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官商 > 第九十二章 麻烦来了

第九十二章 麻烦来了

    “没错,令尊令兄都还活着,只要杨姑娘能耐得住心,过不了多久,必会父女团聚。”

    杨信并不是什么历史名人,但杨崇贵、杨崇训这些名字却在郑斌脑海里串成了一段已经被演义了的历史,不过由于思维惯性,郑斌还是习惯于称呼他们未来家喻户晓的大名,那就是杨继业、杨重勋,如果这些名字还不够响亮,那么后面还可以再加上几个如雷贯耳的大名——佘(折)太君、杨延昭、杨宗保、穆桂英、杨排风……

    杨家将的姑奶奶居然就这样楚楚可怜的站在面前,而且还在为道听途说的父兄之死而伤心欲绝,郑斌真不知道自己应该兴奋,还是应该去痛恨那些没有根据的小道消息。

    来汴梁杨家报信的那个校尉估计不是杨信父子的什么亲信,他在战场上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不知道怎么听说了杨信父子战死的事,就跑到汴梁来瞎说,大概是想混口饭吃,谁知道却害了杨芳轩。

    “家父家兄没死!那他们……”杨芳轩扔下包裹,一点淑女样子也没有的冲到郑斌面前,两眼中充满了期待,但当她见郑斌有些愣神的时候,终于发现自己因为过于急切,一双素手竟然握紧了郑斌的手,这动作太过亲昵,杨芳轩立刻羞红了脸,连忙松开了双手,“郑大哥,家父现在哪里?求郑大哥告知芳轩,芳轩来生为牛为马,也是感激不尽。”

    杨芳轩想去找她父亲?这事儿倒是难办,郑斌知道杨信父子现在正在河东太原府,但太原府是北汉的都城,后周对北汉重兵防守,所有路途都被堵上了,杨芳轩就算插翅也别想飞过去。

    想到这些,郑斌已经提不起兴趣去回味刚才双手间滑腻的感觉了,杨芳轩自然不能让她走,如果听之任之,那就是害了杨芳轩的性命,而且杨信是标准的民族主义者,刘崇建立北汉后纳贡称臣于契丹,杨信心中不满,于是不但自己投奔了后周,而且还把自己管辖的麟州献了出来,使北汉失去了一块阻挡后周大军的挡箭牌。这事很快就要发生,杨信回到汴梁,岂不正是他们父女相见的时候?

    郑斌拿定主意,即便是单单为了崇敬心目中的杨家将英雄,冒着窝藏敌将家眷的危险把杨芳轩留下来也是值当的。

    “杨姑娘,令尊现在哪里,我确实知道,但是却不能告诉你。如今外头战事不断,你一个女孩家孤身去找,只能赔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你还信得过我,只管安心在这里住着。出不了多少日子,令尊自会来京城,到时候不愁你们父女不能相见。”

    “爹要来京城……芳轩知道了,郑大哥是怕我只身北投府州一路艰险,所以才说这些话来劝慰的。”月色下,杨芳轩的双眸中充满了希望的火苗,但这火苗却又渐渐熄灭了下去,代之以坚毅和果决,“郑大哥放心好了,芳轩照顾得了自己,到了府州若是有机会,芳轩定当想办法传信于郑大哥和婉儿姐姐,以报平安。”

    坏了,怎么能这么跟杨芳轩说话,杨芳轩上哪里知道世界上有穿越者“未卜先知”这一说?朝廷抄没她家宅院的事儿是她亲眼所见,自然知道杨信是和朝廷为敌的,郑斌现在说这些听上去一点根据都没有的话,难免会让她觉着郑斌这是为了安慰她而编的瞎话,这样一来郑斌倒是好心做坏事了。

    郑斌暗暗责备了自己的不小心,略一思考已经有了主意。

    “杨姑娘以为我在骗你吗?既然如此,我也只有直言相告了。现今令尊在北违刘汉那里为将,说起来是与朝廷为敌,但如今刘崇为抗拒天兵,竟然称臣于契丹胡虏,如此卑躬屈膝,谁人不痛恨?令尊是铁铮铮的汉子,早已对刘崇心怀不满,若不是当初他曾与朝廷为敌,恐怕早已投效朝廷了。如今令尊已派人接洽朝廷,共商举义大事,想来不日即可成功。本来我是不知道令尊的,不过前些日子晋王殿下恰好提到了此事,因为牵涉机密,并无外人知晓,今天若不是杨姑娘心存疑虑,我也是不肯说的。”

