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荣耀之路 > 第二十一章 新军

第二十一章 新军

    早朝过后,李林甫便叫住了王忠嗣和郭子仪。

    二人眼神一对,都知道是儿子的事。

    “李大人,可是为小孩子的事?”郭子仪率先开口道。

    “两位将军,难道不担心吗?没想到这侍御史也有点小题大做了,还有就是我家子健孩儿,可是被打伤了的。”李林甫对郭子仪和王忠嗣说道。

    “那李大人准备怎么解决?这可是侍御史在办的,难道给他们施压不成?”王忠嗣说道。

    “施压肯定是不行的,侍御史那些人都是一个个又臭又硬的,最后肯定得闹到陛下那里。还不如我们一起去陛下那里,承认一下错误,赶紧将这些不省心的兔崽子给放回来。”李林甫诚恳的说道。

    郭子仪和王忠嗣两人对视了一眼,紧接着对李林甫一拱手道“李大人说的是,一群不让人省心的。还得让老子给擦屁股。”

    明显这句话是带着讽刺意味的,李林甫也是装作听不懂。几人便朝着甘露殿走去。

    甘露殿内,唐玄宗李隆基正在阅览奏章。看着看着便不想看了,就想起身出去走走。刚站起身,便有内侍报告中书令李林甫和王忠嗣将军、郭子仪将军,正在外面。

    皇帝想了一下,便让内侍将他们传进来。

    李林甫三人进来后,先是给皇帝行礼。皇帝摆了摆手,让他们免礼。

    “说吧,这才刚下了早朝,你们就过来找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皇帝上来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陛下,我们来找陛下,是想向陛下为小儿子健讨一个说法的。”李林甫抱拳施礼,委屈的说道。然后又将事情始末向皇帝说了一遍,只不过是将李子健故意找茬,说成了一言不合。

    王忠嗣和郭子仪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都是一冷。这李林甫刚才找他们的时候,说的多好听,向陛下认错,然后将几个孩子的事解决了。

    可是见到皇帝后,他又是这样一种说法。着实让人气恼,当然两人也不会让得逞的。

    “忠嗣你们两个人,也是为此事来的吗?”李隆基面无表情的说道。

    王忠嗣早就心里不平了,拱手施礼道“禀陛下,臣二人也是为了此事来的。不过臣并不是来讨公道的,而是向陛下陈说此事的。

    几个孩子都是热血男儿,对于一些平时欺男霸女之辈,自然是看不惯的。平时没有欺负自己头上也就算了,可是欺负到自己头上,自然要讨一份公道的。”

    皇帝李隆基听到此话,眉头一皱,看来这两人不是商量好解决事宜,而是过来打官司了。

    李林甫心里顿时也是极为震惊,本想着自己耍个小聪明,就能在自己不吃亏还能倒打一耙的情况下,将事情解决。可是王忠嗣并不愿这样解决,这一下可是让李林甫后悔极了。

    这样一来皇帝肯定会问个究竟的,而现在这王忠嗣又反过来,说了自己孩子是打抱不平了。这子健孩儿,在外名声本就不好,这样一来,这孩子不光白白挨了打,可能还会在陛下那里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王将军,你这话可是说我家子健是那欺男霸女之辈了?”李林甫立即反问道。

    “这个某就不好说了,侍御史张向伍,应该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请陛下招来一问便知”王忠嗣又对皇帝说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让人将张向伍和他昨天抓的那几个人,给朕带过来。今天就把这个事情给问个明白了”。

    不久这几个人都被带了过来,经过一夜的煎熬,这些人精神都有些不太好。特别是李子健,这家伙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待遇,简直想把牢房给拆了。

    看着众人的萎靡形象,还有自己的孙子也在其中。李隆基心里有点心疼这个孙子了,孙子自幼懂事,谦恭孝顺。又加上这些年自己对太子的打压过重,让这孩子也有些放不开手脚。

    按说这群人他才是最高贵的人,众人都应该围绕他转才对,可是这孩子在这中间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

    来到这皇宫内,李豫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生怕自己一说话,就给自己的父亲惹麻烦似的。

    众人给皇帝行礼,李隆基只是轻轻的挥了挥手。直接开口问“张御史,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这么多人可都等着呢。”

    张向伍出列,不卑不亢的讲述了自己昨天了解的情况。当他说到因为李子健的原因,两伙人大打出手时,李子健登时便不愿意了。

    “我只是也要买那个天竺少女而已,你们就不愿意了,开始大打出手,完全是你们的错。”李子健强词夺理道。

    皇帝李隆基眉头立即皱了起来,看向李林甫。感受到皇帝的不悦,李林甫立即上前拜道“陛下,都是臣的错,不该未将事情了解清楚,便到陛下这里来讨公道。”

