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1

    殿内仅剩四人,王大群又去门口望了望,确认没有听墙根的,这才返回,指着那个木柜子,极为郑重的地开口。

    “启奏陛下,此乃电报机,现在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双方相互传递消息。传输距离可达5000里左右。小子认为,此乃我大明绝密。”

    “你说什么!”

    没等皇帝出声,卢象升两步就跨到王大群的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脖领子,将他提了起来。

    王大群这个气啊,有话不会好好说,一个破电报机至于嘛。

    看着那家伙看着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胳膊上的力气可不小,自己好歹也有百十斤,在人家的眼里就是只小鸡子。

    再看崇祯帝,早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目瞪口呆。

    “王大群哥,你骗我!”太子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你说这是玩具,传送的距离出不了皇宫。”

    王大群挣扎着落地,一瞪眼:

    “春哥,咱们做实验,只能让太监、宫女当发报员,若是他们知道真实情况,还能保密吗!拜托,你是太子,遇事多动动脑子好不好!”

    卢象升激动地围着柜子转个不停,皇帝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大群,按照你的说法,要是个边关的将领每人配上一个柜子,朕在皇宫里,随时都能收到前方的战报?”

    少年点点头,“不仅如此,若是每个府县都配上一台,那里发生的事情,陛下同样可以随时了解。”

    这回皇帝是真的高兴了,起身来的柜子前,摸摸这里,碰碰那里,爱不释手。

    心里琢磨,没把这小子剁碎了喂狗,值了。

    忽然想到了关键问题,“王大群,造一个大柜子要多少银子?”

    “近万两。”

    少年回答的干脆,皇帝的决心下得更干脆:还是剁碎了喂狗吧。

    卢象升听罢,也清醒了不少。

    他原本想着给下面的队伍都配上一部,看来能千里传递消息的家伙价值不菲,以他的财力,能买上两台就顶天了。

    大家的心里各自打着小算盘,王大群没看到皇帝的脸色,继续逼逼。

    “陛下,多少银两倒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可靠的报务员,人要机灵,还要忠心于陛下。否则,再多的的机器也没用。”

    崇祯帝明白了,关键还是人。

    没有可靠之人,其余的都是瞎掰。

    “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面对卷王发问,王大群似乎早有准备,跑到一侧的书柜里翻找半天,取出一个册子递给皇帝。

    朱由检接过一看,竟然让皇帝组建通讯营。

    功能有二:一是传递消息;二是暗中监督,具有监军的职责。

    内容十分详实,包括成立通讯部队的目的,意义,组织构架,人员编制,选拔、培训等等。

    沉默了良久,皇帝放下手中的册子,略带疑惑地看着王大群。

    “你的方案是太子牵头,卢象升从旁协助,你不参与?”

    “要说对皇帝的忠心,普天之下莫过于太子。队伍交到太子手里,陛下才能安心。至于小子,就是个伴读,没有参与的道理。”

    少年心里和明镜一样,就你这疑神疑鬼的性格,还是躲得越远越好。凑得太近,短命。

    朱由检将册子递给了卢象升,“九台,你看看这小子把你和太子都安排了,自己却落得个清静,怎么看都不合适吧。”

    卢象升翻了翻手册,字写得不错,有他爷爷的影子,毕竟身体还是原主的。

    就是文章直白了些,满篇的大白话。

    只觉世风日下,就这家伙是怎么混到举人的队伍里的。

    “陛下,大柜子是他和太子搞出来的,制造、训练都少不了他,他想一走了之,没门!”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齐刷刷地看向王大群,就像看见了待宰的羔羊,摆出一副奸计即将得逞的样子。

    王大群知道多是躲不掉的,立刻顺杆爬,

    “皇上,电报机的生产同样是大事,需要严格保密。小子有两个人选,还望陛下斟酌一二。”

    “说来听听。”

    “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福建汀州府推官宋应星。”

    少年回答的极为爽快。暗道,你俩想把我拴在朝廷上,门也没有。等有了实力和银子,咱也广招天下美女,占个海岛度假去。

    “说说理由。”皇帝更是爽快。

    毕懋康是明末燧发枪的制造者,宋应星则是对工农业生产领域有着深刻的认识,二人对生产电报机的作用不大。

    王大群之所以将他们找来,是为了今后的发展。

    既然不能与皇帝明说,就开始胡编乱造,讲起了电磁原理。

    然后皇帝就听到了电场、磁场、重力场,由重力场引出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再由地球引出太阳系,太阳系里到底有没有天宫,天宫里到底有没有神仙,修仙是不是能长生不老……

    朱由检听了一刻钟,越听越迷糊,最后入耳的话是:“这就是小子找他们的原因。”

    皇帝的脑袋嗡嗡的,基本上没听懂,琢磨着不能再和他较劲了。

    这孙子就差把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请出来了,爱找谁找谁吧。

    牵头的人有了着落,下面就是银子问题,为此皇帝是一筹莫展。

    卢象升更是没有丝毫的想法,他只管带兵打仗,银子的事情自然有人操心。

    朱由检正想问问这个气人的家伙,制造电报机和建立新军的费用从何而来,晚饭送来了。

    皇后见到皇帝久久没有前往坤宁宫,派人将饭菜送来了。

    老公饿一顿没什么,儿子可不能饿着。

    由于卢象升的加入,平时的四菜一汤改为六菜一汤,添了两个肉菜。

    看着桌上简单的饭菜,王大群想起后世的影视剧中,皇家大排宴宴的情景,忽然感觉崇祯帝有些可怜。

    为了大明江山操劳了一辈子,却落得个自挂东南枝的下场。

    要不哪天去趟煤山,先把那棵歪脖树砍了?

    最关键的是自己落不着什么好处。

    跟着皇帝混,连一顿大鱼大肉都吃不到,还得整天担心掉脑袋,付出和收入极不成正比。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皇上,卢大人,小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