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 018【于飞鸿:我在等一个朋友】

018【于飞鸿:我在等一个朋友】

    “你的《那山那人那狗》我看过了,拍的很不错,也很有想法,拿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我觉得没问题,年轻人就应该要有闯劲,不能固步自封,总觉得不如别人……你现在还有没有新电影的想法?”

    韩三坪开口第一句就认可了李艺书的电影,后面也说了不少好话,还在李艺书疑惑之际,却被对方最后一句话给问懵了。

    “新电影?暂时还没有考虑。”

    李艺书摇了摇头,他现在一门心思全都扑在了威尼斯电影节上,哪儿还有心思想新电影。

    不仅仅是能否得奖,最主要的还是能不能在日本上映。

    能得奖固然是好的,不能得奖也没什么,大家也不会觉得李艺书不能得奖,就代表他没有能力,只会嘲笑他是不自量力。

    但要是不能卖出日本版权的话,那么他就没钱自己筹备剧组了。

    现在还是制片厂时代,他李艺书只是一名学生,又不是厂里的职工,凭什么制片厂要给你经费拍电影?

    所以能不能卖出版权,就决定了李艺书在大学这几年,是否还有继续执导电影的机会。

    “没考虑过不要紧,回去以后好好想想,有想法的再来找我,只要制片预算在10万以内我都可以安排。”

    韩三坪想起早上的会议,忍不住感慨一声,“现在厂里面很多不思进取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的人,如今国内电影行业太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了。”

    李艺书眉毛一挑,这评价有点高啊,看来这位座山雕是真的挺看好自己的,只是这种话他不太好接,低下头装作年轻人不懂事的样子。

    “瞧我这嘴,跟你说这些干什么。”

    韩三坪一笑了了,“不说这些了,听说你前几天参加高考了,成绩怎么样?”

    “还凑合。”

    “凑合?想好报考哪所学校了?”

    “我想报北电。”

    “北电挺好的,83年的时候,我去北电导演系进修班学习过,说起来我也算是你的老学长呢。”

    “需不需要我帮你打声招呼?”

    “不用了三叔,我前段时间去艺考的时候,北电知道我文化课有点薄弱,所以帮我申请了一个特招名额。”

    “特招名额?可以啊,看来北电的老师很看重你嘛,不错不错,到了北电以后,可一定要好好学习。”

    两人一问一答,渐渐地熟悉起来。

    等李艺书临走之前,韩三坪又重新提了一下新电影的事后,就让他先回去了,还表示要是有新剧本,第一时间拿来给他。

    “好的三叔,要是有新剧本新想法,我一定先来找您。”

    从韩三坪这告辞后,李艺书也是松了口气,同时神清气爽,趁着现在韩三爷还没有成为未来的中影董事长,提前打好关系,这可对于他而言,实在是太有利了。

    别的不说,就光审核方面,都能得到不少的便利。

    冯裤子当初拍《天下无贼》,男主角因为是个贼的关系,审核迟迟不通过,还是找了当时身为副董事长的韩三坪,得到了让女主角怀孕的提点,从而顺利获得了龙标。

    .............

    7月份,李艺书基本上都是在陪着蒋琴琴在川蜀四处玩,不是去武侯祠、天府广场,就是去大熊猫养殖基地,反正是把川蜀那些知名点的景点,挨个都给逛了个遍。

    时间悄然来到了8月份,北电导演系的司徒主任打来了电话,说是学校方面已经将《那山》给寄到了威尼斯电影节,能不能入围,这就得看他李艺书的个人造化了。

    得知拷贝寄出去了,李艺书不紧张那是假的,在他看来只要入围就算成功,到时候不仅能去一趟威尼斯参加电影节,还能将电影版权给卖出去。

    美国版权随便卖,几万美金都成,毕竟这种中國的乡土故事,在美国基本上很少有市场,也就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华人,或许看到这部片子能够勾起思乡之情。

    欧洲跟亚洲就得待价而沽了,欧洲文艺市场很大,而片子很对日韩、东南亚这些大中华文化圈的口味。

    可要是没有入围怎么办?

    那还要不要去威尼斯卖版权呢?

    李艺书胡思乱想了好几天,一直到8月10号,拿到了特招的录取通知书后,他便收拾起行李准备前往燕京,参加提前半个月举行的军训。

    这天上午,川蜀火车站。

    父亲李建、母亲赵雪,还有蒋琴琴都来送他上火车。

    蒋琴琴坚定道:“艺书哥,我一定好好复习功课,争取早日考进北电跟你当同学。”

    “好啊,那可就等着蒋学妹来了。”

    李艺书揉了揉她那乌黑的头发,对着父母道:“爸妈,你们就别送了,我又不是没有一个人去过燕京,没什么大碍的。”

    “那怎么能一样。”

    赵雪眼眶红红的,没好气道:“上次你去就待几天,这次去最少得待好几个月才能回来,而且指不定还得等到过年前放假回家。”

    李艺书笑呵呵的,“这可说不好,要是我能拿到威尼斯电影节的奖项,那我肯定是得衣锦还乡一把的。”

    “还衣锦还乡,你要是能拿奖,别说衣锦还乡了,妈去厂里给你拿套龙袍穿穿都行。”

    “可别!”

    李艺书连忙制止老妈赵雪的这个想法,要知道她老人家是真能干出“黄袍加身”这种事来的。

    “上车了,要乘车的旅客赶紧上车了——”

    前面列车员已经开始喊起来了。

    李艺书见状,也是跟父母几人说了几句,这才转身上了车。

    只是临别之际,蒋琴琴突然往他的手里塞了一个东西。

    李艺书感觉好像是张纸,但具体是什么他现在也没功夫去看,因为急着上车的人太多了。

    幸好他这次出来就带了一个背包,里面装了两套夏天欢喜的衣服,钱也大都以汇款的方式寄到了北电那边,避免在火车上被扒手给扒了去,便只留了几十块傍身。

    ...............

    北电。

    校门此时已经挂上了“热烈欢迎1991届新生”的横幅。

    门口也摆了几张桌子,坐了七八个人,有男有女,他们是各个系派出来的大二学生。

    “学姐,你今天怎么有兴趣来迎新生了?”

    “……”

    周围几名表演系的学生,见到学姐于飞鸿也来了,各个好奇不已。

    而周围其他系的,也都纷纷盯着这位校内出名了的美女学姐。

    于飞鸿笑了笑:“我在等一个朋友。”

    “朋友?你有新生朋友?”

    “是啊,一个新生朋友。”

    于飞鸿忍不住期待见到李艺书的第一面,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猜到与他通信好几个月的“竹叶”就是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