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0:发家致富 > 第五十二章大舅哥们去摆摊

第五十二章大舅哥们去摆摊

    当林正阳与李素华踏入娘家大门时,老丈人、丈母娘此时没有在家中,而是在菜地干点活儿。

    而三位嫂嫂是一同去公社赶集了,家里只剩下大舅哥们守着一群孩子们。

    其中一个大舅哥李海军正忙着给玩的一身泥的志岗换洗衣服,李海山则是手忙脚乱地安抚哭闹不停的女儿。

    见到自家阿妹和妹夫回来,三个哥哥都很高兴。

    然而,最兴奋的要数三舅哥李云海,一见到阿妹和妹夫到来,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毕竟他早就想去县城摆摊了,所以迫切的想问问摆摊的事情。

    娘家的小孩子多,李素华特意在供销社买了一些糖果。

    当孩子们看到姑姑带着糖果出现,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迅速围拢到李素华身边,一个个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她将糖果分发到自己手中,有些孩子忍不住伸出小手抓了抓空气,还有些则紧紧盯着那袋的糖果,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整个场面充满了欢快,孩子们的笑声和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感到温馨与愉悦,而李素华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脸上是幸福的笑容。

    趁着这功夫,李海云把拉到一边。

    “正阳,快跟我来!我有个好东西要给你看!”话音未落,林正阳就感觉自己的手被李海云拉住,然后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走去。

    只见李海云一脸兴奋,迫不及待地将林正阳带到了杂货房里。

    一进房间,林正阳的目光便被停放着的一辆三轮车吸引住了。

    那辆三轮车与林正阳所骑的款式一模一样,但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许多不同之处,车子的车架似乎经过加固,车轮也比普通的更大一些。

    “三哥,你也搞了一辆?”林正阳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问道。

    李海云微笑着点了点头,语气自豪地回答道:“没错,就是按照你那辆车子的样子做的,我特意在公社那边找了个技术精湛的焊工师傅,请他帮忙造了这个车斗架子,至于那辆老二八嘛,也是从别人手里淘来的二手货,不过状况还不错!”

    林正阳大为震惊,迈步上前,仔细端详起李云海的这辆三轮自行车,经过一番打量,他心里暗自比较,发现眼前这辆车确实要比自己的好上许多。

    心中不禁猜测,这辆车怕是花费了不少钱财吧。

    于是,他开口问道:“三哥,这辆车总共花了多少啊?”

    李海云轻描淡写地回答说:“不多不少,正好90块钱。”

    林正阳听闻此言,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感慨。

    他暗暗感叹道,上饶村果然是最富的村子啊,三哥竟然能够如此爽快地拿出整整90块钱来搞这样一辆三轮自行车。

    看完车后,两人回到了客厅里,刚一踏进屋子,林正阳看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已经从菜地回来。

    李明峰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严肃神情,面无表情地看了女儿女婿一眼,仅淡淡地说了一句:“回来了啊!”

    接着,他便转身走向厨房,开始认真地处理那些从菜地里采摘回来的新鲜蔬菜。

    与此同时,丈母娘则满怀着关切之情,来到李素华身旁,轻声问道:“素华,你的腿伤咋样啦?还疼不疼呀?”

    李素华微笑着轻轻摇了摇头,回答道:“阿妈,我感觉好多了呢,就是因为养伤的那些天不能活动,腿脚的筋骨都有些发硬,不过幸好有正阳一直在旁边帮我按摩、做康复运动,现在真的已经好很多啦。”

    跟女儿说完话后,丈母娘对他们夫妻俩说道:“等会留下来吃晚饭。”

    “行,阿妈。”

    一番热切地交谈之后,大家开始切入主题。

    林正阳与他的三位大舅哥围坐一堂,一起商量起摆摊的事宜。

    李素华则帮着哥哥们照看孩子。

    原本大舅哥们是想三人各自售卖不同的东西,但李明峰认为这种方式不妥当,于是让他们三兄弟一起弄,共同出力,赚到的钱财由三人均分。

    大哥李海军说道:“这段时间我们仔细商议过了,总不能三个人都跑到县城去摆地摊吧,家中好歹也得留人照看啊,所以,我就不去县城摆摊了,就留在家里做东西,而老二和老三负责去县城摆卖。”

