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不要干涉 > 第七章 创生之柱

第七章 创生之柱

    古在草原上奔跑,在山林间穿梭,在田园中耕作,在海洋中游走,,,,,……利用恒星光和热催动的动力系统在研发中,船速也在提高。夸克级材料已用在探测器上,飞艇上,盘古号内部防护罩上。“前面将出现柱状星云”大厅里响起古富有磁性的声音,大厅里出现星云全息图像,“创生之柱”,“五指山!”孩子们喊道。“飞船调整方向,从星云左侧飞过,探测器近距离釆集数据,我出去转转。”古说。“你,你小心点,一旦受到电磁干扰,立即开启自动模式。”程心怡耽心的说。“我也去!”通道走来一位身穿太空服的少年。“你!”心怡惊道:“不行,那里危险!”“让他去吧,我感觉他的飞船不一般,应该可以应对。”古说。“你?”怡幽怨的瞪了古一眼,“考察不重要,生命安全才主要,万一……”古挥挥手打断怡的话,“总要出去历练吧,远离宇宙风和磁悬暴应该没事!”古,云携手走出大厅,飞进海豚飞艇。飞艇空间不大,操作舱两个可调平椅子,一个操作台,前舷窗可封闭,也可打开,储存舱一侧是能量给养,一侧是武器弹药。操作舱内一个金鱼在空中游曳,“好久不见了,小云。你好,大个。”毕云说“启动飞艇,我们去星云里游游。”“那里危险啊!”鱼说。“那就看你的技术了。”“我嘛,还行,不过要远离风暴和星块。”“我们只是探测星云的构造和成分,不要冒险,我叫古”。“好哩,启航,你见过鱼向礁石撞的没有?”鱼白了古一眼。海豚一跃当先,直奔创生之柱最高最粗大的那根云柱,十二生肖分向其他云柱上中下。宇宙风暴在云柱中间呼啸嘶吼,探测器与风暴擦肩而过,没有受到影响。海豚在接近云柱时,看见有一个茶杯犬状星石飘飘荡荡,甚是可爱。飞艇飞进星云,里面雾蒙蒙的,偶尔闪烁着几道亮点,那是新生的恒星,飞艇上下左右,闪避着飘忽不定的星石,那几个探测器就没那样灵活了,好几个都撞上了星石,虽一擦而过,却也略略改变了星石和探测器的轨迹。突然前方一个水牛大小的星石歪歪斜斜撞上一个足球大小的不规则星石,“碰”,的一声巨响,碎块溅射,尘埃散去,那个足球大小不规则星石似乎外形一点没变,很快,扫描计算结果出来,小星石没有一点受损,运动轨迹未变,“这是个好东西,我去看看。”古说着就弹出飞艇。飞到小星石上,却似乎未移动小星石,而是随着星石运动。古抓住星石,启动超动力加速,硬硬将小星石推离原来轨道。飞艇射出一个绳套系住小星石,“云,我感觉有东西向我们飞来。”小鱼说。“他们应该是受小星石吸引的,加长绳索,快速穿过星云。”毕云说。古推着星石跟随飞艇,不断有星石向古飞来,古拳打脚踢,闪转腾挪。星云边缘,小狗星石飘飘跳跳,“看,小狗。”小鱼说,“噫,它从哪来?”毕云惊咤,海豚全速直线穿过柱状星云,看着小狗速度也不快,还是围绕着云柱走,怎么还能跑到前面?“看我的。”小鱼说着飞出艇舱。小鱼射出机械罩罩住小狗就跑,回到舱里,飞艇也飞出了星云。古也回到舱里,“似乎还有星块向我们飞来。”云说。“是的,你到外面一会”古说。云有些诧异,还是戴好头罩,移到舱外,紧紧附在飞艇上,如大海里骑在海豚上一样。古收紧绳索将星石收进舱内。“那些星石不再追我们了。”小鱼说。古答道:“这个飞艇由碳炔打造,不仅坚固,而且可以消磁隔电,消除了核面团的引力波,隔绝了核面团与外界的作用,那些星石自然不来找我们了。”“核面团?”“嗯”“你确定?”“还不能确定,我猜测,大概率应该是。调整飞艇去找盘古号。”“好哩。”小鱼兴奋的摆动,小狗星石也放了出来,飘荡在空中,甚是好玩,鱼围着小狗转,“这是什么?”古看了看,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分析不透。”小狗星石刚开始随意飘荡,后来便围着小鱼转,似乎有生命,又似乎受到了小鱼的吸引。“做一个硫化碳炔密封盒,三层,每层厚2厘米。”古向盘古号传递消息,“准备迎接我们回去。”十二探测器回到海豚内,有几个小有损伤,都无大碍。盘古号接引舱内,众人分排两侧,程心怡手捧碳基盒站在最前面。看着缓缓落下的海豚飞艇,众人不禁哑然失笑,以后还要练习骑鱼呀!毕云骑伏在海豚艇上,怡示意几名队员上前,扶着云下来,平时娇健的云此时站立不稳,差一点没摔倒。艇门打开,古走出来,接过怡手中盒子,又走进舱,门瞬间关住。古将核意面装进盒子,三层盖好,才走出舱。“什么好东西?”怡问。“中子星。”古答。“中子星!”怡惊呼,众人惊讶。“建立碳炔实验室,解析核面团。”“核面团!”怡又惊呼。到了大厅,古借助全息投影给大家科普核面团,中子星。宇宙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恒星,这些恒星死亡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些形态,比如白矮星、中子星等,甚至有一些还会变成黑洞。并不是每一个恒星死亡后都有可能变成中子星,想要实现恒星——中子星的跳跃,那么恒星必须要具备足够大的质量,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恒星质量至少要是太阳质量的10-29倍。恒星死亡的过程也并不平静,在恒星坍缩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同一般的压力,这些压力会破坏掉恒星上所有物质的结构,并将这些物质压缩在一起。坍缩过程产生的压力甚至可以将组成物质的基本原子结构破坏掉,原子里含有的质子和中子也由此被挤压出来,同其他物质的质子和中子混在一起被压缩。在这个过程中,质子和电子结合在一起变成中子,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剩下中子经历这场难以想象的压缩。尚未被挤压的原子正常形态等到所有的中子被压缩在一起后,就形成了人们所观测到的中子星。也正是由于中子星这种奇特的形成过程,因此虽然恒星很大,但中子星的体积很小,半径一般为几十千米。而中子星也正是因此有了极大的密度,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大概有1亿吨重,甚至还有能达到几十亿吨的重量,而地球上的钢一立方厘米才仅仅为7.85g,就算是密度最大的锇金属,一立方厘米也不过22.5克而已,地球上物质的密度与中子星完全没有办法比较。由于中子星密度大体积小的特点,因此中子星的外壳十分坚硬。中子星的外壳的硬度大概是地球上钢铁的100亿倍,这是因为在巨大的压力下,所有的中子就像是麻花一样被拧在了一起,而钢铁可没有这等本事。你以为这就是中子星上最硬的物质了吗?并不是,在中子星的内部,存在着另外一种更坚硬的物质,被科学家称之为核意面。之所以给这种物质取了个核意面的名字,是因为它自身与意大利菜品十分相像。在中子星地表下面,库伦排斥力与核吸引力两种力量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由于这两种力量的争斗,因此中子能够形成各种奇怪的结构。而在整个压缩过程中,质子的变化对核意面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质子可以维持核意面的稳定形态。

