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窗外的那一抹白色 > 第十一章 紫禁城

第十一章 紫禁城

    “一下雪,BJ就变成了北平,故宫就变成了紫禁城。”

    BJ的初雪如约而至。

    早晨,泡了一杯咖啡,倚在窗边,看着飘落的雪花落在路人的头发上,最终从白色变成透明,消逝的瞬间化作一颗露珠,给路人送去快乐的重量。

    八点,一丝丝雪花,轻飘飘地坠落到路边。这时候,不仔细看,可能根本无法发现它的存在。

    我拿出手机,想拍下丝丝雪花,给灵犀看。为了灵溪,打破我的原则是被允许的。一丝丝的雪花,在镜头下无法显现。尝试调了很多设定,都不成功。大概是平日里很少尝试手机摄影的缘故吧。放下手机,继续边喝咖啡边赏雪。

    八点半,一片片雪花,带着更厚重的快乐与幸福降临。路上的人们,纷纷拿出雨伞或戴上帽子。原来黑漆漆的泊油路,在片片雪花的覆盖下,霎那间有点像一幅星空图。黑漆漆的天空,配上“闪烁”的雪花,给人一种俯瞰星空的错觉。

    九点,雪越下越大。我穿上羽绒服,匆匆地出发前往故宫。不带雨伞、不戴帽子,只因为想要感受雪花带来的快乐的重量。

    从10号线的海淀黄庄站上车,在惠新西街南口下车,换乘5号线到东单,再转乘1号线到天安门东。每一次换乘的空隙,我都持续关注身边的人群。我希望能从他们的表情、衣着、情绪中了解BJ的雪。这段时空压缩之旅,让我和北平的雪顿时失去了联系。

    雪应该越下越大了。我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的推论。

    十点,踏出地铁站。雪果然比一小时前下得更大了。一粒粒的雪花从天而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它们最后的那一抹白色。一抹白色,很短暂,但却能在我的视觉中滞留,留下深沉的痕迹。

    穿越人海,排队进入故宫。排队期间,望向左侧的红墙,听到几声乌鸦的叫声,是紫禁城的声音和颜色。

    走在雪地上,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笨重。一堆堆的雪造成路面异常湿滑,走得慢,鞋子、袜子都湿透了;走得快,会有在众人面前摔跤的可能性。

    从南侧午门进入,沿着中轴线参观这座近六百年历史的宫殿。很多参观者都带着汉服、摄像机来捕捉初雪下的紫禁城。每隔两百米,几乎都有人在拍“大片”。

    我像是闯入这座宫殿的“他者”,与其他参观者显得格格不入。

    不一会儿,我那双不防水的鞋子已经湿了50%,湿了的袜子贴着脚趾和脚底,让我感到异常不舒服。我尝试在不脱鞋的情况下,调整袜子的位置,让湿透的部分尽量不要紧贴的脚趾和脚底。不成功,只能硬着头皮走完紫禁城。

    有一片雪花落在我嘴角边,我用舌头舔一舔它。是幸福的味道。

    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和中和殿。我在中和殿附近找了一个高处,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拍下了几个画面。距离上一次的手机摄影,仿佛隔了一个世纪。我都记不清是在哪儿,拍什么,为什么拍了。

    来到御花园,看着被雪花覆盖的植物,“舒服”的感觉油然而生。每一抹白色在我脑海中留下流动的画面。

    不远处有对兄弟在雪地上奔跑,他们的父母在一旁嚷着:“别跑了!给我回来!”孩子们在雪地上释放天性,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跌倒了,再站起来,继续玩耍。羡慕孩子们,于他们而言,快乐、幸福都是简单的、垂手可得的。

    另一侧,有个小女孩和爸爸正在建个雪人。妈妈帮忙寻找小石子、树子做雪人的眼睛和手。我找了个隐秘的角落,坐下来,观察他们的互动。

    他们有条不紊地堆砌两个雪球,完成了雪人的身体和头部。接着给雪人插上手和眼睛,就这样,一个略显可爱的雪人就大功告成了。

    小女孩兴奋地嚷着父母给她拍照。纯粹的幸福让人羡慕。

    我也想给自己建一个迷你版的雪人。

    弄了两粒小雪球,堆出了一个超级迷你版的雪人。寻找符合雪人“身型”的树枝和小石不果,只能弄出半成品。

    拿出手机,拍下这个畸形的小雪人,发给灵溪。

    这时候,之前在不远处奔跑的兄弟朝我的方向跑来。他们之前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那处有些隐秘,他们不知道那儿原来有人。一不小心,撞倒了小雪人,也撞倒了我。两架手机从我的口袋里掉了出来。

    其中一架手机显示:“一分钟前:一条信息来自瑾瑜。”

    为什么?

    一切需要重头谈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