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1997:风华绝代 > 第22章 目标:年度冠军

第22章 目标:年度冠军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电影!”

    “重新树立国产都市片的标杆!”

    “节奏明快,讽刺辛辣,笑料百出,不可错过的电影!”

    已经夸过几次的青年报写道:“《疯狂的石头》是一部非常棒的商业电影。”

    “整部影片看下来,其中巧妙的故事、绝妙的配乐、精彩的剪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都市背景的小人物喜剧和方言的特殊幽默感,带给观众持续不断的欢声笑语,而且这种娱乐效果完全是由剧情推动所带来的,并非是拙劣的夸张肢体和抖语言包袱。”

    “电影看似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却处处都让人能反应社会当下,房改、国企改革中的弊端、下岗潮、人情宴、艺术院校乃至文艺界的拜金浮躁,都叫人感同身受,在欢笑过后甚至有一种汗毛直立的惊悚,影片中各行业浮夸的表现未尝不是盲目追逐利益的一种缩影。”

    “同时,这部影片对在对都市小人物的描述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样的都市背景、同样被名命运捉弄的生活,展示出来的却并非以往国内都市片所局限的生活琐碎,这是一部非常好的都市电影。”

    “此外,《疯狂的石头》对于国内电影行业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它证明了好的类型化电影才是现在的电影市场最需要的。”

    “……”

    国内、业内的相关人士总是在嚷嚷自己人拍的电影没人看,让进口大片把钱赚走,他们自己却从未想过观众为什么不爱去影院。

    除了盗版,你拍的特喵什么玩意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疯狂的石头》没什么高深远大的主题,就一块翡翠引来的多方反应,再从各方争夺表现出来的东西延伸到现实,用精彩的剧情和新颖的手法让人沉浸其中。

    没有说教,没有炫技,没有高高在上。商业片嘛,就是能够调动观众情绪,可以让观众付费观看的商品。只要三观正,不去撩拨审核的红线,什么招数都能用。

    市场火爆,电视新闻以及报纸上更是宣传得红红火火,京城的影院都把《疯狂的石头》的电影海报摆在最显眼处,但不少想看电影的人却在走街串巷,去看胡同里的小录像厅啥时候在“今日好片”处写上“疯狂的石头”几个字。

    没办法,性价比摆在那,电影票二十几块钱一张,录像厅五块钱能看一下午,晚上还有批判现实的家庭伦理动作电影可供观摩鉴赏。

    随着电影宣传力度的加大,一些小道消息很快就在市面上传开,说影院里有人当场揪出一名盗摄者,直接被院线方面奖励500元,盗摄者则被电影院扭送到派出所,要拘留15天。

    啥盗摄啊,不就是偷拍嘛。

    这不免让一些人心惊肉跳,心里直把吴楷文骂到祖宗十八代,这可坏了祖宗规矩了!

    贪便宜是人之常情,别说90年代,就重生那会儿付费也不怎么得人心。

    吴楷文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见官方有意扶持,他自然也想借着这股东风冲一冲票房来让自己的名头更响亮些。

    所以除了各种配合宣传,还别出心裁的提出请一群刚退伍的安保人员,让他们全程盯着送到各影院的拷贝。

    新影联那边思索一下也同意了,一是上头有意扶持这部电影,卖个人情;二是知道影院放映人员和外边录像厅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这部片子上头既然看好,那就不能在自己的地头出事。

    上映第一天,不少放映员坐在小屋子里都觉得如芒刺背,毕竟身后站着个刚退伍还保留着优良作风的人监视着,最主要是放映员心里真有鬼啊。

    又经过几天的观察,所有内鬼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弄走拷贝,只得跟外边的录像厅说明情况,这次是真的没法子了。

    上映第二天,新影联的会议室。

    张贺平、新影联公司老总、副总、几家小规模院线经理以及正楷文化的赵乐玖汇聚一堂,大伙有的没有一顿瞎扯,但心思基本都不在话题上,不少人的目光全盯着会议室的大门。

    没过多久,一名新影联工作人员闯进门,手里捏着一张写了满满当当的稿纸。

    “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统计出来了!”

