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没想穿汉服啊 > 第三十三章:功成(大章)

第三十三章:功成(大章)

    谢先生轻轻抚弄着琴弦,琴声缓缓传来。初时低沉,随后渐渐高昂,复又婉转。既有山之厚重,又有水之灵动,浩浩汤汤的琴声引人入胜。

    虽然现场人多吵闹,但是在琴声响起之后,前面的人不由得停住了讨论,屏气凝神,听着谢先生的一曲《高山流水》。

    就连后面的人,也在现场气氛的感染下,慢慢的和前面的人一样保持着沉默。

    现场除了琴声、脚步声、广播声,观众吵闹议论声低不可闻。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

    不论文化高低,在面对优美的音乐的时候,人们都会被音乐影响,体会所带的情感。

    古人言,乐以教和。今时今日,宁羽不由得叹道,古人诚不欺我。

    这次的活动,赤城市电视台除了会录制全程之外,还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

    只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举着手机,将镜头对准谢先生,谢先生不为所动,继续弹着琴,仿佛没有被拍摄一样平淡。

    宁羽吸了口气,知道该自己上场了。

    没错,这次宁羽身穿交领广袖,作为第一个出场。

    交领广袖历史悠久,在古代是属于礼服中的一种,但是没有像圆领袍等一样有固定的样式。

    它有大袖,交领,配大氅,隆重华贵是它的特点。

    在更多的时候,是用于隆重场合之时穿着,不像圆领袍一样既可日常亦可做礼服。

    如果说要在现代的服饰系统中找一件衣服来类比,西装是不二的选择。

    交领广袖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古代汉服版的西装。

    但是在古代汉服体系中,礼服有许多的种类,鞠衣,玄端等都是礼服。

    特意从电视台借调过来的主持人负责为汉服走秀配旁白。

    在简单的介绍了汉服与华夏民族的历史之后,主持人开始为众人配着旁白。

    “交领广袖,自是君子风范。你从春秋战国来,看遍华夏3000年。天圆地方,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尽在衣裳中。”

    在主持人念第一个字的时候,宁羽迈步踏上石桥,正视着前方,左前右后双手举于胸前,宽大的广袖连接在一起,挡住了宁羽的前胸,不快不慢的走着。

    交领广袖出现的场合多为隆重之时,所以宁羽面带严肃,毫无笑意。

    在行至桥中心后,宁羽站定,随后双手加额鞠躬,低头下腰,手与头齐,之后起身手与眉齐,再复归原位,一丝不苟的行着汉礼。

    之后抬头收腰,双手复归胸前,接着转身向后向左向右三方再次行礼,之后走向桥的另一边,下场将石桥交于下一个人。

    在宁羽往前走的时候,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连忙来到宁羽前方,直播着宁羽下桥的样子。

    宁羽昂头挺胸,步态稳健,并没有因为汉服的缘故,导致上下楼梯不方便。

    而在宁羽刚刚下桥的时候,主持人的配词也刚刚念完,配合的刚刚好。

    宁羽下场之后,主持人继续念着配词,按朝代的顺序一位位佳人登上了石桥展示着汉服的魅力。

    “圆领袍衫,浩浩大汉豪气。汉之名从你而起,中华雄风因你远扬。威镇四方的气势从袍衫摇摆间可见一斑。”

    圆领袍自汉朝之时就已经存在了,不过那会圆领袍只是属于内衫,需要在外面搭配其它衣服。

    在唐朝之时,圆领袍一改往日的地位,不再是内衫,成为唐人日常的一款衣服。

    只见张幼楚身着墨黑圆领袍凳上石桥,脚穿长靴,手握唐刀,长发用发带绑成高马尾。

    略化淡妆的脸庞,加上一身不同往昔的行头,此时的张幼楚一改以前温婉的形象,英气逼人。

    其实衣服、化妆品等对于一个人的形象气质影响是很大的。原本宁羽以为她会穿一袭襦裙,搭配她自身小家碧玉的气质,没想到她穿了圆领袍之后反而更有一番气势。

    张幼楚来到石桥中间之后,抱剑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哗的一声拔剑而出,舞了一小段剑舞,让大家连呼不已。

    巾帼不让须眉,男女都是好汉儿。

    古之花木兰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张幼楚干脆利落的举止推动了观众的激情,更多的人拿出手机拍摄着。

    看着下台之后的张幼楚,宁羽心中一动,对张幼楚的感觉多了几丝异样。

    “明制立领,展现大明傲骨。我说大明有乾坤,你说乾坤亦有绕指柔。以傲为骨柔作衣,须眉也可言家国。”

