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荣耀之路 > 第三十一章 长城军八

第三十一章 长城军八

    命运就是这样,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其余的都是掌握在别喷手中的。

    小人物就是如此,之前尤武安的感受还没有那么真切,可是经过这两次事以后,就感受的比任何人都真切了。

    第二天上午,昨天放松了一天的长城军们,在尤武安的带领下,正在四百米障碍上,尽情的挥洒汗水。王忠嗣便带着皇帝的旨意来了。

    酌升尤武安为丰州捉守,定远将军,中散大夫,上骑都尉,封爵武功县子。统兵三千,马五百。

    其中一千自羽林军内拨付,其余两千由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拨付。自此一月内完成羽林军整编,开拔丰州。

    这一下子可是把尤武安给弄了个措手不及,所有的计划全部被打乱。本想着可以慢慢在长安城里打熬一段时间,可是这一切都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小人物就是小人物,无论你怎么努力,别人一句话就可以左右你的命运。突然的命令从剑南道千里奔赴长安,又一道命令,自己还得从长安奔赴千里,去丰州。

    埋怨什么都没有用,只能接受。不过好在自己现在还在长安城,认识了几位好朋友。还有那娇滴滴的张玉婉小姐,老天也算是没有亏待自己。

    皇帝也承认了自己长城军的称号,自己可以用长城军这个荣耀的称呼。去到丰州也算是一道长城吧,捍卫大唐荣耀的长城。

    当长城军知道自己的去处的时候,既有升官的兴奋,又有些对长安繁华的依依不舍。

    “兄弟们,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看你怎么想了,去到丰州,那就是男儿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离开了长安这个安逸繁华所在,心里却多少有点难舍。

    不要说你们,就连我都是如此。可是皇命难为,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虽然在这长安城里,可是这长安城的繁华又有多少是属于我们的。

    更何况我们要做的事,是要保护捍卫这里的繁华。这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同时我们也是为自己去拼却一个大好前程。

    都他娘的别婆婆妈妈的了,好干嘛干嘛去,将自己的私人之事,好好办理交代一下。咱这一走回来的时间就不一定是什么时间了。抓紧时间,后面我们还要整编呢。”

    大家在尤武安的喝骂中一哄而散,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而尤武安刚才还在说别人呢,可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决。

    自己这一离开,回来的时间遥遥无期,拿自己又该怎么对待和张玉婉的这段感情呢。太孙李豫看尤武安的神情,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释然。

    便上前道“二哥,是不是在为张小姐的事情为难。”

    “奥,是太孙殿下。是啊,我们这一去,再回来的时间就不知是何年了,感觉怎么对待都不对。所以便有些挂像了。”尤武安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其实二哥,没有必要这样庸人自扰的。大唐好男儿可以为国身赴沙场,我大唐的女儿,也是不差的。张小姐更是大家闺秀,深明事理的好姑娘。相信张小姐,肯定也会有自己的计较的。”李豫开解道。

    是啊自己现在是在大唐,大唐的女子也是在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的。自己在这里苦想也是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的。

    而另一边,王忠嗣、李林甫和安禄山都是各自有各自的计较。将这几个人给弄到边军中去,既可以去除在长安城里潜在的威胁,也可以给那些敢和他做对的人一个警示。这是李林甫的最真切想法。

    王忠嗣则是想要让这几个他看好的年轻人,去通过实战,锻炼出来。将来肯定又是大唐的栋梁之材。

    安禄山则是担心长安城里,一旦有一个知兵之人,练出一支强军,那么他心里的那藏的最深的想法,肯定就会因此夭折。所以他才会在杨贵妃那里,说出那些让尤武安这些人调离长安,是于国于他们个人都是大有好处的。

    而杨贵妃也是被他说动了,所以在这几方的推动下,尤武安想不离开都难。也不能总是这样胡思乱想,这些都于事无补。

    尤武安突然感觉自己开始着相了,本来想着以自己千年以后的思想和见识,可以安安稳稳的在这大唐,有一个立身之地。可是到如今才发现,自己也只是被安排的命运。连自己的一点家都当不了。

