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百年小帝师,吓坏朱元璋 > 第1章:未来的我,吓坏朱元璋!

第1章:未来的我,吓坏朱元璋!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镇国公孟浩,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实乃我大明国之柱石,加授为大明帝师,直至终身!”

    “赐打皇藤鞭,专打后世之君,顽劣不勤!”

    “赐打皇金鞭,专打后世之君,昏庸无能,另可代朕行皇帝废立之权!”

    “卿有生之年,当代朕执掌国印,唯有后世之君得到卿之认可,才可还印,让其亲政!”

    “若后世之君崩于卿前,卿当收回国印,继续代朕执掌,代朕教化我大明之君!”

    “钦此!”

    应天府皇宫,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寝宫里,

    盘龙烛台之下,满头白发的朱元璋,躺在龙榻之上,虽已奄奄一息,但一双眼睛却依旧如鹰隼般锐利。

    老太监宣读完圣旨之后,一名身着黑衣的年轻男子,便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这名见君不跪,依旧身姿挺拔的年轻男子,正是镇国公孟浩。

    孟浩没有接旨,只是看着气息渐弱的朱元璋,眼神颇为不舍!

    朱元璋虚弱道:“孟老弟,咱把这一切都托付给你了。”

    “咱知道,你早就想辞官归隐,可咱不能成全你。”

    “你看在咱俩之间的情分上,也看在你爹追随咱多年,咱也待你爹不薄的面上,就接了这道圣旨吧!”

    “不要,不要让咱死不瞑目啊!”

    话音一落,他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直接变成了一双慈眉善目,还目光之中闪烁着明显的泪花。

    孟浩只是长舒一口气,然后就坐在龙榻之上,紧握住朱元璋那早已无力的大手。

    “好,”

    “我听老哥哥的,臣接旨便是!”

    话音一落,孟浩就当着朱元璋的面,接受了这道托孤圣旨。

    朱元璋见孟浩已经接旨,这才欣慰的笑了笑。

    紧接着,他又看向依旧跪伏于地的,另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轻男子道:“允炆,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

    “善,善待你的......”

    话未说完,朱元璋就直接闭上了眼睛,并落了这最后一口气。

    霎时间,整个寝宫之内,哭声一片。

    朱允炆的母妃吕氏,更是撕心裂肺的大叫‘父皇’!

    唯有孟浩一人,只是目光凝重的看着朱元璋,眼神之中虽有不舍,但却并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片刻之后,孟浩就面向众人,一字一顿的宣布道:“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洪武皇帝大行!”

    也就在此刻,窗户之外,突起闪电,夜空之中,突降惊雷。

    洪武五年,春。

    应天皇宫,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寝宫之内,满头冷汗的朱元璋,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朱元璋看着窗外那不断闪烁的电光,听着响彻天际的雷暴之声,只觉得眼前的一幕,是那么的熟悉。

    不错,

    他梦境的最后一幕,就是这突起的电闪雷鸣。

    片刻之后,朱元璋的呼吸不再急促,额头也不再往外冒冷汗,但那无比真实的梦境,却是再也挥之不去了。

    “来人,点灯。”

    在偏殿候着的常侍太监,点亮寝殿所有烛台之后,就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他看到朱元璋此刻煞白的脸色,忙关切道:“陛下,您的脸色......”

    “奴婢这就去找太医!”

    不等常侍太监转身,朱元璋就当即开口道:“等等!”

    紧接着,朱元璋就皱着眉头,盯着这位年轻的常侍太监,仔仔细细的看。

    常侍太监被朱元璋看得心里直发虚,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以至于触怒龙颜。

    “陛,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继续认真仔细的,盯着常侍太监的脸看,看得太监下意识的低头后退,还下意识的脚软。

    其实,他并没有哪里做得不好。

    朱元璋之所以会盯着他看,是因为他发现,只要让这个常侍太监的头发变花白,脸上再来点皱纹斑点的话,就和他梦境之中的老太监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他的这个噩梦,还真有可能就是他临终之时的未来!

    “咱没事,你退下吧!”

    朱元璋略显失落的说道。

    常侍太监行礼之后,就赶紧离开了皇帝的寝殿,生怕皇帝又把他叫了回去。

    常侍太监走后,他就独自走到照身镜前,看着铜镜里的自己。

    现如今不满四十五岁的朱元璋,依旧身姿挺拔,且满头黑发。

    他看着眼前正当壮年的自己,回忆着梦境之中苍老虚弱的自己,只觉得是那么的真实。

    大明没有‘预知梦’这个专业术语,但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就连朱元璋自己,也都有这种梦境在未来发生的经历!

    如今再做这样的梦,再加上常侍太监就是梦境老太监的佐证,让他也不得不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去思考这个梦。

    尽管他非常不希望,这个梦就是他临终前的未来!

    “洪武三十一年,润五月初十大行?”

    “还能活二十六年,够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突然就变得犀利了起来,因为他想到了‘孟浩’和‘允炆’这两个名字!

    “这孟浩是谁?”

    “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咱会托孤给他?”

    “还镇国公?还大明帝师,直至终身?”

    “还赐打皇金鞭和打皇藤鞭?还让他代掌国印?就算是咱疯了都不可能!”

    “还有这允炆又是谁?”

    “就算咱死了,这皇位也是标儿的才对啊!”

    “还有,咱最后让他善待谁?”

    “怎么就不说完再断气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下意识的摇起了头。

    可紧接着,他又不禁心头一紧,因为他想通了这个‘允炆’的身份。

    在他看来,这个允炆不是他朱元璋现在还未出生的儿子,就是朱标现在还未出生的儿子。

    可不论是‘兄终弟及’,还是‘子亡孙继’,都足以证明他的好大儿朱标,死在了他的前头。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咱的好大儿,绝对不会死在咱的前头!”

    “咱也绝对不会那么荒唐,竟然托孤给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还求着他接旨?”

    “简直可笑......”

    朱元璋越是在心里强烈的否决,额头的虚汗就冒得越厉害。

    因为不论是历史上关于帝王之梦的记载,还是他的常侍太监就是梦中老太监的佐证,都足以证明他的这个噩梦,还真有可能就是他临终之时的未来。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足以证明这个梦只是虚惊一场的方法!

    “来人,”

    “宣最好的画师,速来见咱!”

    朱元璋的声音非常急迫,以至于常侍太监都不敢多想,唯有赶紧叫人去。

    很快,画师就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并通过朱元璋的口述,画好了孟浩的人物肖像。

    大半个时辰之后,朱元璋看着这张足有八分相似的画像,只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打发走了一头雾水的画师。

    紧接着,他又再次吩咐道:“宣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毛骧,速来见咱!”

    片刻之后,一位身披亲军金甲,目光犀利如剑的将军,便走进了寝殿。

    “你亲自带人给咱去查!”

    “查随咱起事的孟姓将领,以及朝中任职的孟姓官员家中,有没有名叫孟浩的子嗣!”

    “如果他们没有名叫孟浩的子嗣,就看谁长得最像这幅画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