始收摊,将地面上的卫生处理干净。

    收拾完毕后,他们没有去再去其他地方,而直接回家,因为今天他们要回陆村,时间有些紧。

    他们先回娘家,把自己的东西拿上,然后才会回陆村。

    本来可以直接从县城摆摊完后就直接回陆村的,但三轮车自行车带不上所有东西,没办法就只能再跑一趟了。

    等他们回到上饶村的娘家时,丈母娘张桂芝就已经在等着他们回来了。

    她为女儿和女婿做了很多小吃的,像糍粑,油馍等,都是一大早就开始准备的。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儿不外乎如此,李素华还是他们李家最为疼爱的独女,这一次离家,女儿的腿伤刚刚好一点,肯定还是非常担心的。

    在林正阳他们收拾东西的时候,张桂芝一直在旁边跟女儿叮嘱着事情。

    李家的小家伙们围在三轮自行车上边,看着林正阳搬东西,一副眼巴巴的表情。

    林正阳知道他们想干嘛,于是就从口袋里掏出剩下的半包大白兔奶糖,分发给这些“馋猫”们。

    小孩子们看到姑丈终于给他们发糖了,围着他蹦蹦跳跳起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来,一人拿两颗,不能多拿,也不能抢别人的!”

    两个大的男孩子志岗和志民很听话的帮姑丈分发奶糖,每个孩子都拿到两颗奶糖。

    拿了奶糖后,小家伙们纷纷跟林正阳说谢谢,就连李士英都奶声奶气的跟哥哥姐姐们说谢谢。

    这可爱的模样惹得林正阳宠溺的摸摸头。

    分离的时刻总是很伤感,好在知道农忙结束后女儿会回来的,也就不怎么伤感了。

    只是家里其他人都在地里干活,不能回来送一送,有些可惜。

    在挥手说再见后,林正阳载着妻子离开了娘家。

    ……

    陆村,林家。

    陆淑英和两个女儿在院子里,大女儿帮着摘菜,准备今晚的晚饭,小女儿则帮着带小孩。

    “老二,你是要什么时候回学校?”陆淑英开口问起大女儿道。

    林若华想了一下,说道:“等过完元宵节吧,正阳和素华回来,我也就回学校了。”

    “姐,明天就是元宵节了,三哥哥和三嫂怎么还没有回来?不是说过两天吗?时间都到了,说话不算话!”

    林若莹嘟着嘴,有些不满的问道。

    看到小女儿竟然说起哥哥来,陆淑英拍了一下小女儿后背,提醒她。

    “正阳和素华回来也要看素华的腿恢复得怎么样了,如果伤没有好是没这么快回来了。”林若华解释道。

    林若华突然想起不对劲的地方,说道:“等会儿,老四,你是打着什么主意,这么想老三回来?”

    林若莹没想到自己被姐姐看穿了,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我不就是想跟三哥去县城摆摊嘛!他是答应我的,而他再不回来我都要上学了!”

    陆淑英听到小女儿竟然也想去摆摊,很生气,瞪了一眼林若莹。

    林若莹被母亲瞪了一眼,马上闭嘴不说话了。

    “还摆摊呢?等老三回来还不知道你阿爸说些什么呢?搞不好就不让老三摆摊了!”陆淑英摇摇头,有些无奈。

    林若华长叹了一口,说道:“看老三的样子,他摆摊的意志很强烈,如果阿爸不让他去摆摊,他们一定会吵起来的!”

    “万一三哥说服阿爸呢!”

    林若莹冒出了这么一句来。

    陆淑英和林若华听后,心里默默的希望事情真的如这句话说的一样吧。

    就在她们说话的间隙,林正阳已经骑车载着媳妇回到了陆村的村口。

    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刚刚干完农活的村民,大家友好的打着招呼。

    毕竟是大队支书的儿子,没人会对林正阳冷眼相看,而且林支书的这个儿子还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懂得的知识比普通的村民都多。

    林正阳写得一手的好字,是他在村民们眼里为数不多的优点。

    吃大锅饭时期,村民们春节要贴门口的春联还是林正阳给写的,甚至还代写信呢!

    “正阳!素华!”

    林正阳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他转过头看去,发现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同时也是亲戚,陆云亮。

    陆云亮跟林正阳同岁,都是二十二岁,身形很精瘦,来到林正阳跟前身高比他矮了差不多一个头。

    西南地区的人身高是比不上北方人的,更和何况在这个勉强吃饱的年代,想长高营养也跟不上呢!

    林正阳的身高是因为遗传了他阿爸北方人的身高,但他的身形也是营养跟不上,整个人是瘦长的。

    也就是因为林正阳有这个身高,之后他二姐才能走关系让他进了水泥厂保卫科。

    “云亮,干完农活了?”林正阳微笑着说道。

    “嗯,暂时忙完了,能休息一段时间,正好明天是元宵节。”陆云亮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给自家地干活不觉得累!”

    林正阳看着陆云亮说话时散发的那种愉悦感,到底是给自家地干活,表现得积极多了。

    “云海呢?”林正阳没有看到另一个发小陆云海,于是就问起。

    “他中午就就回家了,他们家人多,活干的快,对了,这几天你去哪里了?还有,这自行车车可够别致的!”

    陆云亮注意到了林正阳骑着的自行车,没有见过这种款式。

    林正阳没有想到李素华受伤的事竟然没有在村子里传开来,有些意外。

    估摸着因为这件事是林国进的家事,知道内情的人没有对外说吧。

    “这几天有事回娘家了,才回来,自行车是找人改装的,能载货也能搭人,以后进城就方便多了。”

    “不错呀正阳,不愧是我们这伙人中头脑最好的,你这算是发明创造了吧!”

    “哪有,城里早就有这东西了。”

    简单的说了些话,林正阳和李素华就跟陆云亮道别了,约着有空一起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