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100章 嘉禾银行筹备完毕

第100章 嘉禾银行筹备完毕

    李裕书自从找来了黎天虎,江鑫钢铁很多事情就不再头疼,只管交给他去。

    而财务有覃芳,代行董事长部分职能有辛董助,二者权力又比黎天虎小,三者相互制衡,倒也一直没有出什么岔子。

    李裕书越干明白古代的帝王手下为啥一直要养着奸臣也得养着忠臣,还尽可能发展监督部分,从锦衣卫到东厂、西厂,这全是权力制衡的结果。

    所以一般情况,同一个皇帝手下提拔出来的人,一般不敢瞎搞,因为他知道自家主君的能力,主君更是对他了如指掌,周边还有一些其他的爪牙一直虎视眈眈,就等着他犯错误,自然一直都是老老实实。

    往往出现问题就在于王朝主君的更迭,到不一定是新主君能力不行,主要是平衡被打破,这些问题都是对这种平衡状态的修复。

    而现在这江鑫钢铁换人,就不仅仅是主君更迭了,更像是王朝的更迭,但是又没有那么血腥,有点像英国的不流血革命,比战争带来的变更要柔和的多。

    而黎总经理和辛董助,更像是被朝廷流放和开除的原员工,被新主君赏识,又重新起复了。

    从结果来说,是李裕书改变了这两人的命运,以前只能忍气吞声活着,现在却能重新站起来,就相当于是对着某些人在说:“没想到吧!”

    既然李裕书罩着了这两人,新主君的赏识,足以告诉所有人,不要瞎弄哟!

    ii

    这也同时会让黎总经理和辛助理对他产生很大的提拔之恩,毕竟是从尘埃里将他们重新挑了出来。

    虽然从现实看,黎天虎做着自己的小水泥厂老板、辛助理在偏远的分公司也做着领导,也算不上太惨,可事实就是如此,对两人而言,都是重新委以重任,这就是再给了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机会!

    只要李裕书本身不出大的问题,这个三方平衡一直能把握住,那江鑫钢铁就能良好的运转下去,各司其职,共同把企业做的越来越好!

    江鑫钢铁琐碎的事情可以交出去,战略方面就不好交了,现在企业已经理顺,下一步就是李裕书之前的对策中第一点,控制原材料成本。

    说通俗点就是要买矿山,种花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可惜铁矿石这个东西一直以进口为主,主要是巴西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铁矿石多、质量高。

    所以买矿山最好是能买到这两个地方的,这次约见王总,也是想问问他有没有这方面信息。

    另外就是自己的银行马上要成立了,然后以这个银行为基础成立的金融控股集团也自然要开始成型。

    这做银行了嘛,自然就是要朋友多一点,有什么做不了的业务大家一起做,遇到了什么资金方面的困难有人抬一手,万一被挤兑了,他这私人小银行,也能有几个兄弟行接济一下!

    中信银行肯定是一个好选择啊,和集团老总熟门熟路,也不用提什么违规的要求,就正常两个集团形成点战略合作。

    他李裕书有些客户在大陆的业务他们接着,中信的客户在香江的业务,他们自己做不了的,李裕书可以接着,反正不管怎么说,总是能找到合作的突破口。

    但是这个金控集团暂时不会扩展到国内来,其实就是想扩现在也难得有机会,内地因为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非常强调,不是非常的机会,基本上难得进去开展业务,可能贷款等方面的业务稍微松一点,存款业务,暂时是想也不用想。

    所以现在只会在香江提供相关服务,这也是李裕书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这个金控集团表面上将和他没有任何股权关系,查下去全部是离岸公司,但是所有人都会知道就在他掌控之中。

    金控集团也不会做很多香江金融中介做的那种洗钱之类的工作,这样容易脏手的事,他会全部交给相熟的势力去做,反正自己就赚合法的钱,只要将这块做好,已经足够吃饱喝足了。

    虽然不进入大陆,但是仍然是以大陆法规行事,因为到了他这个财富水平,肯定已经有不少人盯着了。

    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外的,特别是他之前还在香江闹了这么大一出,肯定已经落入了有心人的视线。

    万一以后在香江被黎家弄的呆不下去了,搞的太离谱了,回去又有各种问题,那还咋办呢,两边都得留足余地,这样才能两头逢源,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至于国籍,那肯定是不会变的,香江籍都不会变,明显他知道现在的种花家是发展最快的国家,没几年就要成为世界老二,而且开始挑战漂亮国老大的位置。

    而且他对这块土地的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生于斯、长于斯,换个新环境,他觉得会很难适应,也没这个必要!

    就像能在自己门口就能赚钱养家,活的还不错,何必大老远跑到北上广深去打工,最后可能还是留不下来,权衡一下,可能还是留家门口好,可能挣的少一点,但是幸福一点!

    而且摆明了未来十多年,内地一直会走明显的上升趋势,留在这以后挣的可是一点也不会少,那这种情况下,是头猪也知道怎么选了。

    关键是他发家的原始资本全部是股市上来的,到目前为止,资本最膨胀的一波还是因为次贷危机,从老美那挣的,全是美元,那他有什么好担心,不怕像别的富豪那样被清算。

    你看马爸爸,外滩发表这样的言论、金融杠杆还加的飞起,不也就是上市被叫暂停,自己退居幕后嘛,等以后有了影响力,李裕书也不担心被谁莫名其妙就弄进去了,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一些小的细节更得注意,禁得起放大镜的检验,特别是大是大非上面!

    银行的名字他也想好了,嘉禾银行。

    之前他想拿嘉禾的招牌,就已经想到了,绝对不仅仅是用于电影圈。

    当然,直接将嘉禾冠名在银行之前,不能真正直接提升银大家对行的认同度,也就是不会直接让大家认同这是一家优质的银行,毕竟说破了天也就是之前廖家的家族银行,而且历史上还出现过多次的挤兑,问题也不少。

    但就这一个名,知名度就完全不同了,估计华语圈没几个不知道嘉禾的大名,新生代可能还不好说了,现在70、80年代这批人,绝对是99%都知道这个名字,太深入人心了,而且好感爆棚。

    可能很多人只欠星爷一张电影票,但欠嘉禾就不知道是多少张了。

    就这一点,都不知道会省下多少广告费,而且想达到人尽皆知的效果,不来几条惊为天人的广告,估计砸再多钱也难以奏效!

    当然,这才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业务广度、专业****质量等因素才是决定口碑的关键。

    不过有了第一步的认可,知道这个名字,有了不错的第一印象,那后续李裕书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