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唐战歌 > 第44章 差点破产

第44章 差点破产

    夹江边上,水电站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了。

    半个月的时间,三百二十九户百姓全部搬离。

    当然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搬的,刘瑧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给钱、给地就是了。

    不过就是从城西搬到城东的区别,对于这些人来说搬个家就能收获满满,何乐而不为。

    与水电站一起开工的,还有冶铁高炉和兵器厂的建设。

    参与建设的工匠,有不少人都是从宣州调来的,不论是水电站的建设,还是冶铁高炉和兵器厂的建设,都算熟悉,无非是规模要比宣州的要更大一些而已。

    尽管如此,刘瑧还是会隔三差五的亲自跑去工地看一看。

    夹江虽然只有百余丈宽,但毕竟是长江,不是什么小水沟,水电站能不能建设成功,刘瑧还是非常担心的。

    除此之外,刘瑧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还是花在了研制新火器的事情上面。

    飞雷炮已经准备淘汰了,毕竟这玩意儿太沉,而且长安、朱全忠、秦宗权都已经有了飞雷炮,不再是刘瑧专属的火器了。

    迫击炮目前是刘瑧的主要武器,轻便易携带、射程又远,以后持续升级改造就可以了。

    现在比较缺的是能够攻坚的火炮,否则一旦遇上那些高城深堑,迫击炮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外刘瑧最想打造的就是单兵武器。

    竹制火箭筒和手榴弹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威力有限,最麻烦的是难以长期保存,想大面积装备的话并不现实。

    所以刘瑧的计划,还是要打造一款可以全军装备的枪械。

    因为有“百科全书”的关系,刘瑧直接跳过了燧发枪,打算参照经典的98K打造一款步枪。

    一想到自己麾下士卒都扛着98K的场景,哪怕是刘瑧也有些憧憬起来。

    不过这些都想要实现的话,还需要时间。

    ……

    “嘭!”

    “嘭!”

    “嘭!”

    一枚枚烟花飞升至高空,绽放出绚烂的烟火。

    大唐也是有烟花的,秦淮河两岸的百姓们也是见过烟花的。

    可是如此巨大而绚烂的烟花,却是没有人见过的。

    巨大的烟花,仿佛会把整座金陵城都要吞噬掉一样。

    “好看吗?”刘瑧牵着赵玉有些冰凉的小手。

    “好看!”赵玉将头靠在刘瑧肩上,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几个月前的她,还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拥有这样幸福的时刻。

    到现在为止,刘瑧虽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身份,但在江淮二十三州,没有一个人会轻视刘瑧身边的她。

    她也很聪明,没有跟刘瑧提过什么,她知道跟着刘瑧是不会错的。

    今天是除日,刘瑧说要送她一份礼物。

    赵玉还以为又是刘记商行推出的什么新品,不想却是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

    连带着秦淮河两岸的百姓,也跟着赵玉长了见识。

    烟火表演结束之后,两人又依偎着回到房间。

    另一场独属于两个人的炮火表演,则继续上演。

    都说女人如水。

    上辈子的时候,刘瑧也曾拥有过别的女人,但从来不曾体会过什么叫做女人如水。

    直到遇到了赵玉,刘瑧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看着怀里妖娆魅惑的胴体,刘瑧尽情的享受着那种美妙的窒息感,尽情释放着身体中汹涌澎湃的力量。

    除日过后,不论是府衙还是百姓人家,都进入了休沐日。

    刘瑧也难得清闲,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陪着赵玉。

    这倒是让赵玉有些受不了了刘瑧的龙精虎猛了。

    “节帅,还是让妾来吧。”赵玉哧溜一下就滑了下去。

    感受着传来的阵阵温热,刘瑧有些惊讶:“你是从哪里学会的这个?”

    “未出阁时,家里的老嬷嬷曾教过妾。”

    赵玉说完,又将头重新埋了下去,刘瑧则有些幸喜地享受着这异样的体验。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休沐日匆匆结束,刘瑧也恢复了往日的忙碌,赵玉则终于在无穷无尽的炮火洗礼中,得到了些许休息的时间。

    夹江水电站的修建已经初见模样了,在鲁石的带领下,非常顺利的建起了一道水坝。

    再过几个月,一座新的水电站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虽然发电量依然不足以让整座金陵城通电,但用于生产是足够了。

    冶铁高炉和兵器厂的建设速度则要稍微快一些,毕竟不需要在水里施工,建设难度要小的多。

    视察完施工进度之后,刘瑧便回了府衙,正碰见卜安明急匆匆的来找自己。

    “出了何事?”卜安明老成持重,若不是真的有事,他是不会这样失态的。

    “上位,府库的钱粮,恐怕要入不敷出了。”

    卜安明的话让刘瑧吓了一跳,坐拥大唐最富饶的江淮二十三州,自己竟然还会缺钱!

    “到底怎么回事,详细说来!”刘瑧的第一反应,是有人贪墨了自己的钱粮。

    毕竟贪官污吏在各朝各代都是屡见不鲜的,江淮二十三州也并非净土,出现一些贪官污吏太正常不过。

    不过卜安明的话却并不是刘瑧所想的那样,而是因为刘瑧花钱太多导致府库入不敷出了。

    去岁攻占江淮两地,赏赐出去不少。

    打造迫击炮及飞雷炮,也花费不少。

    还有各地十余万大军,需要钱粮支出。

    各州开办书院,又是一大笔开支。

    金陵军事学院,也是一大笔开支。

    若是往常,以刘瑧的财力倒也可以应付的了。

    但是刘瑧到了金陵之后,修建水电站、冶铁高炉和兵器厂,又增加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开支。

    加上去岁新增的蔡州四万俘虏和他们的家人,以及主动前来的百姓,陆陆续续共计有三十余万人。

    这些人初到江淮,虽然分了田地,但还没有什么产出,都需要支出钱粮供养。

    所有的事情全部积攒在一起,竟然硬生生掏空了刘瑧积攒的家底。

    “现在府库剩余的钱粮,还能支应多久?”刘瑧知道,一旦自己没钱没粮了,按照大唐的风格,立马就会有兵变。

    “三个月,最多不超过五个月。”卜安明有些后悔,当初刘瑧要在金陵修建水电站的时候,就应该阻止他这么做的。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还是要尽快解决问题才行。

    “还能支应就行,这点儿时间足够想出一个解决办法了。”刘瑧松了一口气,差点儿就以为自己已经破产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