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她们的热辣滚烫 > 第十八章 春节的第三周-回乡尾声

第十八章 春节的第三周-回乡尾声

    春节回老家第三周了。张小月提醒孩子们快要回上海了。

    当时要回河南堆雪人的豆豆,堆过了雪人,他很爽快的表示期待回上海了。他想要回世纪大道的家,偶尔回表达想要回他出生时的唐镇的家。从去年搬到世纪大道以后,豆豆就时不时说想要回唐镇的家。如今来到河南几周,豆豆又会说要回世纪大道的家。

    对他来说,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才是他的老家。他在河南是客人。那个高楼中的不到百平,才是他的家。

    对张小月来说,家永远都是小时候长大的河南这个农村。每年回来的一次虽然也会有个别的生活习惯,稍有不适应,但是每当见到熟悉的乡亲们,见到自己熟悉的田,见到一些无意间的熟悉而又没在外乡见过的场景时,她总是那么的自在和舒适。

    一旦回到上海,她都是需要调整的。这次回来也一样,她这么长时间的沉浸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重新找到一些自己的内心,回到上海,她把内心放放好,在上海的那个楼房里能让她感到自在的话,也是因为她心里有了温暖和憧憬。而不是那不到百平的家。

    去年因为老大上学从唐镇自己的房子,搬到了世纪大道租的房子中。张小月也是像豆豆一样不太适应。不适应那小小的客厅,不适应那老旧的家具。而这次回了一趟河南老家,张小月相信自己回到上海的家里,也一定是不再那么别扭了。

    而老大童童,一开始是不愿意回河南老家的。非要去浙江奶奶老家。他觉得河南老家的房子打扫的不够干净。现在准备离开了,每天晚上睡前他又不自主的哭起来。他不想回上海。他说自己喜欢在河南老家了。

    童童一直都更加喜欢老家。不管是每次回浙江奶奶老家,还是这几次回河南妈妈老家,每次童童都不愿意回到上海。这让张小月也在反思。或许上海的生活真的太压抑了。

    童童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英语辅导班等。奶奶、妈妈、爸爸也都很关注他。他说不出来为啥更喜欢老家。张小月想,或许在老家不用上辅导班,不用考虑学习,童童觉得更快乐。或许奶奶和妈妈也是在老家都更自在,在上海都是绷紧的状态,无形中感染了童童。让他也更喜欢在老家。

    老家这里算农村,虽然就在县城边上,但是快递也不送进村里。所以都要去镇上自己取。每次弟弟或者弟妹的快递,他们两个都一起去镇上取。这让张小月好生羡慕。

    张小月在上海,与婆婆、老公三个人各忙各的。几乎没有多少事情是一起的。仅仅是带孩子们出去玩,可能偶尔一起。其他的不管是去办个事,还是怀孕时产检,都是一个人搞定。所以看到去取个快递,弟弟和弟妹都是两个人一起,张小月心里很是羡慕。

    她很羡慕弟弟和弟妹的感情。虽然他们没钱,还因为做生意赔了钱欠了不少账,但是两个人一直是互相理解和互相商量。

    而张小月想想自己和老公,没有互相商量,一直在各忙各的。或许工作和生活压力真的太大了吧。工作压榨了所有的时间,压力太大,他们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沟通。日子也仅仅是能过就行。

    张小月跟父母和弟弟弟妹再次说,以后自己再做任何决定,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花钱上,都不会再考虑家里的影响了。以后大家各自管好自己。虽然她之前也没怎么管父母和弟弟,但因为心里一直担心他们,找工作时她也会不由自主的去找钱多的,哪怕更累。

    父母和弟弟弟妹都说她真的在上海太不容易了。让她不要考虑太多,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不要担心家里。开始她还是一再向自己和家人表态。她知道她在做很大的决心,一直都下得不够彻底。甚至她还有一点点期待,能否找一个有寒暑假的工作,或者能否有一个时间自由一些的营生,这样她寒暑假就可以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及弟弟的两个孩子,多做一些对孩子们有益的事情了。

    张小月通过和父母及弟弟弟妹的聊天,越来越感受到弟弟和弟妹的小家庭虽然没钱,但是也算蛮幸福的。毕竟同村和弟弟同龄的小伙子们,要么还单身在犯愁怎么找老婆,要么离婚了,要么不太和睦。弟弟和弟妹感情这么好,确实很难得。

    现在大家都饿不死了。贫困户政府也有补贴,买馒头还是够的。农村的生活条件也都普遍提高了。其实整体一起的提升,或许有的人感受不到这个幸福,或许幸福是人与人之间对比出来的,但是若跳出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对比,现在的农村的生活也真的比以前好了太多,如果从这方面去思考,其实是可以增进很多幸福感的。

    她逐渐的放开了对父母及弟弟弟妹的担心。至少他们过的不是需要自己一直惦记的。通过这次的深入了解,她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点。她逐渐的放开了自己的心结,带着在家里重新收集到的心力,准备回上海重新找工作,重新奋斗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