    林正阳听完这番话,深感赞同,如此一来,三兄弟便能各司其职、明确分工,齐心协力一起挣钱。

    这个安排既合理又务实,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确保了家庭的正常运转。

    “那哥哥们决定要卖什么了吗?”林正阳问道。

    “卖汤粉,放菜码的那种,就像你说的,县城里的厂子,大多是中午不管饭,很多人都是回家吃,我们跟你一样在中午卖。”

    听到他们决定卖汤粉,林正阳觉得可行:“可以,弄个素菜码字和荤菜码字,把粉放热汤里一烫,然后浇上一勺菜码,简单又很有效率。”

    卖汤粉对于大舅哥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符合了县城里工厂的工人们的实际需求。

    中午需要简单快捷的午餐,而且还能通过提供不同口味的素菜和荤菜码字,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汤粉的制作过程也正如林正阳所说,简单又高效,符合快餐类的食物。

    只需要把粉放入热汤中一烫,然后浇上事先准备好的菜码,就能快速制作出一份美味的汤粉。

    这不仅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能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口感。

    此外,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菜码选择,还能吸引更多的客人,增加收入。

    素菜码字和荤菜码字的搭配,也能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听到林正阳觉得可行,大舅哥们的表情明显轻松不少,看来他们对卖汤粉这事也有纠结。

    想到这里,林正阳问起:“哥哥们准备了什么菜码,这可是关乎汤粉好不好吃,能不能卖得出去!”

    李海军自信满满的说道:“就俩个菜码,一个是木耳油豆腐碎,另一个是碎肉酱。”

    这两样都是跟普通的家常菜码,本地人也容易接受。

    李海军继续说道:“我们前几天在家试做过,都说好吃,所以有信心人家会来吃。”

    既然菜码已经选择完成,下面就是关于定价的事儿了。

    李海军说道:“正阳,你帮我们算算,一碗要卖多少钱?你毕竟比我们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

    林正阳点点头说道:“好,我来算算,首先从米粉开始算,一斤大米差不多可以做出来1斤半到2斤湿米粉,也就是1斤湿米粉差不多5分到7分钱。”

    湿米粉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大米磨成米浆,然后将适量的米浆放到蒸盘里蒸成米皮,最后把米皮切成条状就完成了。

    “一碗汤粉至少二两米粉,二两米粉就是价钱差不多1分钱,素菜码1斤如果用家里面的汤勺来分装,应该可以分10勺,就是10碗。一斤素菜码的原料价格约是1块5毛钱。最后是素菜码汤粉一碗的原料成本为1毛六分钱。”

    “所以你们可以给素菜码的汤面定价在最少是3毛钱至3毛3分钱这个区间,一碗最少挣个1毛4分钱吧!”

    三位大舅哥听到妹夫给他们定了3毛钱至3毛3分钱这个价格,互相看了对方后,有人点头,有人一脸疑问。

    李海山就有些疑问:“正阳,这一碗汤粉3毛钱会有人卖吗?会不会太高了?”

    李海山担心汤粉定到这个价格会对县城的人们来说可能过高了。

    林正阳摇摇头解释道:“二哥,在定价3毛钱真的不高,一碗汤粉做下来要这么多道工序,然后还要运到县城,这原料成本之外的东西也是要加进去的。”

    一碗汤粉背后所需的复杂工序和成本。首先,汤粉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处理、烹饪等,这些都需要投入时间和人力成本。其次,还需要将汤粉运到县城去销售,这其中涉及到了运输成本。

    因此,除了原料成本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需要考虑进定价中。

    林正阳的这个价格还是很各理的。

    素菜码汤粉的定价是在3毛到3毛3分钱的区间,那肉菜码至少要多5分钱。

    那个年代,想要买到猪肉并非易事,要到供销社,使用肉票才能买到。不过,市面上也存在着私人商贩售卖猪肉的情况,但他们的价格却远高于在供销社使用肉票购买,每斤差不多1块2分钱,而且这些私人商贩大多是在年末才会贩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票贩子手中购买肉票,但这无疑又会增加成本,一张肉票大约需要花费1块7毛钱左右。

    正因如此,林正阳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建议:肉菜码汤粉不妨定价为3毛5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