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潇湘无限路 > 第七章 端午节(二)

第七章 端午节(二)

    佳节良日的欢愉早就将不愉快的小插曲忘之脑后了,再者齐天也不是怄气之人。

    “吃粽子嘞——”齐天从灶房里端出冒着白烟的蒸笼,迅速放在桌子上。“哟——好烫——”齐天将手在衣服上搓了搓。

    粽子的清香和艾草的清香笼罩整个院子,白白的糯米染上了浅浅的绿色,仿佛冒的热气也是绿的。秉霜拿了一个自己包的“包子”,倒是孤芳自赏起来自己做的“包子”了。心中暗道:也就是卖相不行,味道还是不错的嘛。

    三人大眼瞪小眼,吃着粽子。这时仲玉从灶房里端出辣椒面和蜂蜜。

    “蘸点料更好吃。”仲玉拿起粽子示意秉霜。

    秉霜点点头,又拿个“卖相好”的粽子,对准尖角轻轻蘸了点儿蜂蜜。

    “真甜,好吃。”糯米的无味恰好弥补了蜂蜜的甜腻。

    秉霜心中不免生出遗憾感,眼神也变得消沉。小时候在外婆家一大家子也是这样包粽子,插艾叶。自从外婆去世,自己上了班以后,这样的场景再也没有了。留给自己的只有机械式的上下班。秉霜只吃了三个,其余的都是仲玉和齐天二人吃完了。

    午后的阳光不再是明媚广阔了,天渐渐变暗,压着远山的密林,周围的鸟儿也开始四处乱窜了。树枝上、石桥上、瓦沟间、甚至是来来往往的大街上,都是它们的身影。

    “走,带你出去看划龙舟。”仲玉手拿一把油纸伞叫道秉霜。秉霜信服地跟在仲玉后面,门被仲玉一里一外的打开了。

    “原来这门是这样开的啊?怪不得之前只能拉开一扇。”秉霜仔细看着门,发现这门的切口竟是有一定斜度的,关上它两边的门就会死死被卡住。仲玉拿起挂在门后的“T”形的锁具,蹲下来将锁横的那部分由里勾住两扇门,竖着的那一部分锁扣在门槛下方。

    “这样锁门的方式,我还是第一次见呢。”秉霜好奇地说着,“齐天不和我们一起吗?”

    “他一向不爱看热闹。”仲玉云淡风轻地说。

    秉霜想着齐天的性子,不爱热闹也挺正常的。

    仲玉和秉霜二人顺着石板路一直向下,秉霜吸进外界的新鲜空气,整个人都散发着新力量,她像个孩子一样看着周围的一切,对于她来说这些是她从未没见过的。

    靠近海岸时人生也越来越多,十几架被装饰了的龙舟蓄势待发。龙嘴巴大大张开,青色的胡须在海风中摇晃,一只瘦瘦尖尖的船被推到海里,三十多人俩俩并排坐着,手里拿着画有红黑交替八卦图的柳叶桨,只等一声令下。船身红绿黄相间,悬停在海面上。龙头后站有人敲锣,船中央敲着还带有兽毛的鼓,船后两人潇洒地扶着尾舵。

    “咣——”一声令下,顿时海上的人躁动了,岸上的人比海上的人更加躁动。彪汉们抬起落下,再抬起落下,水面上荡开的纹路相互交融,旗帜被风吹的立在空中,像一把划破空气的刀,只留下空气独自“嘶嘶嘶”的吼叫。他们个个都是划船高手,与其说在比划龙舟,倒不如说再比谁的船技好。

    秉霜一目十船,聚精会神地盯着龙舟的尾。秉霜虽没站在前面,但前面那些矮个子根本挡不到她的视线。海风穿乱她的头发,也吹乱仲玉的心。她裙子也不听话地擦过仲玉的长褂,这让仲玉下意识后退一步错开站位。

    “怎么了?”秉霜扭头笑着问仲玉。

    仲玉也微笑的摇摇头,示意秉霜继续看。岸边的锣鼓声愈演愈烈,响彻云霄,惊动了林中鸟。不到半柱香,快的都已经开始折返了。彪汉们的力气似乎用之不竭,脸上也根本没有一丝丝累的神情。折返时还是那么有力有激情。

    …………

    “死云福!你倒好——去惹你的小媳妇儿开心,留我一个人在家里给你媳妇儿腾房间。”

    “咣——咣——”齐天不满地用锤子敲着床架子,将一块块卯进去。

    “还说对人家没什么!我看你这只野狐狸能装多久!”齐天“呵忒”一声吐了一口口水在手掌心上,双手摩擦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都要看看你的狐狸尾巴啥时候漏出来!哼——”齐天将床能好后,又将门安上,还将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

    …………

    “我就说那个会赢吧!”秉霜指着右边第一艘,洋洋得意地说。

    “走吧,带你去集市走走。”

    “徐夫子,我记得清朝不是有禁海令吗?为啥海边还停泊了那么多船啊?”秉霜追上仲玉。

    “之前是挺严的,不过新皇帝登基后有所放开。”仲玉唏嘘了一声,摇摇头。“之前可是……”

