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国医: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 第62章 不当小白鼠(求收藏,求追读)

第62章 不当小白鼠(求收藏,求追读)

    “岩青,你能老实说下,你到底什么来头吗?”周岩青追上宁祝后,宁祝就再次盘根问底起来。

    “祝哥,我就是衡大附一的专硕啊,机缘巧合下,遇到了谭教授,然后在我老师的安排下,暂时来湘雅医院委培,跟着祝哥还有医院里的各位老师学习。”

    “其他的就算祝哥您想听,我也不能胡编乱造啊?”周岩青的表情平静无比,只是语气稍缓。

    周岩青实实在在的一个字都没编造,只差把心窝子都掏出来。

    宁祝闻言点头:“不用太紧张。我就随口问问。”

    周岩青也点头,语气坦诚:“祝哥,我不紧张的。都是实话实说。”

    宁祝:“……”

    这孩子到底是哪家的啊,情绪稳定得可怕。如果不是看过周岩青的身份证号,宁祝都差一点以为周岩青被老怪物附身。

    仅仅二十六岁,就把缝合术冲到了两断三段血管缝合后血液即时通过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在周岩青被委派去急会诊作肌腱缝合期间。

    谭中玉教授带着黄先明、刘青山、宁祝几人盘点了一下周岩青的资质,这资质至少可以在湘雅医院手外科的历史上,都可以排进前三。

    要进前三可不容易!

    湘雅医院的手外科建立了数十年,来来去去的人数,至少也有数千之数。

    当然,谭中玉讲了,为了避免周岩青骄傲,暂时不要把这个数据告诉给周岩青。

    宁祝现在心里想的是,就算是告诉给了周岩青,周岩青最多就是莞尔一笑,这情绪稳定得可怕。

    “祝哥,又带师弟呢……”宁祝带着人到急诊科后,一个与宁祝年龄相仿的青年白大褂,招呼了一声。

    他只是瞥了一眼周岩青就快速掠过,因宁祝带着谁都不重要,宁祝带着人,就证明是有上级认可了宁祝的带人实力。

    住院总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有三,一是临床会诊安全,二是逐渐提升带教能力,为成为硕导做准备,三是拿课题。

    顶级教学医院里的青年一辈,大部分人都是从主治阶段开始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斌哥,这可不是师弟,这是个大哥!~”宁祝语气开着玩笑回。

    “哪种大哥?真大哥?”陈世斌闻言,眉头紧皱起来。

    能被住院总称为大哥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坑货,在日常中出各种乱子,出了乱子就是住院总的锅,恨不得把他二十四小时带在身边调教的那种‘大哥’。

    另外一种,能被住院总称作大哥的,就是‘学神’。

    众所周知,‘学神’是可以无视所有学霸,无视年龄,无视学位地对他人进行降维打击的。

    “真的很牛的嘞,周岩青!谭教授的准博士,爱徒。”

    宁祝介绍完,对周岩青说:“陈世斌,以后叫斌哥。”

    “斌哥好!~”周岩青微微颔首。

    能够在湘雅医院里认识更多的上级,肯定是好事啊。

    谭教授的博士不在少数,真正能够被宁祝拉出来介绍的,基本很少,因为以前宁祝就是被前辈们拉出来给外面介绍的“门面”。

    “斌哥,我这边有个半断指的,就先不闲聊了啊,晚上有空,下来撸串。”宁祝邀请。

    创伤外科就在手外科的上一层,上下楼的事情。

    “那晚上见,我回去还要去批病历,这个月科室里来了个神仙。”陈世斌吐槽完就走了。

    宁祝则是继续带着周岩青去往急诊外科诊室。

    ……

    宁祝非常有经验地将半断指的病人领走,看了一下他照的片子后,就对周岩青说:“岩青,你去谈话签字,送急诊手术到大手术室。”

    “他这个手术,需要用到我们显微外科的镜子了,在急诊手术室是操作不了的。”

    周岩青已经学会了一部分医嘱和病历操作系统,这种最基础的送急诊手术流程是懂的。

    周岩青偏头看向青年:“你们在急诊抽过血吗?”

    周岩青是在问青年有没有做术前准备,但病人肯定不懂,直接用更通俗易懂地抽血来代替,采取自己需要的资料。

    “抽过一次,抽了七管。”

    “医生,我这个手术不难吧?以后的手,不会废掉吧?”青年很担心地问。

    “刚看到了你的片子,属于骨裂性质的骨折,其他情况,我们不是都还没看到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也还说不好预后。”

    “但不管怎么样,受了伤就要处理,肌腱断裂就要缝合肌腱,出现了问题,首要的就是先解决问题,不是么?”周岩青非常有经验地沟通着。

    青年三十四五岁,闻言则叹了一口气。

    周岩青带青年去打印谈话签字同意书后,一边问病史时,才知道,青年是扛楼工,扛铁皮划破右手。

    还有一位工友,因必须继续完成任务,此时就他一个人来医院就诊。

    父母老婆孩子在老家,电话后老婆在赶来路上!缴费自理。

    他做的工作属于是私活儿,没有保险。

    “那你这个可能需要自费,当然,能不能报新农合医保,我也不太清楚,这个要看你们当地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外伤患者,是不进医保范畴的。”周岩青交待着。

    “不进就不进吧,我就担心我的手以后有没有问题……”青年目光灼灼地看向周岩青,眼神中带着祈求。

    “问题不会很大,但如果你想要做特别精细活儿,比如说针线活儿,可能就比较困难了。”周岩青实话实说。

    手外伤后,总会多多少少地留下点痕迹,除了伤疤,也会付出一点自己的手部功能。

    想要没有任何后遗症地受过伤,这是目前医学做不到的事情。

    “那体力活呢?”青年追问。

    “那应该问题不大,具体问题,到时候再具体聊,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术后康复、术中可能感染等近期要面临的话题,好吧?”周岩青赶紧把话题拉回,掌握进自己可以管控的节奏。

    青年点头道:“那肯定是技术越好的医生处理,术后康复这些就越好。”

    青年紧接着来了个绝杀:“医生,你这样的实习生肯定不会给我做手术吧?先说好,我可不当小白鼠啊!”

    周岩青也不恼,问道:“那你要什么样的医生缝合呀?”

    青年想了足足十秒钟,才笃定了往高处说:“至少也要是个研究生!要有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