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窗外的那一抹白色 > 第二十四章 镜头

第二十四章 镜头

    走过“野草书店”,发现这一排店铺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少了几家商品店,多了几家餐馆和咖啡厅。这条街的古色古香韵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蜕变。我前段时间听到有人说:“茨厂街再也不是我心目中的茨厂街。”

    我认同这段话,为了迎合新一代的潮流,各式各样的产业也正在进入蜕变期,于是渐渐失去原初的“味道”。

    蜕变,蝉蜕壳变,也就是说事物发生形、质的改变。倘若不经历所谓的蜕变,这条街或许会渐渐在历史舞台上褪去光芒,最后沦落成人们埋藏于尘埃中的回忆街,在五光十色的城市中慢慢老去、逐渐地被遗忘。

    我和灵溪经过一家新开张的商品店,商品店的名称太吸引我了。

    “枫叶文创店”。以枫叶命名,以枫叶作为店铺的设计主题,以枫叶象征着店铺的千变万化姿态。

    “我们进来看看吧!”我兴高采烈地对灵溪说。

    各式各样的文创商品,文化与创意的融合,的确很抓人眼球。再商品店内走去,来到了店铺内的一个小角落——“枫言枫雨”。这一处小角落陈列的都是以枫叶为设计主题的商品,有水壶、碗碟、书签、桌灯等等,皆融入了枫叶的元素。

    “枫片”。乍看之下,还以为它是一片片枫叶,所以才称作“枫片”。我们都猜错了,这实际上是以枫叶为形状的刀片。从远处看,像是一片片枫叶;从近处看,会发现它是可以打开的,打开后内部就是刀片。

    我买了两个“枫片”,一个送给灵溪作为挺过期末的奖励,一个送给自己。一年后,我在一次小意外中失去了“枫片”;几年后,我因为这个已经送给灵溪的“枫叶”而憎恨自己。

    买过了东西,我们回到了上一次见面的糖水店。庆幸的是,这家糖水店还在。原来的地点,原来的气息,还是人来人往的顾客。

    “还是一碗鱼肉粥和红豆糖水。”

    “好的。再来一碟油条如何?”

    “当然。哈哈哈哈......”

    还是一年前的店员,一年前的话语。“鱼肉粥、鸡丝粥、红豆糖水、薏米腐竹白果糖水各一份,然后再来一碟油条。”

    在这家人来人往的店铺,店员自然是忘了曾经也有两个女孩点了相同的食物。要不是这位店员和一年前戴着相同的帽子和梳了一样的头发,我想,我也未必还认得他。

    糖水和粥都呈上来了。我尝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

    原汁原味,值得人们细细咀嚼,用心感受其中富有层次的风味。能够把一碗粥/糖水做得如此有层次,实属不易。

    他们能够在简单的料理中,融入马来西亚华人最爱的味道,让人们对他们家的食物的产生依赖感,也建构其他民族对马来西亚华人的“味道”的认知。

    马来西亚华人,这片土地上特殊的群体。

    第二次鸦片战争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量的中国东南地区沿海一带的居民移民到马来亚半岛,从此落地生根,在这片土地见证马来亚的独立、马来西亚的成立。

    我们的文化是丰富多元的,既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在这片土地通过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吸收了他们的文化,并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我们植根于这片土地,并且在跨文化互动中建立起文化自觉性,产生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

    吃过东西后,我们就在茨厂街附近走走。灵溪带上相机,边走边拍照,从不同的角度拍下这座城市、这条街道的面貌和风景。烈日无阻我们探索这条街道的兴致。考完期末考试的大学生,心情就是特别好,容得下任何不完美的事物。

    如果可以把每一天活成这个模样,那该有多好呢?

    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了一家潮州饭粥摊贩。这条小巷叫做“烟缠巷”。

    灵溪走进小巷,想多照几张相。灵溪的拍照技术真的很不错,很多地方用肉眼观察,我从不觉得有多好看。但这些地方在灵溪的照片中,被赋予了另一种风味,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拍照呢,要用镜头观察世界,而不是用肉眼。”

    “怎么说呢?”

    “镜头将现实与照片切割开来。它能给一个地方镶上边框,提供人们凝视一件事物的角度、框架和界限。在这个框架里,我事物的细节被放大,我们从这个框架中发掘事物最‘上镜’的时刻。”

    “原来这背后还有这么多理论。”

    “我也只是看书学的。”

    摄影师可以捕捉人与物最上镜的瞬间,而人们凝视照片的时候,也只能看到事物的最上镜的局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照片与真实的事物更好看。

    摄影师拍照的瞬间、我们凝视照片的方法,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照片和现实的看法。

    这也是我不喜欢拍照的原因,我不希望被局部的角度而失去认识完整的事物的机会。

    继续往小巷深处走,一阵微弱的声波随微风,传到灵溪的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毛细胞对振动产生反应,将其转换为灵溪所听到的声音。

    “喵~喵~.........”

    灵溪放下相机,停下脚步,向另一侧望去。

    一只只有掌心般大小的白色小猫咪。小猫咪在我们经过小巷的时候,发出了微弱的“喵”声。灵溪好像与小猫咪心有灵犀,如果不是那微弱的声音被灵溪听到了,我们都不会发现这只小可爱。

    小猫咪瞧见我们后,羞涩地转过身,慢慢地往小巷深处走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紧跟小猫咪身后,想瞧一瞧它生活的地方。

    我们跟着小猫咪,想瞧瞧它生活的地方,说不定可以发现其他令人怜惜的小可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