    郑斌祭起了忽悠大法,直接把柴荣抬了出来,并且为了增加可信度还加上了什么“绝密文件”的说法,不过郑斌这也是没办法,历史上刘崇确实向契丹称臣了,可那是几个月后才会发生的事。现在北汉刚刚建立,刘崇正忙着稳定朝局,还没来得及做卖民族求自保的龌龊事,所以杨信他们还和刘崇一心,不可能这么快就投效后周。郑斌为了让杨芳轩相信自己的话,把刘崇向契丹称臣的事儿提前了几个月,并且为了让这些话听上去更有真实性,还转了个弯儿说是柴荣说的。这样一来多少算是把谎话给说圆了。

    “郑大哥说的是真的?”

    杨芳轩将信将疑,可又挑不出郑斌话里的漏洞来,郑斌这样说已经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了,而且还把她爹夸成了个民族英雄,杨芳轩心中感激,不免回想当初郑斌收留她的那些事,于是杨家小姑奶奶抿着唇低下了头,已经不再提走的事了。

    “当然是真的。若不是晋王殿下提到过,郑某如何能得知令尊和令兄弟的名讳?杨姑娘还是安心住下,不然杨将军回京不能与你父女相见,那就是郑某的罪过了。”

    郑斌松了口气,杨芳轩原来还对郑斌知道杨信、杨崇贵名字的事感到疑惑不解,现在郑斌的话恰好堵上了这个漏洞。

    “是啊,芳轩妹妹,以少爷和晋王殿下的关系,这事必定是错不了的。也是天可怜见,幸好让少爷撞见,不然芳轩妹妹若是当真走了,我们如何安的下心?”

    婉儿见杨芳轩已经犹豫不决,忙趁热打铁道。郑斌的真实想法婉儿并不知道,她见郑斌对杨芳轩呵护有加,心里泛点酸水也是难免的,但这酸水也就心里泛泛,嘴上该怎么说还得怎么说。人家杨姑娘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而且她爹以后很可能还要进京做官,如果郑斌对她有什么想法,婉儿一个丫鬟又能说什么呢。

    杨芳轩对自己的出路本来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主意,至于折家投靠了刘崇也是这两天才在无意中听到的,她想去投奔,一方面是因为折家与父亲交厚,有兄弟之盟,并且是儿女亲家,在自己父母双亡,其他亲人也都不在了的情况下,只有折家才算自己唯一的靠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郑斌一家人对她很是善待,所以她担心时间久了,自己叛逆之女的身分暴露,连累了郑家人。现在郑斌这样说了,杨芳轩那颗本来决绝的心不知不觉间已经软化,所以看看婉儿,又看看郑斌,低头间“嗯”了一声,声音却小得像是只蚊子。

    “那就好。”郑斌放下了心来,点了点头依然是严肃,“现今令尊和朝廷接洽的事还没有几个人知道,杨姑娘的身份如果传出去只怕会引来麻烦,所以今天的事咱们三个都烂在肚子里,全当没有发生过,杨姑娘只管耐心等待就是了。”

    “走吧,咱们到前头去,妹妹先把泪擦了。”

    婉儿挽住了杨芳轩的胳膊,并把一条手绢递了上去,杨芳轩这才发现自己因为突然听说爹和哥哥他们没死,不知不觉间已经喜极而落泪。她接过手绢,终于破泣为笑。

    回到前厅,宴席还在热闹的进行之中,然而郑斌刚刚没事人儿似的落座,门外一声尖细高昂的嗓音突然把厅里所有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开封府五品功曹参军事郑斌接旨!”

