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 042【卑未敢忘忧国,日本首映的邀约】求追读

042【卑未敢忘忧国,日本首映的邀约】求追读

    见众人都好奇赤伶是什么意思,李艺书解释道:

    “这是我之前在构思《霸王别姬》剧本,写到小鬼子入侵北平,要求程蝶衣为他们唱戏的时候,脑海中蹦出了来的一个故事,后续还要麻烦李老师帮忙增改。”

    “没问题,只要故事好,我帮忙改。”李碧桦满口答应。

    “剧情大致是这样……”

    在李艺书开口之际,大家都看向了他。

    “七七事变,随着小鬼子枪声响起,全国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城内还是一片祥和,戏院的戏台上仍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桃花扇》。”

    “男主裴晏之便是戏院的“角儿”,他水袖柔婉、唱腔曼妙,演活了那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

    “直到敌人发觉,火势早已蔓延,想逃出去却发现门早已被堵得严严实实,整座戏楼都在他们不知不觉间被泼洒了火油……”

    “……”

    李艺书说的就是后来歌曲《赤伶》的背景故事。

    大致内容就是男主裴晏之在给小鬼子唱戏的时候,命人点燃了戏院,拼着命拉小鬼子葬身火海,纵然是无人知他是谁,却也死的壮烈,死的豪迈。

    正如教员写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没有具体指谁,却纪念了所有的人民英雄。

    李艺书也不怕故事泄露出去,后续剧本肯定不只这么简单,其次故事跟电影是两码事。

    科幻小说上海堡垒,拍成了啥?

    李碧桦身为作者,写的也大都是情情爱爱故事,所以在听完了李艺书的这个故事后,脑海之中立马蹦出了画面感。

    在那场大火之中,男主裴晏之淡定从容的演唱,台下小鬼子们的慌张逃窜……

    李碧桦猛地一拍桌子,惊喜道:“好故事啊!裴晏之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简直是颠覆了梨园过去不堪的形象,都道戏子无义,怎知戏子也有心!”

    梨园过去的名声是很不好的,也就是建国以后,人人平等了以后,梨园才逐渐的从下九流,慢慢上升到了艺术,搁在过去谁把戏子当一回事啊?

    喜欢的时候捧着,不喜欢的时候踩着,否则也不会有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种说法。

    边上略懂昆曲的张曼菱,若有所思道:“看来李导演之前是研究过昆曲的。”

    李碧桦好奇道:“怎么说?”

    张曼菱解释:“方才李导说了男主擅唱桃花扇,而桃花扇是昆曲经典曲目之一。”

    “讲的是明朝末年,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而这也与李导所说的故事完美贴合,男主裴晏之是一个戏子,在旧社会是下九流。”

    “但就是这样下九流的人,常年演唱《桃花扇》,知晓亡国之痛,才能够为了家国大义,民族兴衰,纵然以身殉国,虽九死亦不悔!”

    张曼菱懂昆曲,所以一眼就看出李艺书的别有用心,那个年代戏子绝大多数都是跟程蝶衣一样,受到鬼子的威逼利诱,从而为他们演出。

    但男主裴晏之不同,他虽是戏子,却常年唱家国大义的《桃花扇》,在小鬼子入侵以后,他感觉自己真成了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真切的感受到了即将亡国的命运,所以纵然身死,也要奋力一搏。

    “是个好故事。桃花扇我知道,去年香江的楚原导演拍了一部同名电影李香君。”

    说到这,徐砜热切的看向了李艺书:“李导,这戏说什么也要让我来投!”

    “剧本还没出来,等李老师写出来再说。”

    李艺书笑了笑,转头看向了尊龍:“尊龍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出演这个角色?”

    《霸王别姬》跟《赤伶》虽然都是有戏曲成分,可故事却完全不同。

    前者是禁忌之恋+探讨人性,后者更多的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喜好,那肯定是《霸王别姬》。

    而国内的话,《赤伶》或许也能摘点奖?

    这可是纯纯的主旋律影片,不拿奖可惜了。

    “有!当然有!”

    尊龍刚刚一直在回味这个故事。

    故事很短但脉络很清晰,前半段跟程蝶衣类似,但后半段却完全不一样,程蝶衣是那个时代人吃人社会的缩影,裴晏之却心怀家国天下。

    一句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就足以成为一个经典角色。

    “既然尊龍先生有兴趣就好,回头等李老师写好了剧本,到时候再找时间开拍。”

    “我没问题。”

    尊龍嘴角带笑,哪怕上了京剧的妆容,但还是充斥着别样的魅力。

    这让李艺书忍不住感慨,果然是几十年后都让人回味的大帅哥。

    难怪《蝴蝶君》电影中,能让外国领事着迷十几年、而不知其妻子竟然是男人。

    .................

    敲定了主要演员后,张国容就急匆匆的回了港岛,他还要去赶拍《家有喜事》。

    徐砜也没有停留,为了凑成慈善电影的两岸三地合拍制作,她也得回去跟港岛艺人协会还有导演协会沟通,同时还要找关系疏通疏通宝岛那边。

    搞定香江那边难度不大,困难的还是在于宝岛。

    不过最近几年,两岸关系逐渐展开民间合作,明显是宝岛有意为之的。

    所以这次的合拍机会,或许是给宝岛当局、一个彻底缓和过去两岸紧张气氛的好契机。

    尊龍也是飞回了美国,他在那边也是有戏可拍的,张丰弈也得先回一趟川蜀,跟制片厂那边说一声,再回燕京好好培训京剧。

    李艺书让张丰弈帮忙带了点燕京土特产给父母,还有蒋琴琴一家人。

    前一天还聚集在一块的众人,第二天便劳燕分飞,只有李碧桦留了下来,她没写过这类的小说,得查阅一下博物馆民国抗日期间的一些文献资料,好方便她写出更真实更有魅力的剧本。

    一连数日,到了十月初,燕京电影制片厂跟峨眉电影制片厂才算扯皮成功,一个北方发行一个南方发行。

    同时李艺书也让父亲跟制片厂说了,他直接捐出了《那山》在国内的上映版权,为那些受灾的华东老百姓提供绵薄之力,这番慈善之举,自然是让两家制片厂的领导称赞不已。

    官方口碑+1+1

    李艺书捐出来,是因为华东水灾是真的惨,他上一世的时候远在川蜀,了解不多,但现在到了燕京,才知道那边到底有多惨,这比后来98大洪水还要惨。

    这可是建国以来,国家第一次大规模的向国际上寻求援助的自然灾害,可以想象得有多惨了。

    香江那边又是举行忘我大汇演,又是拍慈善电影,可不单单是因为港岛要回归所以示好,是真的不忍心,那些爱国人士才纷纷站出来。

    就在李艺书安心上课,等着下次放假就去一趟香江之际,日本那边的东宝株式会社却是率先一步,派来了之前那位田中一郎。

    希望能够邀请李艺书去日本那边参加《那山那人那狗》的首映礼。

    ..................

    PS:马上100月票了,+1更,顺便跪求各位投点月票吧,大佬们月票多不缺一两张,但我很需要,我还想这个月的月票能破千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