    看来这些能在古代稍微混的开一点的,都不是善茬子。

    当尤武安回到家里时,看到张玉婉竟然在门口走来走去的。看样子应该是等了不少时间了吧,尤武安却是没来由的一阵心疼。

    “玉婉姑娘,你在这等了多久了?赶紧去家里坐吧。”尤武安说道。

    “我不坐了,尤武安我问你,你们不久就要开拔,离开长安去边镇了吗?”张玉婉上来便是这样直接的问道。

    “是的,我也是正想着,怎么和你开口呢。我这一走,可能就是生死未卜。我的心里虽然放不下你,但是皇命难为。也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让你这样整天担心受怕,更是更是可能会耽误了你一辈子。

    我的心里很为难,我这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总觉得这老天也太能捉弄人了。我们两个的事情,婉儿要不你还是考虑一下吧。”

    “考虑什么?有什么好考虑的。怎么到了这个事情上,你倒是变得婆婆妈妈的了。你不是要去丰州吗,我也陪你去。这长安城我也是待的够了。”这丫头竟然如此直接的说道。

    一下子把尤武安整懵了,一下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你怎么了,是不是不愿意我跟着你去?”

    “啊,那倒没有,也是不会的。只是我此去丰州,乃是苦寒之地,你到了那里,我也顾不上照顾你。而且张老爷子也老了,你这一走,谁来照顾他老人家?”

    “嗤”的一声,张玉婉笑了出来。

    “谁告诉你没人照顾爷爷的,爷爷说了,也想出去走走。为大唐辛苦忙碌了一辈子,也着实想去看看,这个大唐的更加真实的面貌。而且爷爷还说了,可以帮你梳理好地方上的一些事情。”

    这下尤武安本来左右为难,左思右想的事情,没有到竟然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

    自己哪里修来的福气,竟然遇到这样一个好姑娘。把一切都帮自己想到了。而且还能弄来一个曾经的宰辅,来给自己帮忙。自己可真是赚大了。

    这也是尤武安着实没有想到的一种结果,这比尤武安想的最好的结果还要好。

    接着尤武安便又去了张家,和张老爷子谈了一会儿。

    “老爷子,小子真的是万分感谢您老。以后要仰仗您老的地方还多着呢。”

    “你不用感谢老夫,这本来就是老夫的想法。只是之前不知道去哪里好,这次正好还能让婉儿心甘情愿的跟着一起。只不过丰州那里,比长安城还要寒冷很多。你那个炕要赶紧给老头子弄上。人老了,怕冷。”

    “这个是肯定的,您老放心好了。只是小子还是过意不去,您老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让您老跟着奔波。”尤武安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说道。

    “去你的,你这臭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我那么好的孙女都被你给拐跑了,你给老夫养老,不应该吗。老夫是吃定你了,哈哈……”张九龄说着便大笑起来。

    李林甫的府邸,李子健带着自己的狗腿子,又嚣张起来了。

    “看到没有,这就是和我作对的下场。哪怕陛下赏识你,我照样可以将你一脚踢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而他的这些狐朋狗友,又是一阵的吹捧。

    尤武安这几天,可谓是忙的天旋地转了。家里要安排好,军营里也要好生看着。

    虽说现在长安被奢靡之风给笼罩着,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出人头地的。当他们听说要去北面,可以直面突厥人时,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尤武安在甄选了一部分人后,便就开始整编了。

    原来的一百人,都成了一个个的什长、队正等。当然训练起来也没有之前那么费力了。

    一千人的整编,在有序的进行着。尤武安也开始有计划的对整个队伍进行着,教育工作。

    这是后世的一个好习惯,在唐朝要么是依靠个人威望,要么是依靠严格的军队纪律约束将士们。又或者依靠出卖别的东西,来笼络住军心,可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长久之计就是思想教育工作,从不能停歇。这可是后世之中,伟人开创出来的,支部建在连上。将一个伟大的组织,和军队以及国家的命运紧紧的拴在了一起。

    而要做这个工作,最离不开的便是太孙李豫了。一是他读书多,对于一些大道理更是耳熟于心,说起来更能头头是道。

    二是他的身份是最合适的,代表了皇家。别人谁来做都不合适,让这些将士们效忠于谁,谁敢讲这个话。这也是最主要的。

    尤武安也和他详细的谈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有自己的担心。生在皇家,之前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露出一点野心,便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虽然他的骨子里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从小到大,受自己父亲的影响,肯定是少不了的。

    尤武安也是无奈的摇头,本以为生在皇家是最幸运的事,如今看来也还是未必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