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时光那年正好 > 第二十三章 温馨

第二十三章 温馨

    到八月中旬,许木的论文顺利的在《文史论》上刊登发表。

    看着杂志上那由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文章,许木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感慨。

    这是他第一次发表论文,从各方面来说,都相当有纪念意义。

    关于论文的事情,许木之前没和太多人说,除了父母、东方颜和小雯雯以外,也就他宿舍的室友知道。

    室友们那里也不是许木主动说的,大家朝夕相处的吃住都在一间屋子里,这种事想瞒也瞒不住,而且也没必要。

    那期的杂志出售当天,父母和小雯雯都陆续打来了电话,室友们也在他们宿舍的QQ群里嚷嚷起来了,让他开学回去准备请客,许木发了个“滚”的表情就没再搭理他们。

    在这件事情上,东方颜做的就非常直接,她直接订了个餐厅带他出去吃饭。

    其实许木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东方颜说:“我乐意。”

    好吧,这三个字对许木来说真是一个强大的理由,有什么能比她乐意还重要呢。

    后面一段时间,论文甚至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来周文意给许木打电话时说有不少人在跟他询问这作者是谁,想问问许木的意见。

    许木心里当然清楚,能直接联系上周文意的人,都不会是普通人物。但是他想了想,跟周文意说:“您老就先帮着给推掉吧。”

    “为什么?”周文意虽然这么问,但是语气里没有一点意外,好像一早就知道他会这么说。

    许木答道:“沉淀不够。”

    周文意笑着挂上了电话。

    八月份东方颜的工作很忙,几乎每天都会加班,就算提前回来了,吃过饭后也在房间里忙到很晚。

    许木有几次深夜都还看到她房间里的灯在亮着,他敲敲门,给她端一杯牛奶送过去,告诉她一声早点休息,然后每次再轻轻关门离开。

    看着她现在的工作状态,许木心里关心,却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在这上面他也帮不了什么忙。

    至于她之前跟许木说找机会跟他说的事,许木不知道她有没有忘,但是他也没有再提。他相信该他知道的时候,她一定会让他知道。如果她不想让许木知道,就算催她,也没有任何意义。

    到了八月二十号,那天吃晚饭的时候,许木跟她说要回乡下爷爷奶奶家一趟。她点点头问他什么时候走。许木说后天,回去过几天后,开学前直接从老家回来。她点点头问买票了吗。

    “不坐火车,从汽车站坐汽车回去可以路过旁边的镇上,在那边可以下车,然后从镇上到家大概有五六公里,从那回家就方便多了。”许木说。

    “明天下午我早点回来,你跟我去趟商场买点东西。”她说。

    “买什么?”许木问。

    “明天你就知道了。”她吃着饭没有多说。

    到了明天下午,东方颜四点多就回来了,然后直接带着许木就去了商场。

    在商场里一转,许木终于知道了她要买些什么东西,全是老人吃的营养品,硬是买了几大盒。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在这些事情上,许木的拒绝对于她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许木呆呆的看着她问:“买这些东西回去,我咋说啊?”

    东方颜说:“什么咋说,就说你买的啊。”

    许木都要无语了:“这些东西这么多钱,问我哪来的钱,我怎么说?”

    东方颜看了他一眼:“说你暑假在这边兼职赚的。你不是论文发表了吗,就说是你的稿费。”

    得,许木一看没辙了,理由都给他想好了。

    “太远了,拎着这么多东西折腾来去的,不方便。”许木说。

    “那我明天送你去车站,上了车一路坐车回到家了,还有什么不方便?”东方颜一边在商品架上挑着东西,一边随意的说道。

    “那明天下了车呢?还有那么长一段路要走呢。”许木还想再挣扎一下。

    她突然停住,转过身看着他:“那我叫个车一路给你送到家?你哪这么多事,当初谁说这些都不是事的,你到底要不要?”

    “要。”许木说,再不要就该发飙了,“不过明天不用送我,我自己过去就行了。”

    东方颜说:“本来也没准备送你。”

    许木张了张嘴,那你刚才说的跟真的一样。可是看着她,许木心里却涌出一股股的感动。

    除了她买的这些东西外,许木自己也买了一些爷爷奶奶爱吃的东西,结账的时候,许木自己付的钱,她看了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谢谢你。”走在回去的路上,许木突然轻声对她说。

    “不客气。”她神色如常的回道。

    第二天一早,东方颜吃过早饭后正常去上班,只是在午饭前给他发了条消息问他出发了没有。许木说一会。

    车开的时间是下午两点,时间上他不赶,但是从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去汽车站要转两趟公交车,他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实在是不方便。早上东方颜出门前就交代了他中午打车去车站,许木也是这个想法。

    关于游戏开发那边的事情,许木已经把很多工作提前做好和他们分别沟通下去了,有具体问题的话,他们可以在线上或者电话里到时再实时沟通。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汽车,许木下了车之后就看到爷爷骑着三轮车在路对面等着了。

    许木赶紧提着东西跑过去:“爷爷,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说一会自己租一辆三轮车回去吗?”