    “首先是京城。”

    “大观楼电影院,7万6。”

    “中华电影院,7万9。”

    “大华电影院,7万2。”

    “胜利电影院,6万8。”

    “红楼电影院,7万1。”

    “地质礼堂,6万7。”

    “虎坊桥工人俱乐部,7万3。”

    “交道口电影院,6万6。”

    “东四工人文化宫,7万4。”

    “……”

    “在京城放映的影院41家,全是一二线大影院,京城本地票房首日为201万!”

    “……”

    大伙全都沉寂了,完全没想到票房会那么好,而且还只是第一天,甚至只是京城一个地方!

    惊讶,感叹,最后化作一阵哗啦啦的掌声。

    工作人员继续报送其他地方的票房,主要是路演去过的城市,“同日上映的其他城市,魔都92万;羊城81万;江城68万;山城74万……”

    啧~

    大伙心里都门清,不少城市剧组也倒到宣传了,魔都那地方向来是国内第一票仓,现在两地票房能差一倍多,当地影院铁定是藏了不少票房。

    而且地方院线跟发行公司还有盗版商沆瀣一气,很多资源都是从影院直接流出去的。

    现在可不比将来有电脑统一统计,京城这边大家给面子,其他地方偷是肯定的,就看当地给发行方多少面子了。

    张贺平嘴角露出冷笑,说:“还算可以,大概藏了5成左右。估计是票房实在太好,想完全吞没不现实。”

    赵乐玖一个小年轻,还是女的,坐在一群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中间没有丝毫不自在,老板太棒了,给了她来跟这群老男人开会的底气。

    她说:“昨天是周五,还是有一部分喜欢文哥的学生没放假,今天明天是周末,受昨天上映报道的影响,估计会很有人走进电影院。”

    新影联老总点头道:“确实,这两天去看电影的人只会更多。”

    另外几家小院线的老总则朝赵乐玖祝贺道:“赵总,恭喜了哈,你们公司第一部戏就能大卖,前途无量。”

    赵乐玖不骄不躁的说:“大家同喜,只要保持下去,大家都有钱赚嘛!”

    院线的人暗暗点头,确实如此。之前十年电影公司和影院基本上是靠卖拷贝,瞒票房过日子。

    自去年魏健组建了新影联,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推进京城本地的电影经营机制改革,一年之内让改变了京城在国内电影市场上票房排名倒数第六位的状况,直接破亿,遥遥领先于全国各地。

    现在有了好的经营模式,若是再有类似《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好电影,那么影院自然不用再靠卖拷贝去生存。

    上映第三天,首日的票房才见报。

    “上映已有三日,根电影局消息,《疯狂的石头》首日全国票房806万!”

    “京城影院实行检举奖励制度,只要在现场举报他人的盗摄行为,经确认后可获得五百元奖金!”

    五百块啊!

    两年前《给爸爸的信》中那句“一个月才几百块你玩什么命”犹在耳边,如今工资依旧没怎么涨,这一举报可就相当于大半个月工资了。

    很多人这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盗版出来。

    不过人们依旧震惊于这个票房数据。

    第二天,956万!

    第三天,932万!

    第四天,731万!

    4天时间,3425万,直接惊爆业内眼球,今年的《侏罗纪公园2》和《鸦片战争》都没这个势头。

    中影集团。

    童董看着一路飘红的数据,说不后悔是假的,可当时谁又知道一个跨界新人能拍出这么优秀的一部商业片呢。

    是的,很优秀,相当优秀。

    电影局甚至广电那边听说都在开庆祝会议了,而且不少人亲自打电话给各级电影公司和影院,说“对这部戏不能做得太过,以后有的是其他机会”,潜台词就是票房可以偷,但别偷太多,怎么着得让《疯狂的石头》把《侏罗纪公园2》干下去,拿下年度票房冠军,不然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倒是还在北影厂当厂长的韩三坪心痛了。

    当初这部戏可不止是到北影厂买厂标,还找投资来着,可是他有眼无珠没看上这个项目让下属去谈,下边的人又自作主张的狮子大开口,直接把人给吓跑了。

    “唉……”

    韩三坪长出一口气,只能寄希望于下次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