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 017 惊人情报慑服卫帅 汉王实力初露峥嵘

017 惊人情报慑服卫帅 汉王实力初露峥嵘

    朱慈炤对骆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骆养性他叔曾祖执掌过锦衣卫,他外祖父过执掌锦衣卫,他父亲执掌过锦衣卫。

    现在骆养性他自己执掌锦衣卫。

    四代人执掌锦衣卫,就算再没本事,也该攒下点家底了。

    骆养性这次被逼得如此之惨,一方面是承平日久,行事大意了。另一方面这次对手过于强大,是背后同时站着东林、复社与内廷显贵的内阁首辅。

    站在骆养性的角度考虑,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也就皇帝、皇后、太子有能力稳稳地救下自己。

    可惜他们都不肯出手,那就只能倚仗汉王,死马当活马医了。

    朱慈炤又补充了一句:“十月二十日,是周延儒半百之诞辰。嘉定伯将与周延儒通谱联宗,周后也将备寿仪为贺。兼具中宫与东林的支持,那时候才是周延儒的权力巅峰。骆公心里要有个谱。”

    骆养性又吓得倒退了两步:“此话当真?这样过分,陛下能答应吗?”

    朱慈炤无奈地摊摊手:“半百之寿,是件大事。两月之后,再有验证。这种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也没办法骗你,到时候你就看到了。”

    骆养性恨不能呼天抢地了:“这也太坑人了吧,那还有谁能动的了周延儒?”

    “没什么,别紧张。他越这样干,越容易引起父皇的猜忌。再说马上大清又要入关了,到时候我们将周延儒的罪证露一露,逼他自请督师,出去对抗清军。等他打了败仗回来,咱们就一股脑把他所有罪证抛出去。

    就周延儒干的那些破事儿,死个三四回都不冤枉。”

    骆养性更懵了:“殿下连清军即将入关都知道?”

    朱慈炤点点头:“下个月清军就会开始动员,十月入关。这种事都是可以验证的,撒不了谎。本王的势力远超想象,骆公你要有信心。”

    骆养性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汉王实力多强,两个月后就能验证得明明白白了。

    朱慈炤笑道:“不能待太久,咱们去看看熊开元,然后就去选侍卫了。”

    骆养性连忙前头带路。

    如今诏狱里犯人很少,姜埰、熊开元被关在一间偏僻牢房里,附近十数间牢房都是空着的。

    之前王德化命骆养性把两人关在一起,方便秘密处决,可惜骆养性没敢动手。

    命人打开牢房后,骆养性挥挥手,吩咐手下远远退开,不许任何人接近。

    朱慈炤信步走进牢房。

    “汉王?”

    姜埰、熊开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今年年初汉王受封,百官是朝拜过的,所以都认识。但是堂堂亲王怎么会到诏狱来呢。

    牢中有张椅子,还是上次王德化来看熊开元时坐过的。骆养性抢着上前,用自己衣袖仔细擦拭几下,然后取出块帕子铺在椅子上。

    朱慈炤站半天早就累了,当即便安安稳稳坐了上去。

    见骆养性如此恭谨,姜埰、熊开元对视一眼,这才确信自己不是做梦,汉王还真的亲身到诏狱来了。

    两人性情虽然坚强执拗,但面对亲王,还是不敢失礼的,当即便倒身下拜。

    朱慈炤抬抬手,温和笑道:”两位先生不必多礼,都起身吧,说来咱们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我前几天因为妄议灭虏平寇之事,言辞激烈、君前失仪,被父皇打了三十大板,今天才从床上下来。

    这不,今天又被父皇命令来诏狱长长见识,其中苦心,你们懂的吧。”

    两人都点点头,这么说就明白了,皇帝派汉王来诏狱,是要让他见识见识刑狱之残酷。

    朱慈炤继续说道:“两位先生处境并不比我好,就在我挨打的同一天,父皇派二王公来北镇抚司传下密旨,命骆公将二位先生秘密处决。”

    姜埰、熊开元又对视一眼,原来那天王德化是干这个来了,难怪呢。

    “但骆公本意是拖延旨意,又将密旨内容告知同乡廖国遴,想让他疏救两位先生。哪成想,廖国遴转头又告知了曹良直。曹良直上书弹劾骆公,并要求将骆公与熊先生一同处死。

    密旨就这么泄密出去了,现在闹得朝野皆知、满城风雨。言官们的奏疏铺天盖地,都在要求父皇处死骆公与熊先生。”

    听了这话,熊开元脸色变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廖国遴、曹良直都是周延儒的亲信,这一点熊开元心里清清楚楚。

