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红颜如梦 > 第十一章 已报周师入晋阳

第十一章 已报周师入晋阳

    夏至秋收,冬又春复。

    不知不觉来到开平四年五月,距潞州之战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

    柴守礼此时年方十六,正是游手好闲,体验人生新篇章的日子,不过柴翁从去年就开始就让他学习打理家中事务,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日积月累,如今也长进了不少,作为豪门望族的独苗,柴翁给他的这个担子并不轻。好在家中还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下人帮手,他自然算不上劳累,至少不似他老爹那样,可怜未老头先白。

    柴米儿也刚刚过了十四周岁生日,正式步入豆蔻年华,但她心中知道,自己已经是个二十岁的大姑娘了。

    这两年,她并不怎么出门,平日除了读书,绘画,并无其他,只是每日都会想一件事,戏楼里的那个孝服青年到底是不是李存勖?奈何也没有人能给他答案。

    日复一日,心中有些郁闷,这个穿越怎么如此无聊。

    至于为何不出门,一是四周战火不断,到处都是危险,二来,也许是胸口的箭伤所致,让她偶尔觉得心痛,所以柴翁夫妇便让她多多在家修养,甚至也吩咐柴守礼,没事不要来打扰她。

    这夜,柴翁夫妇都翻来覆去睡不着。

    “老头子,自打从潞州回来,米儿常常心痛,这么长久下去,可怎么办啊!你倒是想想办法!”

    “你当我不着急呀,为什么让守礼学着打点家中事务,不就是为了让他赶快熟悉,能够独当一面,这样我腾出时间,好带米儿出去瞧瞧大夫么。”

    “嗯,那你得加把劲了,你老说米儿是柴家的命根子,这么拖下去,可是要耽误好好的一个孩子...”

    “行啦,快睡吧,我心中自有打算。”

    云游相士的那一番话,早已刻进了柴翁的心里,他笃信,柴守玉对柴家的重要性,绝非任何人能比,甚至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

    第二日早饭时候,照例是一家四口围坐,柴翁询问柴守礼收粮的情况。

    邢州是唐朝粮仓之一,柴家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他家祖上屯了大量的田地,地方节度使倚仗他家收粮,自然会格外关照,久而久之,财富积累至今。

    “父亲,今年战乱稍休,百姓有时间耕种,粮食收成不错,我已经安排柴三,正在组织收割。”柴守礼一本正经的向父亲汇报。

    “看天气,雨季不远了,务必赶在雨天来临之前收完,还要晒干,实在不行,到镇上雇些短工,毕竟天有不测风云,千万别疏忽大意!”

    “是父亲!孩儿知道了。”

    “今后家里的事,你要多上心,不懂的就问柴三,知道吗!”

    “爹爹不是也在,问您不就行了?”

    “我要离开一段时间。”

    “啊,为什么?”柴守礼心中大喜,没了父亲的一双眼睛,自己终于又可以找那些狐朋狗友玩耍了,脸上却只是震惊。

    柴翁没有回答他,转头看向柴米儿,面露慈祥。

    “米儿呀,爹爹想和你商量一下,邢州的这些大夫,一个个的都是庸医,我家米儿这个心痛的毛病,他们瞧了几十次,也找不到原因,所以我想带你到其他州上寻访名医,你看怎么样?”

    “好呀!”柴米儿早就憋坏了,这心痛,除了之前的创伤所致,哪都去不了,憋得难受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那爹爹准备带我去哪里?定州?潞州?还是魏州,幽州?”

    “都不是!哈哈,你这病,非得大城的名医来看,所以爹爹打算去,汴梁,洛阳,或者...晋阳,这几个地方多少有些朋友,托他们寻些名医也比较方便。”

    柴米儿根本没犹豫,“晋阳!爹爹咱们去晋阳吧!”

    “哦,为何米儿对晋阳情有独钟,这三个城市你都不曾去过吧?洛阳牡丹甲天下,我家米儿更是赛过牡丹,去赏百花不好么?”

    “汴梁更是取代东西二京,乃当今第一大城,想必名医云集。”

    “这两座城市,米儿不喜欢?”

    “洛阳太远,况且朱温迁都,恐怕好东西都带走了,名医什么的,还有珍贵的药材,估计都被他搜刮干净了。”

    她心里盘算,只要顺应天命,自己是李存勖的妃子,入主洛阳是早晚的事,也不急于提前去一饱眼福。

    至于汴梁嘛。

    “爹爹,汴梁我总觉得不安全,之前在潞州,您帮过李嗣昭,我听说朱温记仇,为人奸险,我们去了汴梁,那不是羊入虎口么,所以呀,晋阳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家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可以评点天下英雄,真乃是在世诸葛,哈哈!守礼,多跟你妹妹学着点!”

    “我学你妹!”柴守礼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不想到父亲马上就要带妹妹出门瞧病,这一去日子一定不短,便恭敬的说道,“是,父亲,也希望妹妹身体早日痊愈。”

    “嗯,米儿,咱们就去晋阳。”

    “太好喽,可以去晋阳看戏了!”柴米儿小孩子似的,开心的鼓起掌来,有时候她也不得不装出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

    “原来咱们米儿还是个小戏迷呀!”柴翁哈哈笑道,“好,过几天咱们就出发。”

    “明天就走吧!”柴米儿一天都不想等,她很想去晋阳找寻答案,尽管人海茫茫,宛如大海捞针,她却认定要去试试。

    “这一去少则月余,多则三五月也不一定,咱们还是要准备充足一点。你怎么也得给为父几日时间吧。”

    “好,就给你五日,够了吧。”

    “这个?”

    “不能再多啦!”

    “好!”

    “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这五日,柴翁除了将内外事务交代一番,同时又书信晋阳故友,帮忙安排打点。

    心中再无牵挂,便带着女儿,兰婷,几个随从,向晋阳出发。

    穿过太行山,便到了晋地,没有战火侵袭,一路顺畅。

    三日后,二人终于到了晋阳,在客栈安顿好,柴翁便出门访友,顺便打听名医。

    柴米儿,推开窗户,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心中开始盘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