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东来顺

    走出电影院,外面呼啸着的风带着一丝丝寒意,却阻挡不了人们心中的热情。

    王澍一行八人,此刻的内心还沉浸在电影里。

    孙悟空的英勇与机智,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让他们对自由与梦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咱们中午去吃什么?”说话的是一行人中年纪最小的江武。

    是的,江文和史岚同一年出生,而江武要比他们小四岁,完全是个小弟弟。

    “老莫吧?”哥哥江文提议道,声音里充满了自信,仿佛自己才是一行人的老大哥。

    “吃什么老莫啊,钱多得烧得慌?”王澍忍不住调侃起来,他的话语带着一丝玩味和戏谑。

    “没事,我有钱,请咱们8个人搓一顿,绰绰有余。”江文小小年纪,倒也不怂,拍着胸脯,显得稳重而大度。

    “你哪来的钱?”陈楠栖的询问,像是一阵风,瞬间瓦解了江文的自信,连带着江武一同陷入了窘迫的沉默。

    两人支支吾吾半天,都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去东来顺吃涮羊肉吧!”王澍看着两兄弟的窘态,倒也没继续为难,解围道。

    “好主意!”一行人真正的大哥史佚生立刻回应。

    “我同意。”王溯也跟着附议。

    于是,东来顺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全体的一致通过。

    八个人,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东来顺的路。

    燕京的街头熙熙攘攘,他们这一行人在其中也不显得突兀,反而像是街景中的一部分。

    本就不是并排走的,江文江武兄弟俩作为先锋冲在最前面,活像是两只跳脱的猴子。

    跟在身后的陈军,像是负责看管他们的人,时不时地拽两人一把,以防他俩被拥挤的人群冲散。

    走在中间的是陈楠栖和史岚,两个女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得异常亲密,总是黏在一起,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她们的笑声和窃窃私语,为冬日的街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吊在末尾的自然是王澍他们三人,一边推着史佚生的轮椅,一边闲聊着生活中的琐事,他们的步伐不紧不慢,就像是这座城市悠长的呼吸。

    最前面的江文江武有些着急,时不时地回过头催促两声,但都不用王澍他们回应,便被陈楠栖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前面开路。

    一行人有说有笑,倒也不觉得无聊,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来到了东来顺的门口。

    这家涮羊肉馆算是燕京城的老字号了,以其精选的食材和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

    人比较多,就没坐在大堂,而是要了间厢。

    店内的伙计们十分热情,忙前忙后,很是周到。

    桌布铺得整整齐齐,餐具摆放得井井有条,铜锅端上来的时候,里面的汤底恰巧开始沸腾,飘散出令人垂涎的香味。

    “来,先干一杯,庆祝我们的相聚!”陈楠栖提议着,率先举起了酒杯,里面是温好的高粱酒。

    八个人里,只有她和陈军两人要了酒,其他人都选了热茶。

    大冬天的,喝汽水这些也确实有些凉。

    江文江武两个小屁孩,本来也想要酒来着,只是碍于陈楠栖的威慑,仔细思索了一番,最后提都没敢提,默默地和其他人一起捧起了茶杯。

    “干杯!”众人异口同声,不管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碰撞在一起的声音总是格外清脆悦耳。

    随后,愉快的涮羊肉环节开始了。

    每一片羊肉都薄如蝉翼,轻轻一涮在滚烫的汤锅中便迅速熟透,搭配着新鲜的蔬菜和香浓的调料,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宠爱。

    “这羊肉真是太嫩了!”史佚生不由得赞叹道,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满足。

    “对啊,这个调料也调得恰到好处。”王溯跟着补充道,他的眼睛里透露出对这燕京美食的深深怀念。

    确实,他离开燕京确实是有段时间了,特别想念这口,这一点,陈军和陈楠栖也是一样,八个人最后愣是吃了四十多盘。

    史岚吃的最少,感觉都没吃几口,肚子便被撑得圆滚滚的,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人继续享受,心中暗自埋怨自己的小肚子,怎么这般不争气。

    几个人边吃边聊,话题由美食转到了刚刚看完的《大闹天宫》。

    “哎呀,这《大闹天宫》,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那个不服输的精神,恨的是看完了让我怎么能安心啊。孙悟空那家伙,真是太能闹腾了,我看他是闹出了名堂,也闹进了人心。不过说实话,这动画做得挺有意思的。”

    “确实有意思,不知道小澍的那部《狮子王》做成动画是不是同样精彩。”

    “肯定的,都不用说,绝对和《大闹天宫》一样成为经典。”

    “那可不一定,孙悟空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人物,更是我们心中那份永不满足、永不停歇的力量的象征。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确实,《大闹天宫》无疑是一部经典,它的画面、节奏、用色,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他的叛逆、他的傲气,都深深打动了我。”

    “是啊,是啊,这片子是谁配音的啊,孙悟空的配音也太厉害了吧,把那种桀骜不驯、挑战权威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嘿,你们两个兔崽子,我告诉你们,我们家小澍写的《狮子王》绝不比这部电影差。”

    “是,是,是……”

    “小澍就是太爱谦虚了,不过也好,不骄不躁,以后写出更好的作品。”

    “是的,小澍哥那部小说写得可好了,我们班里同学都爱看。”

    “要我说,这家伙就是装的,听我们这么夸他,其实心里不知道高兴成啥样了,表面还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是吧?”

    “你这家伙,胡说些什么呢?”