    就因为熊开元向周延儒求官,受到了怠慢和轻视,事情就一步步走到了这个不死不休地步。

    真正是佛为一柱香,人争一口气。

    熊开元的倔脾气也是上来了,越是处境艰难,越是犟得九头牛都拉不回。

    朱慈炤还故意加了把火,转头对骆养性吩咐道:“骆公,给两位先生各自安排单独的牢房,要宽敞干净的。再置办几身干净衣服,让两位先生沐浴更衣。每日好酒好菜侍候,笔墨书籍也都按需提供,不可怠慢。”

    骆养性应声答道:“臣谨尊大王令旨。”

    朱慈炤对骆养性的回答极为满意,不愧是世家子弟,知道在姜、熊二人面前要给足我面子。

    果然,姜埰、熊开元心中都很吃惊。自己两人是皇帝痛恨的罪臣,汉王竟然敢不经请示就加以优待。

    最关键是,骆养性真敢答应,而且没有丝毫犹豫。对汉王的恭敬顺从程度,着实令人惊诧。

    朱慈炤又宽慰了两人一番,便站起身来,告辞离去。

    姜、熊送到牢房门口,朱慈炤回过身来,先叹了口气,然后嘱咐道:“两位先生好好将养身体,以我对父皇的了解,事到如今,父皇虽不会要两位先生性命,但入冬之后、或明年年初,八十或一百廷杖是免不了的。

    哎,我也没有能力劝阻父皇,只能略作疏通,命内侍廷杖时手下留情罢了。两位先生心里可要做好准备。”

    两人闻言,心中又是一惊。这位汉王殿下能预知皇帝的处罚,而且还能左右内侍廷杖的力度,当真不可小觑。

    熊开元躬身再施一礼:“能得殿下挂念如此,臣铭感五内。既入诏狱,臣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便是丢了性命,也绝不向周宜兴妥协。”

    朱慈炤也回了一礼:“两位先生珍重。”

    ……

    出了诏狱,骆养性立即将梁清宏拉到一边,商量了几句。梁清宏本来就是亲近文臣、不愿惹事生非的。

    骆养性表示出了任何问题,自己一力承担,梁清宏便再没话说。

    跟镇抚商量一致后,骆养性便依汉王之言,命亲信立即去给姜埰、熊开元二人换牢房,置办衣服酒食。

    吩咐完亲信,骆养性又到朱慈炤面前请示道:“殿下,咱们是先喝喝茶,还是先选人?”

    “选人吧,我也不能在锦衣卫待太久,把千户、试千户、百户都叫来,再拿来名册。”

    骆养性忙命心腹去传唤众人,又令人搬来桌椅,亲自端茶倒水侍候着。

    过了接近两刻钟,三十多号人在院外聚齐,一同进入院内,分三排站好。

    在等待的过程中,朱慈炤已经将名册翻了一遍,对这些千户、百户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不过人选嘛,却是早就定好了的。

    历史上,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锦衣卫殉国的千户只有一个、殉国的百户只有三个。

    加起来一共才四个,打包带走就是了。

    于是朱慈炤向众人笑道:“父皇命我来锦衣卫自选百人,充实汉王府仪卫司。但是你们大多在京师有家有业,让你们跟着我去汉中就藩,也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这样吧,我选一百人左右,护卫我两年。两年之后,我去就藩,你们回锦衣卫。

    我也不让你们白忙,每人至少官升一级、赏银百两。”

    众人一听这话,齐齐心动。开始听说汉王要选人时,还以为要拖家带口跟着去就藩呢,所以大家都磨蹭着不想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有官升,还有银子拿。还只需干两年,不必跟着离京就藩。

    这是大大的美差啊,反正现在厂卫也是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能去汉王府混两年倒也不错。

    汉王说的官升一级能不能兑现不知道,反正赏银百两肯定是没问题的。

    汉王豪富,而且大方,这在皇城人所共知。

    朱慈炤见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起来,便继续说道:“我跟你们也不相熟,也很难说按什么标准选。要不这样,我就按名字来吧。”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这也太任性了吧。当今皇帝选大臣,靠枚卜;眼前汉王选侍卫,按名字,看眼缘,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朱慈炤不理会众人异样的目光,指着名册问道:“高文采高千户可来了?劳你做我汉王府的仪卫正,高千户意下如何?”

    高文采见叫到自己,连忙站出来答道:“能护卫殿下,是卑职的荣幸。”

    骆养性也在一旁奉承道:“高文采、文采高,确实好名字。殿下,这高千户今年才三十三岁,精明强干、年少有为,可是咱们锦衣卫最能干、最有前途的千户。”

    既然朱慈炤已经选了高文采,骆养性乐得做顺水人情,替高文采美言几句。

    高文采倒也没得选,虽然汉王开口相询、争求意见。但汉王这么问,是客气谦逊,你真敢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朱慈炤满意地点点头:“骆公说好,那自然是好的。我观高千户气宇轩昂,确实一表人才。”

    朱慈炤喝了口茶,又指着名册继续说道:“百户王忠、毛胜、吴登俊可来了?劳你们三人做我汉王府仪卫司典仗,你们可愿意?”

