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这个皇帝的有点不太聪明 > 第二十六章 皇后的挣扎

第二十六章 皇后的挣扎

    “皇后陛下在等候你,阁下。”

    他立刻拿起请愿书卷宗,登车飞往皇宫。

    他没料到使者会来得这么快。

    无疑,皇后正在孤独中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和屈辱。

    他感觉到皇后或许与他的意见是一致的,皇后大概也跟祭司们和智者们一样,不安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他衷心希望诸神能够保佑危机尽快得到圆满解决。

    他到达皇宫,直接前往皇后的册宫。

    不久,他被召进皇后的礼宾大厅觐见皇后。

    他躬身走到皇后御座跟前,前额几乎能够触到了皇后地衣角,然后敬畏地说道:

    “光照如日月地皇后陛下致敬”

    他直起身来,但仍然低着头虔诚地说:

    “您忠实的仆人,不知怎么样感谢您的召见”

    皇后庄重地开口说道:

    “我想你一定有急事才求见地,所以决定立刻见你。”

    “皇后陛下英明超人。事情非常紧急,这是需要最高决策的大事。”

    皇后默默地等待着。

    首相鼓起了全部勇气接着说:

    “陛下,我遇到了前所未有地困难,甚至担心自己不能为我王陛下满意地尽职。”

    他停顿了一下,迅速偷看了一眼皇后,想测试他的话在她心中产生了怎样地影响,或者他在等待皇后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皇后明白了他停顿的意思,便说:

    “说下去,首相,我在听。”

    鲁伯特接着说下去:

    “我的困难是在皇帝陛下发布了剥夺寺庙财产地命令以后,祭祀们纷纷上书向皇帝请愿要求皇帝陛下收回命令。因为他们认为寺庙地土地是历代月之国皇帝赠与他们地特权,而现在却要强行收回,这是不公正地。”

    首相又稍停一下,接着说下去:

    “陛下知道,祭司们在和平时期是帝国地战士,和平本身需要一大批比军人更有才干的人。这些祭祀,他们或是教师,或是哲学家或是智者贤人,在他们中还有大臣和各地督抚。假如发生战争或者灾害,他们也会自动放弃他们在土地上的特权,但是..”

    首相迟疑了一下,接着放低了声音:

    “但是,他们现在却痛心地看着这些钱财花费到了不该花的地方...”

    他不想再超越这个暗示的限度了,因为他毫不怀疑,皇后一切全明白,全知道。

    但是皇后一句话也没说,所以他只好把请愿书呈上,然后说:

    “陛下,这些请愿书表达了寺庙祭司们的心情,而皇帝陛下拒绝接受,皇后陛下是否愿意赐读?这些上书的人都是您忠诚地臣民,他们是应该得到您的关怀的。”

    皇后答应收下请愿书。

    首相将它放到一张大桌子上,然后默默地站起来,低着头。

    皇后并未向他许诺什么,他也没有这样的幻想。

    但是请愿书被接受了,这使他感到高兴。

    皇后允许他离开,他便双手捂着眼睛退了出去。

    回去的路上,首相自语道:“皇后非常难过,但愿她的忧伤能够有助于我地正义主张。”

    首相走出门后,大厅里只剩下皇后一个人。

    她仰头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像是要吐出无限的痛苦和幽怨。

    她一直在忍受着,甚至连最亲近她的人也不知道这悲痛的烈焰是怎样在无情地灼烧她的心。

    她不是不了解事态的严峻性,她就知道全部细节,她亲眼看见皇帝坠入美色和欲望的深渊,疯狂地成为美色的俘虏,不顾一切地奔向那个人们都赞其艳美的女人。

    皇后的自尊心和她高尚的情感像被毒箭射中,但是她不动声色。

    在她的胸膛里,一个女人天性和一个皇后责任在进行着激烈地搏斗。

    事实证明,她跟她地父亲一样,意志坚强,是皇冠磨练了她地心,高远地理想遏制了她地冲动,她隐藏起自己地悲痛,将自己藏于幕后。

    她在情场上未发一箭,便伤痛地退出战场。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时皇帝和皇后正值新婚燕尔。

    这位年轻的皇帝好色无度,来自月之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嫔妃充满了后宫。

    尽管如此,他仍然爱他的皇后,她占有他的心。

    但是自从出现了这个妖艳的女人,一下子就把他夺走了,占据了他全部的情感和理智,使他抛弃了妻室和近臣。

    皇后有时怀着一线无望地希望,有时则完全失望--傲慢地失望,她觉得自己是在含泪饮用死亡地密酒。

    有时候,她的血在沸腾,眼睛里闪出可怕的光,她想厮杀,保卫她那颗破碎的心。

    但是很快她便不屑地对自己说,伊丽莎白怎么能去跟一个卖身求生的女人争斗?

    于是她的血冷静下来,悲痛凝固在她心里,像毒药住进胃里。

    但是今天的事情证明,除了她,还有虚脱的心因为皇帝的堕落而痛苦。

    鲁伯特已经来诉苦了,寺庙地财产不应该被剥夺了用来花费在一个女人身上。

    最明智的人都希望她出来说话,难道她不应该打破沉默吗?

    假如她现在不说话,什么时候才能医治自己的创伤?

    她痛心地听着人们对王室地非议,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出来消除这些议论,恢复王权地威信。

    她宁愿屈尊,愿意在神地保佑下为解决问题而走出坚定的一步。

    皇后觉得自己已经深思熟虑以后的想法是稳妥的。

    激烈地思想斗争,她原来的固执消失了,她下定决心要去劝阻皇帝。

    她离开礼宾大厅,回到起居室,在冥思苦想中度过了后半天,又痛苦地熬过了漫长地黑夜,热切地等到了第二天上午。

    在通宵玩乐以后的皇帝,这时才是他起床的时间。

    她立刻前往皇帝禁宫,她的突然出现,在皇帝禁卫军引起不小骚动,他们立刻立正向她致敬。

    她向一个侍卫说:

    “皇帝陛下在哪里?”

    “在陛下的居室里,皇后陛下。”士兵恭敬地回道。

    皇后稳步走向皇帝居室。

    进的门来,发现皇帝正一个人坐在那间华丽的皇室里。

    自从上次两人见面以来,已经过了许多天,皇帝并没料到她会来,一面说道:

    “众神赐你平安,伊丽莎白,如果早知道你愿意见我,我就会亲自到你那里去。”

    皇后平静地坐下,心里对自己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怎么会不愿意见他,然后她开口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