    秉霜这才意识到自己对清朝的历史狭隘了。

    从左边上去,石板路一阶比一阶高。站在不同石阶上有着不同的小贩卖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卖荷包的,提着鸟笼卖鸟的,卖各种古玩和玉石的,卖泥娃套鹅的…………

    走到石板路尽头就可以看见一个大大牌坊——衙渔村。三个字雕刻的又大又粗,上面顶着正楼,下面是龙头枋和鸱吻,明间的楼柱上雕刻着龙,两边次间的柱子上雕刻着狮子。整个牌坊被涂成红色和金色。给人以一种质朴的感觉。

    主街上的路不再是石板铺的了,反而是两边稍长杂草的泥巴路。路上已经被来来往往的人踩的泛白了。路面中间有着大小不一的车辙。尽管已过了晌午,但是街上的人依旧很多。

    “你累吗?”

    “我不累啊。”秉霜看着两旁的建筑,无心地说着。

    “你看看要买什么。”

    “我看看哈——”秉霜像个孩子似的东张西望,想把这集市上所有的东西都收入眼底。

    “你们这儿卖面粉的在哪里啊?”秉霜忽然停下脚步。“哪里有卖油纸的?还有哪里有打铁的?”

    这一问倒是让仲玉不知如何回答了,他摸了摸脑袋,道:“面粉在东街,油纸齐天会做,至于这打铁的……”仲玉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顿了顿又接着说道:“铁匠王大力前几天死了,现在要打铁……只有他那不争气的儿子会了。”

    “家里还有些面粉,姑娘要多少?”

    “喏……三斤……有吗?”秉霜慢悠悠地用手指比出三。

    “没有。”仲玉摇摇头。

    秉霜听了这话,好似恍然大悟。“走吧,带我去。”

    仲玉点点头。

    …………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他们二人便到了——何记粮店。

    “这不是徐夫子啊!今儿个买油还是买点儿其它的?”店里的小二热情迎上来,双手打拱。

    “我今儿不买油。”

    “不不不——油也要。”秉霜从仲玉身后窜出来。

    这位小二也是傻了眼了,之前从未见仲玉身边有什么女人。

    “这位姑娘生的着实漂亮,真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啊!”小二灵机一动想起之前问仲玉怎么夸女顾客。

    秉霜倒也没觉得多不好意思,只是接着说:“你这还有什么胡椒粉,辣椒粉吗?”

    “有有有,姑娘要什么我们这儿就有什么,姑娘要多少啊?”小二赶忙将秉霜引至调料区。

    仲玉也跟了过去。

    “我们这儿的胡椒和辣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小二用手在各式各样的佐料上划了一遍。“我们这儿当属崖州的胡椒和蜀地的辣椒最好。”

    “额……”秉霜皱着眉头,歪着脑袋看了看身边的仲玉。

    “就称些中等的吧!”仲玉熟练地说着。

    “得嘞——”

    “等等——”秉霜叫住小二,“你这些是怎么卖的啊?”

    “怎么?姑娘害怕我敲你竹杠哩!”小二似乎有些生气,毕竟这煮熟的鸭子不能飞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看看你们这儿的物价。”

    “什么!无价?姑娘还想空手套白狼,不给钱!”听到这话,店里的客人都齐刷刷地看着秉霜,剩下的几个小二也立马警觉起来,握紧拳头准备开干。

    “这姑娘怎么这样啊?买东西不给钱!”墙角有几人小声叨叨起来。

    “不是——不是——”秉霜拼命地摇手摇脑袋。“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给他说!”秉霜委屈巴巴的看着仲玉。

    仲玉倒是噗嗤一声。“阿文啊——这位姑娘不是这个意思,你理解错了。”

    小二狐疑地打量着秉霜,又看了看仲玉,

    “要几两?”小二这次说话没了热气,像霜打后的茄子一样焉。

    “称三两吧!”仲玉向秉霜点点头,示意她没关系。

    “要不你再外面等我,我去买面粉。”

    “好吧——”秉霜无语地走出何记。

    秉霜刚刚一只脚跨过门槛,“别走远了啊——”仲玉朝她大声叫到。

    秉霜听到但没回应,径直走了出去。

    ……

    仲玉买了秉霜说的那些东西,兜里就没剩几个铜板了。走出四处张望,发现秉霜站在一个卖饰品架前面。

    “姑娘这个好看。”卖饰品的是个年近古稀的大娘,双手哆嗦着拿起一对青色点翠珠钗放在秉霜手中,青色的耳饰秉霜还是第一次看到。

    “清朝的珠钗这么好看!”秉霜将其举过头顶,仔细打量。

    “姑娘买一支吧!这些都是老身自己做的。”大娘眯着眼笑道。

    仲玉迎面挡住光亮,看着秉霜举起的珠钗,开口问道:“姑娘可是喜欢?”

    秉霜看着怀中抱着面粉,胳肘窝夹着伞的仲玉。想了想说:“不喜欢,走吧——”她干脆利落地放下手中的簪子,大步向前走去。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