    王忠、毛胜、吴登俊站出来齐声答道:“卑职愿为殿下效力。”

    朱慈炤点点头:“甚好,那以后就有劳四位了。请高千户会同三位百户,从你们属下中选一百忠厚正直、骑射俱佳的,明天一早到王府报到。有劳骆公也帮着把把关吧。”

    骆养性、高文采、王忠、毛胜、吴登俊齐声领命。

    朱慈炤圆满地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骆养性留下一千户、三百户,命其他人散了。

    忽然之间,骆养性就想到:我今天就一直待在锦衣卫,不回家了。我为了替汉王选侍卫忙前忙后,审查他们的身世背景,把关他们的品行、能力。我忙的脚不沾地,这样周延儒家丢了东西,至少明面上就跟我没关系了吧。

    于是骆养性将自己亲表弟、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赵弘祖叫到书房,低声吩咐机密事宜,然后又将赵弘祖送出书房,笑着吩咐道:”兄弟回家时,顺道去跟你嫂嫂说一声,就说我要为汉王选拔侍卫,今天可能回不去了,让你嫂嫂不必等我了。”

    赵弘祖连声答应了,信步离去。

    骆养性则带着高文采他们去选人了。

    却说朱慈炤回到端本宫,往床上一倒,就再也不动了。

    折腾一整天,这小身板快累垮。

    盘点一下,今天收获颇丰:早上见崇祯,获得了方以智做训讲。今年的状元史惇做仿书,也有一定可能。

    然后又见了李康妃,谈的也不错。这位曾经在大明后宫搅动风云的西李选侍,也绝非等闲之辈。还有可怜的婶娘任贵妃,也是要带走的。

    到锦衣卫,顺利凭借情报优势唬住了骆养性。又和强硬言官熊开元搭上了线,将来熊开元很可能会派上大用场,不管怎么,先埋伏下一枚暗子再说。

    最后又顺利选到了四个经过历史考验的忠良侍卫。

    想到这里,朱慈炤向方正化问道:“大伴,那个窦美仪明天跟我们一起走吗?”

    方正化回道:“当然了,她已经收拾东西搬来端本宫了,明天一早就跟咱走。”

    “还甩不掉她了啊。明天出宫,安置家当、宴请侍卫们。后天歇一天,大后天去田家。再后面见见你干爹,见见我的两位讲官。然后就没事了,等着李自成攻克开封、黄台吉入关劫掠吧。”

    ……

    到了晚上,乾清宫中。

    崇祯一边翻看着军报,一边向王承恩问道:“今天太子、定王、汉王回去之后都做什么了?先从汉王说吧,朕真是怕了他,先说说他又折腾什么了。”

    王承恩无奈地答道:“早上皇爷训完话,汉王就去慈宁宫向几位妃嫔辞行了。汉王挨打后,李康妃送了金创药,所以汉王主要是去向李康妃致谢的。

    在其他妃嫔那里,只是随意应付了应付。不过汉王最后去的是任贵妃宫中,出来的时候,汉王的眼睛都红了,像是哭过。”

    崇祯在宫中的眼线还是挺厉害的,朱慈炤在宫中的行踪被探察的明明白白。

    听到王承恩的禀报,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四哥儿虽然行事乖张,倒真是个有情有义的热心肠。任贵妃也是可怜人,生下皇兄最后一个儿子,却愣是被大爆炸活活吓死了。

    任贵妃是魏忠贤的侄外孙女,朕登基后,别人都不敢亲近她。只有你皇贵妃娘娘和四哥儿,时不时去陪她说说话,排解排解愁怨。

    任贵妃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先帝遗孀,四哥儿能这么善待她,着实难得。

    这偌大皇宫,能有几分真情。都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利用来利用去,你害我我害你。”

    王承恩继续禀报道:“汉王去锦衣卫的时候,骆养性还以为皇爷是派汉王去下旨杀他的呢,可把他吓坏了。汉王在诏狱转了转,然后把千户、百户集结起来,根据名册,选了一个千户、三个百户。

    汉王纯粹就是按名字顺不顺眼选了这四个人,最后又命骆养性与这四个人共同选一百人作为侍卫。

    汉王今天就这些事情。”

    崇祯点点头,虽然自己是让他选一个千户,两个试千户。不过三个百户跟两个试千户,也差不多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明天赶紧把这位小爷打发出宫,就彻底清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