    前面的人依次上台之后,碧水也等来了自己上台的时候。

    织金水绿马面裙,同色上袄,衣服上繁杂精致的绣花让衣服的美感更上一层楼。

    青丝绾约,发簪精贵,细心之作的妆容更增颜色,岁月沉淀下的气质配上大明衣冠的特性,让人不由得高呼好一个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

    言笑晏晏,满脸笑容的样子也感染了在场的人。

    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这句流传于网络上的言语深受网友们喜欢,因为这句话非常真实的形容了一些情景。

    而对于某些扑街作者,特别是那个咸鱼之王宁七,面对这般美景根本无法用合适的言语去描述。

    只能高喊着六六六。

    随着碧水的登场,观众为之一静。在现代发达的网络下,人们也多多少少看过模特T台秀,见惯了模特的风采。

    但是碧水和那些模特不一样,她一身古典美,契合华夏人的审美观。

    再加上前面宁羽等人的铺垫,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而且正因为碧水不是一个专业的模特,在行走的过程中没有专业范,这恰好让观众觉得更贴切,有一种亲切感。

    专业模特走秀时所穿的衣服有很多都不是平常百姓可以接触的,而碧水不专业的走秀反而让人们对汉服的感觉大为改观。

    汉服不是什么高贵的衣服,是我们的传统服饰,人人都可以穿。

    碧水走到石桥中央,双手相合,左后右前,举手加额,鞠躬,然后起身手仍就齐眉,随后双手归于原位,向观众行着汉礼。

    在华夏的礼仪文化之中,对于行礼的方式有着严格要求,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行礼要求。

    以本次中秋节活动为例,如果男女行礼的姿势都差不多,但是双手的前后是有着严格要求的。

    男子左前右后,女子则左后右前。

    如果把前后顺序弄反了,是一种不尊重。因为男子左后右前女子左前右后这种行礼方式,是由于祭拜死人的。

    碧水行完汉礼之后,时而做观月状,时而做赏花状,以各自姿势展示着古代仕女的魅力。

    之后碧水下了石桥,和宁羽等人站作一排,正视前方任由人们拍照录像。

    而电视台的人在全程直播着。

    随后,宁羽等人跟着琴声的节奏,两两一组向前走着,展示着汉服之美。

    之后更是走进人群,让观众更为深入了解汉服,看着观众围着张幼楚等人问东问西的,就连来玩的那些汉服爱好者身边也围着一群观众,宁羽是十分开心的。

    其实咱们的国人不是不喜欢传统1文化,是缺乏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

    宁羽希望以后1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一个平台让人们可以了解汉文化

    王秋墨手里的油纸伞,张幼楚手里的唐刀等道具,也1作为礼品送给了在场的幸运观众。

    这是宁羽想的一个宣传传统文化的小手段。

    而效果似乎也非常好,在宁羽回后台的过程中,不时听到人们的讨论,有的人甚至打算买个三四套汉服。

    节目全部都上演完了,宁羽让大家随意玩乐,享受中秋节的快乐。

    在安排完后续之后,宁羽被电视台的人拦住进行了一个采访。

    宁羽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的,毕竟这一刻全国有过万的人在同时观看这场直播。

    在和主持人一问一答中,宁羽简单地将汉服的历史向大家解释了一遍。

    虽然宁羽第一次接受采访,但是由于谈论的是汉服,所以宁羽并没有什么怯场,整个过程侃侃而谈。

    短短五分钟的采访,让许多人认识了宁羽。

    直播间的弹幕上,尽是网友的一些评价。

    宁羽虽然只看见了十来条,但是知道这次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虽然这些评价有好有坏,但是都带有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只要有人感兴趣,那么就达到了目的。

    不怕你骂,就怕你没兴趣。

    临近中午,不少参与走秀的人纷纷向宁羽告辞回家,宁羽也没有挽留,只是让众人注意安全,并且在明天中午聚餐。

    至于为什么不是今天,原因很简单,中午宁羽要和文化馆等协商后续,晚上要和文化馆聚餐,实在是没有时间。

    不过王秋墨和张幼楚等人没有走,依然在东门巷游玩着,等待宁羽办完事情。

    但就在宁羽和文化馆等单位总结着本次活动的得失之时,吴馆长的电话响了。

    吴馆长连忙接电话,而随着对面的诉说,吴馆长的脸色逐渐变了,满脸凝重的望着宁羽。

    宁羽心中一震,猜测应该是发生了某些不太好的事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