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国医: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 第13章 师兄太恐怖了!(求收藏,求追读)

第13章 师兄太恐怖了!(求收藏,求追读)

    玩笑归玩笑,手术肯定还是要继续的,巡回护士不可能去辞职,龚毅也不可能真和贺小青生气。

    龚毅下台后,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学生,越看越是觉得贺小青所说的骨科颜值巅峰有道理。

    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周岩青,只露出眉毛和眼睛,剑眉星目,眼睛里有光,沉定且稳重,身材宽大,孔武有力,过床时无菌手术衣都遮不住肱二头肌。

    至于范子为,一张冷白皮,韩版身材,若是遇到好吃这一口的姑娘,还真的有点吸引力。

    手术继续……

    当晚,周岩青躺在了宿舍里,关了灯,望着天花板发呆。

    宿舍本是四人宿舍,但另外一个非手外科的硕士研究生搬出去住了,又因同学刘东阳和郭聪煜二人暂离,此时仅有周岩青一人。

    【外科理论:外科学(熟练1/3)、骨科学(熟练1/3)、手外科(熟练2/3)、内科学(入门0/1)……】

    理论部分,因周岩青选择了外科学,且选择了外科学中的手外科,因此,外科相关理论的厚度,远比内科学深入熟练。

    本科五年,内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也有学习,且需要通过考试,但想要这么短时间的学习就达到入门?

    那也太小看一门学科的知识量了。

    【外科诊断学:X线阅片术(熟练1/3)、CT阅片术(熟练1/3)、核磁阅片术(熟练2/3)、医学基础查体(熟练1/3)、医学检查判读(熟练0/3)、医学检验学判读(熟练0/3)】

    手外科属骨科,骨科的阅片频率极高,而与创伤外科等需要详细阅片骨折不一样,手外科的核磁阅片频率会更高。

    因此,周岩青的核磁阅片术水平,是相对最高的。

    周岩青也知道,诊断学中的每一门技术都很好,学好了对当医生都很有裨益。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正如朱勤大哥所说,外科医生多是大瓢客一样,这不仅是玩笑,也是无奈的选择。

    每一门医术和理论想要精进,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练习以及融会贯通,都是水磨工夫。

    【外科基础操作:缝合术(专精1/5)、切开术熟练(熟练2/3)、打结术(熟练1/3)、清创术(熟练1/3)、止血术(熟练0/3)、穿刺术(熟练0/3)】

    【外科专科基础操作:皮瓣缝合术(熟练0/3)、肌腱缝合术(入门0/1)……】

    外科基础操作学,周岩青是一个合格的手外科大瓢客,缝合术操作熟练度遥遥领先。

    皮瓣缝合术,自己因缝合术的精进,熟练度自行提升到了熟练级别,但还需要继续练,自己现在能够达到的,就是标准水平,是合格线。

    但要保证缝合的皮瓣看起来更美观,则还是需要继续进一步的练习才行。

    医学难呐,外科更难,外科除了知道要怎么治疗之外,还需要亲自动手完成治疗这一环节。

    不过,周岩青目前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通过千锤百炼这个勋章,可以通过重复一些细节,就可以得到医术经验值,经验值可以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

    那么,周岩青觉得,可能后续一段时间,需要稍微平摊一下时间分配了。

    很明显,【熟能生巧】的一万次切开术,仍然是重头戏,目前进度2568/10000!

    两天认真切开一千次,这个频率并不算低,是认真去完成切开术,而不是瞎几把切,要是瞎几把切,周岩青一天可能都完成一万次切开。

    一秒一次,一小时三千六百秒,三小时就一万多次了……

    其次,日常任务仅次之。

    但是,熟能生巧勋章的使用,也要拿上日程。

    本院招聘来了一个超级走穴神,和他拼留院并不划算,所以就得去看湘雅医院这样的专业博士特殊通道了。

    手外科的操作重心:缝合术、切开术、止血术、肌腱缝合术、清创术。

    手外科的诊断重心:核磁阅片术、X线阅片术以及CT阅片术。

    还有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博士特殊通道需要的是专业天赋非常高的‘手外科大瓢客’,不是说你只要完成缝合好就能够把博士生导师当作‘技师’任意选,而是要外科的综合能力,达到让博士生导师都眼热的地步!

    证明你的纯粹专业天赋。

    仅有半桶水的话,可能这样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都看不惯你!

    因此,后续的时间规划就得排序出来。

    阅读、广泛阅读并拆析病历,虽然不知道阅读是怎么计算的,是不是也要阅读一千次,但理论的提升,只能通过多阅读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骨科的重点诊断术也要提升,多去阅片,把科室里所有病人的所有影像学检查资料,都吃一遍。

    止血、清创都不能落下。

    肌腱缝合术,自己还没有拿到上台资格,只能另算!

    ……

    因此,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岩青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时间如水。

    周四。

    董丛跃主任的一年级硕士汤文铨,表情紧张,眼皮快速闪烁:“青哥,你不会是在核查我们写的病历吧,王春讲,他管的病人,你也对着文献来看……”

    王春是韩主任的硕士,与汤文铨一届。

    周岩青最近很奇怪,减少了去练功房的时间,拿着厚厚的书籍,拿着打印出来的文献,拿着笔记本,在科室里写写画画。

    听说范子为说,周岩青已经修正了范子为分管的好几个病人的医嘱!王春分管的病人也被周岩青滚了一遍,虽然没指正什么错误,却让王春好几天都心神不宁。

    如今轮到自己,能和周岩青直接对话的师兄们又不在,周岩青如果要修正自己的医嘱,那自己该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先答应下来,然后去请示上级。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周岩青作为师兄这么搞,汤文铨压力很大啊!

    “没事,文铨,我就随便看看,把这些病例当作学习的材料拆解一下,分析一下我师父和董主任以及韩主任的治疗理念有没有差距。”

    “你也知道,你师兄我快找工作了,总得多学点理论,去讨好他院的主任呀?”

    “你不要有压力啊。”周岩青如此解释。

    汤文铨听了,提着的心微微放下,一米八几的个子终于站直,玩笑说:“周师兄你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真找到了什么错误。”

    但紧接着,汤文铨又很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点:“周师兄,如果有什么建议,就是类似于范子为那样的建议,您方便的话,教一下我!”

    “认真的?”周岩青问。

    “嗯,只要你不diss,怎么都好说。”汤文铨点头如一米八几的孩子,表情严肃且认真。

    “那你过来一下,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两条医嘱,不是说它不好,我觉得,它还可以更好,比如说换成这种药物……”周岩青直接开口招呼。

    “啊?”汤文铨一愣,但也很快匍匐下来……

    两小时后,再次出现在练功房里的汤文铨,压低声音对自己的两个同学说:“我给你们讲,周师兄这个大学霸他太恐怖了,他拿着文献…”

    可范子为与王春两人并无丝毫意外和错愕,反而看汤文铨如一个逗比。

    汤文铨反应过来:“你们都知道呀?”

    范子为已经回到了操作台,一边穿着丝线,一边转头:“我几天前就被毒打了。”

    “春哥也好奇过,凑着去请教了一下!~”

    “周师兄这是在给我言传身教啊。”

    “就是这学习的态度,真TM恐怖!~”遭受过医学学习之苦毒打多年的范子为,仍心有余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