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没想当千古一帝 > 第28章:情势不妙

第28章:情势不妙

    翌日。

    京师城西,三十里外。

    这天的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边朝霞漫天,就连打鸣的公鸡也还没来得及上班。

    平原之上,忽然之间蹄声雷动。

    一队队身着白色箭衣的哨探骑兵,从大顺军的营地中疾驰出。

    为首一名头戴笠盔,与一众军卒不同的将领,转身一句句的下达着命令。

    “王五!咱们左营的马尽是大同缴获来的蒙古马,脚力极佳,闯王待我等不薄,我等也不能失了本事!”

    “前些时日,从密云传回军报,说北部的西虏连连调兵,也有传闻称东虏也不安分,集结大兵于山海关下,不知何故!你这次带队去密云附近查明详实,切记不可擅自交战!”

    “将军放心,小的们从前就是大同边军哨骑出身,不打探清楚,绝不归营!”那王五答应下来,立即转身点齐了十余名骑兵,脚下马刺一挺,向北奔驰而去。

    待这队哨骑走后,为首那将领又望向右侧。

    “冯文谦,你是朝廷同进士出身,归我大顺以后,常听你说要学孙传庭,投笔从戎!今日,你的机会来了!”

    “本将倒要看看,你冯文谦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学孙传庭!”

    “近日各地敌情明暗不明,兴州左屯卫的朝廷守将已向我大顺献表投降,闯王有令,命我左营先遣军马接管兴州!”

    “一旦盟约不成,兴州接连蓟州,便是战略要地!”

    “这个任务,你接得下吗?”

    冯文谦脸色白皙,身材瘦弱,一副病恹恹的模样,与周围一众骑兵不同,但闻言脸上却没有半点迟疑,于马上拱手说道:“制将军放心,小人誓与兴州共存亡!”

    左营制将军刘芳亮闻言,脸上升起些许欣赏。

    随后,他转身冲周围一众左营将领抱拳说道:“如今正值我大顺与朝廷订立盟约的关键时刻,无论盟约成否,畿辅等地也须刺探齐全!”

    “我左营肩负哨骑重担,更不容有误,各部得令,早出晚归!”

    “拜托诸位了!”

    众人纷纷得令,转身带队四散而去。

    经过简单的分配以后,负责哨探职责的左营大顺骑兵们,分别向京师的四周隆隆而去。

    在他们身后,一座军营静绵延数里,军帐林立,大顺的旗帜彻地连天,正迎着朝阳猎猎作响。

    李自成荆襄建政以后,确立了最基本的五营野战军及地方分守的军制。

    地方分守部队以当地原明军为主,抽调各地精锐组建五营野战军,作为大顺军的绝对主力部队,跟随李自成及各大将攻城拔寨、野战对决。

    五营各由一名制将军统率,左右果毅将军作为副手,刘芳亮早年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是大顺军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将。

    今年初西安建国以后,刘芳亮被李自成任命为左营制将军,加封磁候。

    左营下辖以轻骑兵为主,数月前宣大缴获来的明军蒙古马如今尽归左营。

    正因如此,哨骑和驰援任务,一向是被交给刘芳亮。

    身着白色箭衣的大顺军哨兵们目光如炬,站在高大的营墙上警惕地巡视着四周,尤其是正前方西安门的方向,那里是朝廷京师外城西门。

    此时京畿附近,尚没有能与大顺军一战的朝廷兵马,因此军营的大门一直处于大开状态。

    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在大顺的军营中井然有序的排列,除了大量身着箭衣的普通军卒以外,还有少部分身着铁甲的士兵在营房之间巡逻。

    这些人,是李自成的绝对嫡系,号称老本劲兵。

    老本劲兵是从精锐中挑选,经过连续多年的南征北战,现在的实力已经比原明朝的边军更强。

    训练场上,马蹄声此起彼伏,大顺军的军卒们挥舞着刀枪,声声呐喊不绝于耳。

    中央的帅帐高高耸立,帐前飘扬的战旗上,却没有绣着大顺字号,而是一个龙飞凤舞的“闯”字。

    这是李自成的闯旗大纛,是大顺军的标志。

    帅帐四周,帐篷间,炊烟袅袅上升,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吃着简单的饭食,谈笑风生。

    由于大顺军坚持“三年免征”的政策,所以没有最基本的税收来源,所到之处,以抢掠当地豪绅地主的家产为继。

    现在的大顺军还远没有到后来进入北京几十天后,军饷难以维持的地步,再加上朱慈烺在十天前送来的五十万两赔款,他们的日子还算舒坦。

    李自成早已下令,要求部队在京师驻扎期间,对百姓秋毫无犯。

    为了显示与朱慈烺议和的诚意,大顺军各部基本也对当地的地主豪绅们,保持了良好态度。

    可以吃饱喝足,还下发了军饷,除了少部分旧习难改的土匪喜欢没事到北京城里抢点搞搞刺激以外,大顺军的军纪还算不错。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没有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到位,这一切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大顺军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立即进攻北京城,将京师附近劫掠一空。

    ......

    帅帐之内,一众大顺的文臣武将,正在商讨紧急军情。

    之所以称为紧急军情,是因为这件事是突然发生的。

    “闯王,最近几日左营探报,西虏东虏都不安定。”军师李岩坐在下方文臣一个位置上,满脸的担忧,他走到挂着的地图前,指着说道:

    “还好我军与朝廷签订了盟约,西虏频频调兵,东虏也有传闻,云集山海关城下,不知何意。”

    “喜峰口明军早已经四散而逃,山海关守将高第也是一个酒囊饭袋,一旦东虏强行攻关,能不能守得住,还是未知之数。”

    李自成负手而立,面对着墙上的地图。

    “李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我大顺没有和明廷订立盟约,此时已经进入北京,西虏东虏就会同时入关,到时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况?”

    李岩微微点头,但也没有全部肯定。

    “有这个可能性。”

    就算是如今自觉大顺已经天下无敌的李自成,联想到这种可能性,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忽然转身,环视在场的一众大顺文臣武将,面色阴云密布。

    “诸位觉得,如果李先生所说的情况发生,我大顺同时对付西虏、东虏和江南明军,胜算几成?”

    众人闻言,顿时议论开来。

    虽然没有人直接回答,但李自成看得出来,他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就在这时,帐外一名哨骑返回。

    “禀闯王,有人来了!”

    “自称是英国公张世泽和东厂提督王之心,来送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