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唐战歌 > 第32章 举荐袁袭

第32章 举荐袁袭

    由于秦权宗像个疯子一样四处攻城略地,此时的朱全忠虽然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但根本无力前来顾及淮南。

    权衡之下,朱全忠上奏长安推荐了自己的手下,宣武军行军司马李璠为淮南留后。

    对于朱全忠的请奏,长安爽快的答应了,因此李璠便带着千余人马,绕过秦权宗的地盘,到扬州来任职。

    对于李璠的到来,刘瑧只说了六个字:“要么滚,要么死!”

    面对强势的刘瑧,李璠很想上前厮杀一番,但他知道刘瑧的火器十分厉害,而且自己只有千余人马,根本不是刘瑧的对手。

    最终李璠还是灰头土脸的走了,将这一切都禀告给了朱全忠。

    朱全忠闻言大怒,又想起当初在同州被刘瑧追杀的事情,新仇旧怨加在一起,当即就派了三万大军讨伐刘瑧。

    得知朱全忠举兵来犯,刘瑧一面命人加固城防、整军备战,一面又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孙储不在身边,刘瑧身边又没其他军师可以问计,只能和大家聊聊看了。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刘瑧麾下现在也不少人,总能想出来一两个有用的对策吧。

    待诸将汇聚一堂,刘瑧便问道:“朱全忠三万大军将至,诸位有什么想法?”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一人出列道:“禀节帅,末将愿率一万人马,击退来犯之敌!”

    说话的人是杨行密,自归降刘瑧至今还没正经立过功,现在看到有了机会,当即第一个站了出来。

    有了杨行密带头,秦俊威、龚骐、马光元、王开胜、苟大为、娄宝、柏程等跟着刘瑧最久的一批老人也纷纷站了出来。

    一个新近归降的降将都敢争功,这班老人更不会在刘瑧面前丢了份子。

    见诸将都嚷嚷着要杀敌立功,刘瑧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等所有人都闭上嘴了,才继续说道:“诸位有此心意,我心甚慰。不过我想问一句,与朱全忠开战后,若秦权宗亦举兵来犯,又该当如何?”

    “分兵拒之!”杨行密再次第一个应和。

    “若徐州时溥也举兵来犯呢?”

    “再分兵拒之!”这次说话的不是杨行密了,而是王开胜。

    刘瑧笑了笑,问道:“诸位都是这般想的?”

    众人互相望了望,纷纷点头。

    见此,刘瑧却叹息一声,说道:“若如此,淮南危矣,诸位与我,同样危矣!”

    “上位何意?”秦俊威问道。

    “江淮初定,目下最需要的是休生养息。擅启战端,固然能胜,但于民不利!若再疲于应战,大祸亦不远矣!”说白了,这次即便打败了朱全忠的三万大军,但在刘瑧眼里根本无利可图,最多也就是缴获一些辎重。

    比起三万兵马的辎重,刘瑧更愿意通过避战让百姓休生养息,这好处可比缴获的那点儿辎重多多了。

    “上位有何计议,吩咐即可,我等无不遵从!”秦俊威再次发声,众将亦是纷纷附和。

    刘瑧既然不愿开战,那就是想谈和了,至于投降朱全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江淮形势一片大好,鬼才会不战而降。

    “我欲遣使去见朱全忠,说服他罢兵,谁可担此重任?”

    原本刘瑧是有意让孙储去的,但孙储如今在忙着筹备军事学院的事情,不好再派出去。

    而且这次去见的是那个性情多变、嗜血好杀的朱全忠,刘瑧也不敢让孙储去冒险。

    卜安明则一直在江东替自己做后勤大管家,去当使者也不太合适。

    至于其他的官员,要么水平不够,要么胆气不够,派出去的话刘瑧更不放心。

    而在场的众人,刘瑧让他们上战场杀敌自然没有二话,但当使者耍嘴皮子,却不是大家的强项。

    刘瑧见此也心知这差事有些为难大家,命众人做好迎战准备之后,便让大家散了。

    却说杨行密没能讨到建功的机会,心中有些闷闷不乐地回了自己在扬州的宅院。

    见杨行密心情不好,门客袁袭上前询问。

    得知了事情前因后果之后,袁袭说道:“既如此,阿郎何不寻一合适之人举荐给节帅?虽无法上阵立功,但亦能有举荐之功。”

    杨行密一愣,看着袁袭若有所思。

    见杨行密盯着自己,袁袭有些紧张地问道:“阿郎,怎么了?”

    “袁先生觉得举荐谁合适?”杨行密问道。

    “容在下想想……”袁袭说着,便暗自思忖起来。

    “不用想了,我觉得你就挺合适!”杨行密大笑起来。

    “我?”袁袭有些愕然。

    ……

    次日,坐在府衙中的刘瑧还在为使者的人选发愁,却听闻杨行密求见,说有使者人选推荐。

    刘瑧大喜,连忙让人将杨行密请了进来。

    “你说有人推荐,是何人?人在哪里?”刘瑧有些急不可耐,没办法,多拖延一日,朱全忠的大军就更靠近一分。

    若是等打起来了再和谈,那还有个屁好谈的。

    “节帅莫急,容末将细说。”

    随后杨行密将袁袭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最后又补充道:“袁袭饱读诗书,素有三寸不烂之舌之称,遣其为使,定能一解节帅之忧!”

    “袁袭人在何处?”刘瑧听了之后大为好奇。

    “正在外面候着。”

    刘瑧听了,急忙命人将袁袭请了进来。

    袁袭一身青色长衫,初看上去就是大唐普通文士的打扮,并无特别之处。

    不过随着刘瑧一番交谈,发现袁袭的确是个心思活络、能言善辩的辩才。

    “此次为使,意在谈和罢兵,若以袁先生为使,该如何说服朱全忠?”刘瑧将最后的问题摆了出来。

    “朱全忠乃小人尔,凡小人皆见利忘义之徒,当以利诱之!”袁袭对此早有准备,十分淡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好!好一个以利诱之!有先生出使,此事必定能成!”刘瑧拍掌大笑。

    “能为节帅效力,亦是在下之幸!”虽然得了刘瑧的夸赞,但是袁袭并未喜形于色。

    说到底,还是要看事情办没办成。

    办成了,袁袭在刘瑧面前自然前途无量。

    办砸了,刘瑧虽然不会杀了袁袭,但前途自然也没了。

    是日,在刘瑧又嘱咐了一通事项后,袁袭便急匆匆赶往汴州,去见朱全忠了。

    (明天就是五一了,祝大家五一快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