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史仙录 > 第五十章 大儒赠法宝,儒家修行(新书求收藏求月票)

第五十章 大儒赠法宝,儒家修行(新书求收藏求月票)

    “长河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经历了数天的波折,李寒崖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这位舍友。

    苏长河微微一笑,应道:“我最近家里有些事,回了一趟家,也是刚刚才返回国子监。”

    课代表显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贴心提醒道,“寒崖兄,今天有【修道】课,我想你应该比较喜欢。”

    名曰【修道】,但修的不是其他,而是儒门术法神通。

    两人略做收拾,提前来到课堂坐定。

    坐在前排的宋清婉仍旧保持社恐本色,低头看书。

    师长未到,闲来无事,李寒崖简单将这两天的经历向苏长河说了。

    苏长河作为天启城的公子哥儿,虽然自小就在皇城帝都长大,但对丐帮、青皮之事了解不多。

    宋清婉维持着看书的姿势,听两人说得热闹,眼角余光忍不住瞥向李寒崖这边。

    不一会儿,上课的时间临近,教室的人也快坐齐了。

    一名中年模样的儒生抱着教材,健步走进了教室。

    他站在讲台上,言简意赅地自我介绍:“国子监博士,谢子轩。”

    这寡言惜字的作风,让李寒崖想起了自己的物理老师。

    点了名,说了两句开场白,谢子轩直接进入主题。

    相较于经史子集的学习,李寒崖的确对儒门术法神通更感兴趣。

    哪怕中了进士,以他的根基,进入官场走仕途大抵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浪。

    穿越小说里那种一人孤身闯大唐,力挽狂澜改写安史之乱的剧情,几乎是不存在的。

    需要反派们全员降智。

    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安史之乱照常发生,而主角自己表现的像个joker。

    自己拥有《太史仙录》这个外挂,最好的选择还是去修史,或者去镇抚司之类的地方。

    谢子轩的第一课是非常基础的开篇讲义,李寒崖侧耳聆听,不时做一下笔记。

    无他,毛笔做笔记实在不太方便。

    “儒门的七大境界:自见——修身——君子——正心——立命——亚圣——圣人。”

    “儒门的修炼方式:埋头苦读孕育一缕浩然之气——考取功名,拜圣人,登书山,授才气,才气源于国运之力,是最基础的战斗资源。”

    “催化浩然之气,打磨自己的【文心】,并且最少修成一道【君子六艺】或替艺,方能步入君子境。”

    “步入君子境以后,继续修炼打磨【文心】,在【君子六艺】的基础上,锤炼形成自己的【儒道】后,经过顿悟,方能进入正心境。”

    李寒崖这才明白,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属于标准的境界划分不多,但升级十分困难。

    【浩然气】是形成【文心】的基础,等同于道门在胎息境吐纳的【天地灵气】。【文心】对应的大概就是道门的【道基】。正如【君子境】对应道门的【筑基境】。

    而【君子六艺】,就大概等同于道门和其他修行体系的【神通】。

    【才气】就等于道门的【真气】。

    “不知道我从《仙录》里得到的神通,能不能算【君子六艺】的替艺啊。”李寒崖放下毛笔,默默想着。

    同时,儒门还有个伟大发明,便是【文海】。

    古往今来的大儒都将自己的学识见识散在文海,简直堪称超大型数据库。

    “或许,我可以依托文海开发互联网业务,成为这个时代的马云啊...”李寒崖思绪翻涌,浮想联翩。

    “与我儒门最接近的门派是襄州的真武道,盖因他们的道君就曾是一名儒生。”谢子轩缓缓放下讲义,为今天课程划上了句号。

    李寒崖发现老师并没有对君子六艺进行解释,遂肘了肘苏长河,低声问道:“长河兄,君子六艺,都有哪些?”

    苏长河想了想,答道:“一曰礼,二曰乐,三曰射,替艺是飞剑和剑术,四曰御,五曰书,六曰算,替艺是占卜或望气。替艺非常多,但我就知道这些。”。

    课代表发挥完作用,李寒崖的思绪进一步发散,“嗯...这乐和算大概就是辅助类的神通,给队友加buff或者测算未来。书嘛,我见过,也算辅助类吧,大儒王肃用过。射和御大概都是攻击类的。就是这礼是什么?让对手强行跟自己说hello?”

    正想着,李寒崖感到自己被人肘了一下。

    他回过神来,在视野中寻找肘自己的人。

    原来是苏长河。

    “下课了。”他淡淡说道。

    两人并肩走出教室,正撞见埋头赶路的宋清婉。

    李寒崖趁她不备,主动打了招呼,“清婉妹子。”

    宋清婉红着脸,细声细气道,“李大哥,你回来啦。”

    李寒崖望着她,笑道:“一块干饭吧,我请客。”

    “干饭,是什么意思?”宋清婉不解地抬起头,晶莹的眸子里泛出疑惑。

    “家乡话,就是吃饭的意思。”李寒崖赶紧圆上。

    就像大学一定会有食堂,国子监也有自己的食堂。

    但是只管午饭和晚饭,不管早点。

    三人逆着人流一路前行,来到一座二层小楼下。

    牌匾上书【青嵩园】。

    刚踏过门槛,李寒崖便发现宋清婉僵在原地不动了,娇俏的小脑袋又不自觉垂了下来。

    “咋了妹子。”

    他顺着对方的目光,瞧见了两个熟人,正坐在一张桌上吃饭。

    却是吴慎和王肃。

    颇有种带着妹子上食堂吃饭但是碰见校领导的尴尬。

    还好自己叫上了苏长河。

    两位大儒也注意到了三位学生,均笑呵呵地打了招呼。

    根据李寒崖的观察,这两位小老头儿平日里似乎更亲近一些。

    而陈思元则经常跟楚云白在一起下棋。

    “两位司业。”李寒崖躬身作揖。

    “寒崖啊,正好,还想找你呢。”

    王肃挥手招呼李寒崖过来。

    李寒崖眼神示意两位同伴先找地方,自己乖乖走了过去。

    “给你的竹简,怎么样?”小老头望着他,颇为期待地眨了眨眼睛。

    有一瞬间,李寒崖怀疑是不是他们觉得自己太能整活儿了,把自己当成乐子人了。

    但他马上驱离了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正色道:“禀王司业,已然用了。”

    “喔,效果如何?”

    “钦天监的白露师妹都说好。”李寒崖又将那天的事如实禀了。

    “我和吴老又给你备了一些,带着防身,你且收下吧。”

    王肃和吴慎默契对视,同时向怀里一摸,一人拿出三样仕物,摆在李寒崖面前。

    李寒崖定睛去看,王肃给的是三条竹简,分别写着“安步当车”“飞檐走壁”“悄无声息”。

    吴慎给的是三枚棋子,均为黑色。

    “这是?”

    “关键时候,落子成兵。”吴慎抚摸着胡须,笑吟吟说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