    这种内核十分像意大利面,因此就被称为核意面了,另外,根据核意面的具体形式变化,还有核丸子、核华夫饼等各种称呼。这才是中子星上最为坚硬的东西,根据计算机模型计算出来的数据,核意面大概需要强于自身100亿倍的能量才能打碎。它的坚硬完全是由于自身密度决定的,中子星内部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元素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甚至被挤压的中子以液体的形式存在着。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很快,因此会对宇宙的时间结构产生影响,形成一种涟漪状的波,这也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引力波。在科学领域,引力波的定义为时空结构出现变化产生的涟漪,以波的形式对外传递,就像是一颗石头砸进水里后,水面的涟漪一样。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一颗中子星都会形成引力波,只有那些地壳十分粗糙的中子星或者两颗中子星进行合并的时侯才会出现。中子星一般都是由中子和质子构建而成,在巨大的压力下,表面十分光滑平整,很难出现粗糙的情况,纯粹的中子星自身运动导致的引力波很难被观测到。“你一一捕获得中子星多大?”怡问。“有一个足球大。”“那是多重?”“没有引力没有重量!”“如果有引力?”“引力加上中子质量引起的加速度,会击穿一个星球!”“那,我们……”“所以我没把它拿出来。我们要再做一个碳炔工作室,隔绝一切磁力和引力,只要没有外力,它就是一片羽毛。工作室不能在舱内,放在盘古外侧,在那存放和研究它。”“好的,我们尽快。”中间一层夸克胶子10厘米厚,两侧各有厚度10厘米的碳炔工作室很快建好,附在葫芦外侧,葫芦变成了圆柱。探测器,海豚,中子星都住在了里面。涉及外太空研究室,工作室也都建在了里面。盘古号飞行时,远离恒星,行星,宇宙风,航线变得弯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