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剩女三嫁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两列宫娥领路,李妃领着廖晴前往大明殿谢恩。

    李衮远远就看见母妃和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女子款款走来。她宋人宫装打扮,身量较高,皮肤白皙,眉目如画,双眼灵动大而有神,口唇小巧,身上有着这个时代女子身上所没有的一种气势。

    廖晴的女装他是第一次见,原来她是这样的自信而美丽。这就是他未来的妻子了,他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看。汉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嗯,真是这样。她是他命定之人,尽管不知道前世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缘纠葛,他今生认定了她。

    老皇帝识人无数,他看见这般气度这般容貌的女子不由得暗暗心惊。宋人女子大多柔弱,在蒙古人面前怯懦无用。有的女子吓得连话都不曾说完整,全无草原女子的豁达开朗,他素来不喜,后宫也从未收过宋女。此女倒是落落大方,堪为儿子的良配。

    李妃见礼后,廖晴叩拜已毕,老皇帝叫起,笑眯眯的把廖晴指与一旁侍立的内医正冯道远看,“冯医倌,你看我的胡孩儿和你家的女孩儿相配不相配。”

    廖晴连忙与大娘舅行礼。这个大娘舅是冯家的现在的当家人,在邓家第一医馆开业以后曾经来指导过,是见过几面的。

    一家人自然不说两家话。外甥女以再嫁之身居然可以嫁与皇子为正妻,冯大舅激动得对着皇帝叩头口中致谢感恩不止。

    李衮也上前给冯大舅施礼刷好感度。未来泰山泰水尚未见过面,这个大舅倒是熟人,从小时候起就经常见面的。冯大舅小心谨慎了一辈子,连声说当不得皇子的大礼。

    两家要商议婚期,这事自然有长辈们和礼部操心,李衮是想越快越好,廖晴却想要等李衮年满十八岁以后。细节问题繁琐不已,廖晴也不好意思参与,只好给李衮使眼色出去。

    皇帝李妃冯大舅面前告了退,李衮牵着她的手去园子里游玩一番。清漪园风景秀丽,配上廖晴这样的美人儿,实在是赏心悦目。

    正在太液池边寻了一处花草茂盛的向阳之处休憩,“得得得”的马蹄声过后,一对骑马的蒙古男子驰来。

    李衮因母妃的缘故一直都是高丽人的装扮居多,头发不像蒙古人似的发型独特。来人是标准的蒙古王公贵族打扮,垂耳大珠,壮硕的身体压得马儿不住打响鼻,粗气喘息不止。

    李衮一见来人,眉头轻蹙。

    “李衮,你回宫怎么没有去拜见我母妃?”

    “这女子容貌甚美,你小子艳福不浅啊!”

    廖晴忙低下头,冲两位蒙古贵族施礼,又退后一步,侧身站在李衮身后。

    李衮并不与两人施礼。他是元世祖最小的儿子,虽生母身份低微,辈分却高,这宫里的,基本上都是他的侄子侄孙辈儿。

    两个侄子丝毫不把自己的小叔叔放在眼里。他们都已经壮年,这个小皇子才将将16岁多,乳牙才刚长起来,如何在自己面前充长辈。

    老皇帝老了老了还要生一个小儿子给他们添堵,打小到大,他们可没有少在宫里明着暗着修理这小子。要不是李妃盯得紧,老皇帝又视之如命,明显偏爱,他们早就弄死他了。

    蒙古人素有幼子守灶的传统。由最小的儿子继承父母的最后遗产,与宋人嫡长子继承制度恰好相反。

    老皇帝已经是日薄西山,没几天的活头了,且看这小子母子最后怎么个死法。

    两个蒙古王族色眯眯地盯着廖晴,一幅垂涎三尺的模样,李衮心中动怒,脸色沉了下来。

    廖晴对蒙古皇室一无所知,这两个人对李衮和自家不怀好意却是一眼便知。也立即可以判断出来李衮与李妃在宫里的处境艰难。

    “你在杭州路竟然动用了大汗亲驾的通信烟花,凭你也配?!”年轻一点的那个面色阴郁,马鞭举到了李衮面前,差点就要点到他的头上。

    这天下是蒙古人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怎么可能让一个仅凭美色惑主生下来的贱种坐享其成!

    过去因为元世祖的宠爱,他们对李衮只敢暗中使袢子,并不敢面对面直接起冲突,现在听闻大汗病重,他们已经渐渐地无所顾忌起来。

    宫人们都跪趴在远处,天家之争,奴隶们岂敢参与。

    “兀术,赤耳哈,你们如此无礼,是要明着与我为敌吗?”

    李衮喝道。他虽年幼,却极为受宠,他可以随时见驾,别的皇孙却非宣不得觐见。

    幼时父皇为了保护他母子,赐他高丽名字,随母姓,就是想表明不会将蒙古大统交与他手,把他从众人的虎视眈眈中摘离出来。

    现在父皇染疾的消息刚刚在帝国播散开来,这些在暗处盘踞的敌人就急不可待地露出了獠牙。

    年长的那个眼珠儿一转,伸手扯了扯年轻的那个的衣角,两个人跨上马,扬长而去。

    李衮阴沉着脸,两只拳头攥得紧紧的。

    廖晴看着两人离去的嚣张跋扈样儿,伸手抚上李衮的手,轻声道:“咱们尽快成婚吧!”

    这世间的事,逃不开,避不了,所有的困难都是要迎上去,用刀劈,用牙咬,用命去填,才能搏出一番天地来。

    李衮闻言转身,真心欢喜起来。“你答应了?真是太好了!我的月亮!”他把廖晴搂腰抱起,团团转圈,心中的阴霾也消散了不少。

    因为大汗病重,帝国内暗潮涌动,忽必烈的直系子孙陆陆续续从帝国各地向元大都汇集而来。

    大汗将小皇子指婚了一个宋室女,这个举动安了许多人的心。这表明大汗还是言而有信的,不会在最后时刻昏聩不清醒,将帝国引入混乱之中。

    一部分老臣因而对李衮母子友善了起来。

    人皆爱幼子,李衮一向宽厚仁善,虽贵为皇子,却既品德高尚,又资质优良,素有贤名,封地内也治理得井井有条,颇顺民意。虽不能继承大统,却也出类拔萃,比其他皇子皇孙更得臣功之心。

    只是这元朝起家即是兵马刀剑,每次皇位更迭都是血雨腥风,怎是一个“仁”字可以抵挡得住的?

    人生之乐,莫过于战胜曾经压迫过,欺凌过,蔑视过,羞辱过却又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然后,抢夺他们的妻女,拥有他们的财物,看着他们用泪水洗面。这是成吉思汗的名言。也被他的子孙身体力行得淋漓尽致。

    神仙打架,与蝼蚁无关。

    就在这种让人越来越紧张的氛围里,十二皇子李衮的大婚日期定下来了,就在第一场雪飘落之时,十一月初。

    因为蒙古人不耐热,整个元朝王庭实行两都巡幸制。夏天去元上都,冬季在元大都。也因为这个制度,元朝婚嫁之俗也有较大的改变。

    宋人习惯了在炎热的夏季结婚,以期躲避蒙古贵族的侵扰。蒙古人习惯在初冬季节结婚,牛羊膘肥体壮,正是载歌载舞的好时节。

    钱盼晴的家人来了元大都一部分送嫁。是的,廖晴几辈子几百年算下来,终于要嫁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