    爷爷看见孙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租那个做什么,还得花钱,我在家又没事就过来接你好了。”

    许木把手里的东西放进车斗,爷爷看了,皱着眉说道:“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啊,家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

    “爷爷,没事,这些东西都是营养品,都不贵,留着你跟奶奶在家里吃。”许木笑笑,跨进车斗里坐了下来,“好啦,可以走了。”

    到了家里,奶奶已经包好了许木爱吃的饺子,就等着下锅煮熟了。

    许木从车斗里跳下来,笑着喊道:“奶奶我回来了。”

    “回来了,”奶奶开心的拉着他的手,仔细看了看,“好,比上次回来吃胖了。”

    “最近在学校伙食好,都快要减肥了。”许木笑。

    可不咋的,东方颜每次带着他买菜,鱼类肉类不少买,她饭量也不大,多数都让许木吃进肚子里去了。

    停好三轮车的爷爷走了过来说:“减什么肥啊,要那么瘦干嘛,胖点好。”

    许木嘿嘿的笑。

    奶奶说:“饿了吗?你去坐着歇会,我去下饺子,一会就能吃饭了。”

    “没事,我不累。”许木笑着说,然后跑去把书包里的杂志拿出来,献宝一样的到爷爷跟前,“爷爷,给你看个东西。”

    爷爷伸手接过来杂志:“这是什么?《文史论》?”

    许木介绍道:“这是专门发表文学和历史方面论文的杂志,在国内影响力特别大,主编也是F大的历史系主任,在历史学专业里属于泰斗级的人物。”许木说着把杂志翻开,他的那篇论文被刊登在了杂志的第一篇:“爷爷,这是我上学期写的论文,在杂志上面发表了。”

    爷爷听到后面一句话时一下就来了很大的兴趣,不管是什么杂志,还是主任泰斗的,他都不认识,也不太关心,后面这才是关于自己宝贝孙子的事。

    老人比较传统,几十年来一直在农村生活,在老人他们那代人的认知里,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就是一件特别有本事的事,那都是知识人做的。

    现在听见孙子也发表文章了,爷爷当然惊喜的不得了,拿着书就去他的那间厢房屋里戴上了老花镜,然后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直到天色渐暗,饺子都煮熟出锅了,老人家又去屋里的灯下接着看。

    这种文章,老人家虽然看不太明白,可是这是孙子做出来的成绩,他想去关注,去了解,哪怕不懂,也想知道的多一些,再多一些。

    他们心里清楚自己已经老了,时代在进步,他们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脚步,年轻人的世界他们如今想要融入进去很难,他们只能用自己那种笨拙的,却朴素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关心。

    他们也曾年轻过,有过斗志,有过憧憬,可是现在他们上了年纪,曾经那些东西却在逐渐远去,孩子如今成了他们唯一的牵挂。

    “小木。”爷爷看完之后走出来叫他。

    许木正端着碗一边往嘴里扒拉饺子,一边在跟奶奶说话,听见喊他,转过头来:“咋了,爷爷?”

    “这本书爷爷留着了,你要是还用,爷爷给你钱,你回去再买一本。”爷爷说。

    “不用,这本书我就是专门带回来给您看的,您留着吧。”许木笑着说。

    “好,”爷爷点点头,“看到你出息了,爷爷高兴。”

    “我知道。”许木说,爷爷的想法他懂,老人家想的很简单,就是他好。

    他爷爷总说自己的身体不好,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所以每看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心里都会很欣慰。

    许木总说他,不要说这样的话,一定可以长命百岁的。爷爷也总是笑着点头说好。但是许木也知道自己是爷爷心里放不下的,爷爷希望能看到他成家立业的那一天。

    晚上吃过饭,许木陪着爷爷奶奶说了会话才去洗澡睡觉。

    乡下条件不好,没有空调,没有浴室,洗澡什么的都不方便。

    许木爸爸早几年就要给他们装上,但是他爷爷说什么都不愿意,老人家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说在家里装这个是乱花钱。

    老人家态度坚决,许木爸爸也只能先这么算了。

    又说要给他们接到城里去住,但是老人家又住不惯,远没有住在老家里来的舒坦。

    许木洗过澡躺在床上给东方颜打了个电话,电话很快接通,跟着就传来了她有些疲惫的声音:“怎么了?”