    紧接着又对还欲辩解的儿子,斥道“住口,还不跪下,向陛下承认错误。”

    接着又向皇帝道“陛下,都怪臣,子不教,父之过,请陛下惩罚。”

    皇帝摇了摇头道“好了,为了一点小事,对一个朝中大臣进行处罚,显得朕太不近人情,小题大做了。将他领回去吧,好好管教管教,以免又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李林甫拜谢道“谢陛下,宽厚仁爱,臣一定好好教导。”然后默不作声的领着李子健离开。不过在离开的时候,却恶狠狠的看了王忠嗣一眼,王忠嗣只是无所谓的回了他一眼。

    李林甫离开后,侍御史张向伍也向皇帝告辞。皇帝只是摆了摆手,等张向伍也走了后,就只剩下尤武安一伙人和王忠嗣、郭子仪等人。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尤武安本也想拜谢皇帝告辞的,可是他也是一个犯错之人,而且场上还有王忠嗣和郭子仪,也轮不到他说话。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说话了“尤武安,你可知罪?”

    突然的一句话把尤武安给问懵了,不过尤武安也是赶紧拜道“陛下,臣知错了,请陛下宽恕。”

    “那你都错哪里了?”皇帝李隆基又接着问道。

    “臣不该在大街上聚众斗殴,臣不该因为这一点小事而占用陛下的宝贵时间,臣,臣……”接着偷眼看到了皇帝正看着低着头的李豫,便反应过来“臣不该让太孙殿下也跟着臣胡闹……”尤武安说完又偷眼看向皇帝,恰好此时皇帝也看向了他。

    于是赶紧低下头,不再说话。

    “你们兄弟情深,一起打架本是应该的,如果他不参与,反而是他的不对了。朕要说的是,你们都知道太孙不像你们一个个的武力高强,打架的时候也不想着保护他一下。

    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有豫儿嘴角被打肿了,这还叫兄弟情深吗?”

    听到皇帝这样说,尤武安的心里总算放松下来,于是赶紧说道“这全是微臣的错,考虑不够周全。臣请陛下将太孙殿下,放到臣的队伍中去,臣一定会还陛下一个大唐好男儿。”

    皇帝李隆基定眼看了尤武安一会儿,然后捋着自己的胡子道“嗯,就这样定了吧。你在剑南道弄的那个障碍训练,章仇大人已经向朕报告了,非常不错。你想要什么奖励啊,朕可是从来有功必奖的。”

    尤武安看了看郭子仪和王忠嗣,两人都是点了点头,看的出来皇帝陛下今天心情已经变好了不少。而且好像对于自己的孙子,好像是有着很深刻思考一样。

    尤武安得到王忠嗣两人的答复后,便放开心胸说道“禀陛下,臣想组建一支新的军队。”

    尤武安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一句话顿时让周围的人都是一呆。一个个的都为他提起了心,这家伙是要干嘛?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可是皇帝李隆基却是笑笑,说道“怎么?难道你觉得我大唐现在的军队有什么缺陷吗?你又要建一支什么新军?”

    对于这件事,尤武安也是在心里经过盘算的。当即便自己的想法说了。

    “陛下,臣在剑南道救援益州之前,还进行过惨烈的战斗。而且战到最后,还只有我们十几个人的时候,臣决定孤注一掷,便带领十几个人晚上去吐蕃人那里偷营。

    就是这样,我们十几个人全歼了吐蕃五百多人,而我们却无一损伤。这才让我们有机会去增援益州,从而为益州大捷起了关键作用。

    经过这次臣也仔细想过了,如果建立一支专门搞偷袭,斩杀对方主将的队伍,是不是也十分行的通,说不定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武安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微微颔首。皇帝李隆基也是有所思似的,看着尤武安,然后又看向王忠嗣和郭子仪。这两人都是知兵之人,看他们自然便是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个想法是十分不错的,如果真的建成了这么一支队伍,那他就是战场上的一个鬼魅了。对战事的影响,肯定也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不过武安你是只有这个想法,还是已经有了成熟的计划?”王忠嗣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分析道。

    “王将军,小子自是已经有了成熟的计划。”尤武安立即回道。

    王忠嗣点了点头,接着郭子仪道“俺要是手下有这么一支队伍,俺就会在大军大战之前,先把敌军的主帅先给偷摸的干掉,然后把他们的粮草给烧了。

    就是这些事都干不了,那也得将他们给吓得一点不敢松懈,已达到疲军的目的。让他们天天都不敢睡,让他们时刻惦念着,这支队伍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剑。”郭子仪更是把自己如何使用这支军队的意图说了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