    ……

    在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午后,一桌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闹非凡。

    午餐过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仿佛是美食带来的幸福感在他们心中悠然绽放。

    王澍环视着周围的这群人,他的心中也跳动着同样的快乐节奏。

    “下次我们再一起来吧!”他提议道,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好啊,但下次就别涮羊肉了,换换口味,去便宜坊怎么样~”王溯回应,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新体验的渴望。

    “还有老莫!”江文和江武两兄弟异口同声地附议,他们的眼神中似乎已经预见了下一次的美食之旅。

    陈楠栖轻轻地给了两兄弟各一巴掌,虽然动作轻柔,却足以让两人收敛了许多。

    看着捂着后脑勺的两兄弟,旁边的众人忍不住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随后,他们离开了东来顺,步行在回家的路上。

    一行人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拨,陈军兄妹俩和江文江武先行告别,而王澍他们则先送史家兄妹回家。

    走在宽阔的街道上,他们抬头望向天空,只觉得今天的天空比往常更加湛蓝,阳光也格外明媚。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就像《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一样,他们也渴望在各自的生活中大闹一番,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一天的经历,如同一段美好的旋律,将在他们的记忆中久久回响。

    春节的欢歌笑语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留下的是一串串温馨的回忆。

    后来,他们又聚过几次,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香山,一次是地坛公园。

    某天,阳光柔和,一行人踏上了通往香山的道路。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登山,而是一次团队协作的体现。

    史佚生,尽管身体不便,但他的温良和幽默始终感染着大家。

    其他人自然也不会觉得累,轮流分工,有的负责抗轮椅,有的负责背史佚生,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欢笑。

    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山顶,而是那份在努力中加深的友谊和相互间的理解。

    “看那边的景色,真是好极了!”史佚生指着远处的风景,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等我们上去,一定要拍张照片,留作纪念。”陈楠栖回应着,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在山顶停留了许久,一方面是为了休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享受那份达到顶峰后的成就感。

    他们在那里分享着食物,分享着故事,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地坛公园的那一天,天空格外清澈,风筝在蓝天中飞舞,就像他们心中的梦想一样自由。

    史佚生选择了最鲜艳的风筝,手握着绞盘的他,被王澍推着,在草地上飞驰,连带着空中的风筝也飘得最高。

    “看它飞得多高,如果我们的梦想也能这样高飞就好了。”王溯望着风筝,心中充满了希望。

    “梦想是要一步步实现的,就像我们一点一点放风筝一样。”陈军深有感触地说。

    他们在公园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些简单而又珍贵的时光,成为了他们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的不平凡的体验。

    当然,年夜饭是在各自的家中温馨享用的,他们并没有整日粘在一起,毕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小世界和事务要处理。

    陈满福和李海林带着陈军他们三兄妹拜访了许多老朋友,其中一些拜访是王澍单独进行的,因为这些朋友的身份都颇为特殊,稍有敏感。他们特意指名要见王澍,所以陈军和陈楠栖并未同行。

    其中身份最大的,便是那位大领导了。

    在那个春意渐浓的午后,王澍踏进了一座庄严而古朴的四合院。

    院子里,古树参天,鸟鸣清脆,仿佛与世隔绝,让人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

    他的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因为他即将见到的是一位他仅在课本和新闻中见过的传奇人物。

    “深呼吸,放轻松。”陈满福在一旁轻声提醒着王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父亲般的关怀。

    王澍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随着陈满福步入了内室。

    房间内,光线柔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一张大书桌上散落着几份文件和笔记。

    大领导坐在窗边的椅子上,身姿挺拔,面带微笑,目光温和而锐利。

    “欢迎你,小朋友。”大领导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王澍的紧张,让他感到一丝安心。

    王澍鞠了一躬,礼貌地回应:“非常荣幸能见到您,我一直非常敬仰您。”

    随后,两人坐下,开始了一段深入的对话。

    大领导询问了王澍的学习和写作情况,对他年纪轻轻就有所成就表示赞赏。

    王澍则谦虚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当谈及稿酬问题时,王澍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作家的劳动应该得到合理的回报,尤其是当作品单独出版时,缺乏合理稿酬是对创作者不公的。

    “我理解您的担忧,小朋友。”大领导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我们确实应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王澍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会得到如此重视,于是他继续分享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一些见解,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谈话中,大领导不时点头,偶尔在纸上记下一两点。

    另外他还询问王澍是否还有其他的烦恼或建议。

    对此,王澍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提到了他对科研成果如青蒿素的专利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的科研成果应该得到全球的认可和保护,这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王澍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大领导听后沉思了片刻,然后微笑着回应:“你的见解很有深度,我会将这些意见转达给相关部门,好好研究一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对话越发深入。

    王澍感到自己仿佛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生或作家,而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参与者。

    他们讨论了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每一次交流都让王澍感到自己的视野在不断拓宽。

    最终,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房间,两人的对话才告一段落。

    大领导站起身,亲切地拍了拍王澍的肩膀,鼓励他继续努力,为国家的文化和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住,国家的未来需要你这样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大领导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王澍离开时,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动力。

    他知道,这次会面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而是一次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

    他将这些经历和感受深深地刻在心中,这将成为他未来创作和生活的宝贵财富。

    而对于陈满福来说,尽管整个过程他都心惊胆战,但看到王澍能够如此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也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

    他知道,王澍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孩子,而是即将翱翔天际的雄鹰。

    他们的脚步在回家的路上显得格外轻快,因为他们都明白,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