    许木问:“你在公司还没回去?”

    她轻轻“嗯”了一声。

    许木说:“先回家吧,事多的话到家里再处理。”

    “没事,一会下了楼很快就到了。”她说。

    “你回租的房子那边了?”许木问。

    “嗯。”

    许木顿了顿,说:“天晚了,回去吧。”

    “好。”

    许木一般回到老家的作息极其规律,完全做到了早睡早起。可是今天想着她,却到了很晚没有睡着。

    早上六点多许木就起床了,牙没刷脸没洗就背着手先去门口的菜园里溜达了一圈,看看有没有成熟的黄瓜西红柿,他也不摘着吃,就为了先看看,留着等上午或者下午没事的时候再过来摘下来吃了。

    吃过早饭,爷爷骑着他那辆陪了他很多年的大杠自行车去赶集,许木则跟着奶奶去田里看了看。

    现在这个时节,正是花生成熟的时候,庄子里很多人几乎都一大早就去田里起花生去了。

    许木家里也是有地的,只是父母在城里上班,没什么时间回来打理,爷爷奶奶也上了年纪,所以他们干脆就把地给了庄子里一个本家种着了,每年按亩数给他们一些钱。

    不过他们也留下了一些零散的土地,因为奶奶操劳惯了,手里闲不下来,没事做也总得找点事做,所以田里一季丰收一季耕种,总会种点庄稼。

    像是花生,他们就种了一些。今天他就是跟着奶奶过来起花生的。

    很多人看见许木回来了,都纷纷热情的打着招呼,他在老家长大,从小就乖巧,乡下人也朴素,所以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那个时候,他们老家那边的机械化种田还没有完全应用上,只有收小麦时用了联合收割机,但是其他的农作物很多还是要靠手动。

    比如花生就是要一棵棵的从地里拔出来,甩掉上面附着的泥土,然后整齐的摆成一排。这期间如果是遇到下雨天的话就要连忙把起出来的花生拉回家,因为上面的泥土被雨水一浸泡沾在花生上,会非常难处理。

    好在这几天天气都很好,许木帮着爷爷奶奶把花生起出来拉回家,再架上一根木棍,拿着一束花生用力在上面摔打,好让花生和茎须分离,再把花生秧挑开成堆,花生摊平在空地上,晒干以后就可以装进一个个化肥袋子里,或者卖出去,或者留下自己吃。

    不过爷爷奶奶种的花生不多,卖也卖不了多少钱,所以多是留着自己吃,偶尔再送一些给亲戚。

    花生打好后,许木留下了一些鲜花生没有晒干,而是单独装进了袋子里,准备回学校的时候带过去吃。

    在老家的日子,许木是觉得轻松又舒服的,不用想这么多,可以放空一切的去享受这种田园的自然生活。

    就这样在爷爷奶奶家舒服的过了一个星期,临近开学,许木也要踏上回学校的路了。因为期间爸爸妈妈回来了一趟,许木也准备不从市里坐车了,还是直接从镇上坐汽车回去。

    回去前,爷爷拿了一千块钱给许木。许木推托不过,只好装下。

    爷爷说:“我有钱,每次给你一点,再取出来一点留着我和你奶奶用,我们在家也花不了多少钱,剩下的我都存起来了,留着以后给你娶媳妇用。”

    许木听了有些心酸,爷爷奶奶生活节俭了几十年,但是对于许木真是从来没有委屈过,要花钱什么的,从来没有犹豫过。

    “你们平常在家赶集的时候,多买些水果牛奶之类的在家里自己吃,买些好吃的,不要这么省着花。”许木交代。

    “好,知道了,你在学校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家里的事不用操心。”爷爷奶奶嘴上虽然答应了,可是许木知道他们不过就是为了让许木能安心在学校上学而已。

    背着包,提着一小袋子花生上了汽车,许木隔着汽车玻璃看到爷爷还站在路口看着他。

    许木拉开玻璃冲爷爷挥挥手:“爷爷,回去吧。”

    车子缓缓启动,爷爷的身影也越来越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