    还不让人吃饭了。郑斌虽说当了官,但皇帝直接向他下发旨意还是第一次,他不敢怠慢,连忙带领家人迎了出去,就在院子里,借着前厅外的灯笼照亮,一名中年蓝衣太监在四个全副武装的禁军武士护卫下已经昂然进院。

    “文斌,接旨得摆香案。”

    赵普虽然没当朝官,但毕竟书读得不少,知道朝廷里的规矩,一见那太监的架势,连忙小声提醒郑斌。

    “香案?快……”

    “不必了,皇上传的是口谕,都跪下。”

    没等郑斌吩咐出去,那太监高喝一声,郑斌他们只得连忙跪下。

    “开封府功曹参军事郑斌,皇上命你明日卯时随朝觐见,询问官牙之事。不得有误。”

    过中秋节不宜在外久留,中年太监大概是慌着回去吃月饼,连点胡子茬都没有的白净面皮上两片薄嘴唇快速张合,说出一番没有点原因的命令后,烈火烧腚似的转身就走。而跪在地上等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等骈俪文章的郑斌一时没反应过来,等站起身慌忙相送的时候,太监和武士早已走远,只剩下郑斌等人颇有些尴尬的站在门口。

    “郑大人,郑大人。晋王殿下有话让小的传给您。”

    中年太监和护送的武士迅速消失在了暗夜之中,正当郑斌他们准备转身进院的时候,门楼外边的旮旯里一个人影突然转了出来,天上月亮再大,可天毕竟黑,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暗影里突然冒出个人,让谁都得吓一跳,好在出来跪接圣旨的都是男人,要不然非得爆发出一阵鬼哭狼嚎不可。然而就算这样,郑玄还是欺身迎了上去,生怕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冲犯了主人。

    “郑大人,是小的,晋王府里的内侍王七九,大人不记得了吗?”

    那人影反应还算快,见郑玄要动手,连忙走到大门口的灯笼底下自我介绍了起来。

    “你是……”郑斌惊魂普定,方才仔细向那人看去,那人二十岁上下年纪,也是一身太监打扮,一张瘦小的白脸倒是有一两分面熟,“原来是王公公,快请进,快请进。”

    这个太监王七九是柴荣王府里的内侍,当初柴荣刚进京时曾让他来传过郑斌。所以对郑斌还算熟悉,此时见郑斌接着就认出了他来,顿时觉着有面子,乐呵呵的便跟着郑斌向院子里走去,但他哪里想到郑斌根本就没认出他是谁,之所以客气,完全是面子活儿。

    “郑大人,宫里的那位公公刚领了旨离开,晋王殿下就让小的偷偷跟着来了,要不是怕他看见,小的也不会躲在门后头。”王七九被郑斌迎进了偏厅坐下,很有面子的环顾一周有幸跟着少爷看太监的郑家仆人后才道,“晋王殿下有些嘱咐让小的带给郑大人,郑大人看……是不是先屏退家人。”

    “你们先下去。”郑斌还能不知道郑贵他们看新鲜的心思,摆摆手等仆人们离开,方才向王七九问道,“不知道晋王殿下有什么吩咐下官的?”

    “唉,郑大人,您不知道,今天皇上宴请重臣赏月,小的一众仆从随晋王殿下王驾伺候,那内宫哪是小的这等外府仆从能进的?所以小的们就在前廷等着,宫里的膳食自然轮不着小的们这些人用,等着又是无聊,小的们便玩了几把双陆打发时辰,您说小的这手气臭的……”

    王七九说起自己手气不好来好像吃了苦药,皱着眉连连用左手打右手,仿佛要把晦气打掉,却忘了今天到郑家来的真实目的。

    郑斌虽然心里焦急,可又不好去打断王七九的絮叨,只得耐心的听着,并且“嗯嗯”的点着头表示自己听的很用心。郑斌心里很是奇怪,今天是过节的日子,郭威宴请群臣虽然搅了人家阖家团圆,但也算是厚待臣下的一种表示,可突然向自己传旨,说是要询问官牙之事,并且从王七九的话音里还可以听出另有隐情,这事可就蹊跷了。

    “小的输了几盘,眼瞅着差不多一吊大钱进了别人的手,心里那叫一个急,本来不想再赌的,可他们赢顺了手,非得拉着小的不放,您说这叫什么事?幸好这时候晋王殿下来了,把小的叫了去,他们倒也不敢再纠缠。”王七九还在继续絮叨,当说到柴荣叫他的时候,总算想起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噢,郑大人,殿下让小的跟您说,让您明日随朝见驾的时候务必小心些,王峻王枢密他们那边的人在朝堂上怕是有些难听话要说。”

    “王枢密要说难听话?”

    郑斌心中一惊,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招惹了王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