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了当然要做个富二代 > 第50章 我有鲜花,蝴蝶自来

第50章 我有鲜花,蝴蝶自来

    几乎是刹那之后,董宁康就想到了一种可能,估计是上次在家里见一面,他唯唯诺诺的,话都说不周全,回去之后被丁玲兰教育了一番,这次过来之前,也是提前做了些准备。

    那就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所进步!

    董宁康轻轻点了点头:“有这样的态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终还是要看你的实际表现。”

    这时候丁玲兰适时地说道:“董老师,开学之后,您有什么要他做的事情,直接吩咐就是,也算是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就像当年照顾我一样。”

    丁玲兰是董宁康带出来的,对于这个学生,董宁康是非常满意的,否则的话,也不会一而再地答应丁玲兰,换了别人,早就推说自己很忙,没时间会客了。

    董宁康笑着摆摆手说道:“那不一样,你上学那时候,都是主动帮助老师们做事的。”

    言下之意很明白,丁茂宁已经不是那个听不懂真正台词的少年,他礼貌地说道:“董老师是说到了点子上了,我跟我姐姐相比,在工作、学习的主动性上是有些距离,但我相信,在董老师您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够弥补缺漏,有所进步。”

    先是肯定对方的观点,承认他判断正确,然后再拍一把彩虹马屁,来个双赢的结果。

    董宁康都怀疑今天来的丁茂宁,跟上次来的丁茂宁不是同一个人,他也不客套了,直接说道:“你能不能当上班干部,或者进入学生会,这是靠你自己的努力,我这里呢现在在着手成立一个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到时候如果有勤工俭学的岗位,尽量给你留一个,不过我现在也不敢打包票的。”

    这是丁玲兰在电话里就跟董宁康提过的事情,也是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有的学校成立得比较早,有的成立得相对晚一些;有的是隶属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有的是隶属于校团委,各个学校不尽相同。

    “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啦。我最近看到一些新闻,说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呢,我们学校就成立了创业中心,也是紧跟国家的大政方针。”丁玲兰顺着董宁康的话,也恭维了两句。

    董宁康点点头:“其实从200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一些通知,这两年各部门更是密集出台了相关文件,都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也给出了一些扶持的政策,我们学校也是顺应潮流。”

    还有一些话,董宁康不便说出口,那就是之所以现在鼓励学生创业,实际情况是,就业形势开始一年难似一年!

    以前的师范毕业生都是包分配的,但现在早已经是逢进必考,考不到的话,毕业就等于失业。

    因为进入到了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所以现在各个地方都开始逐步抬高招收人员的门槛,比如,过去安州市区的一些小学还接受师范大专毕业生,现在不是本科生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了。

    有一些名校,还需要报名者在校的时候起码是入党积极分子,或者要有担任班级干部、学生会干部的履历。

    丁玲兰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厚着脸皮来请董宁康帮忙。

    跟姐姐是想法不一样,丁茂宁对那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很感兴趣,但这会儿显然不是向董宁康请教这个问题的时候。

    过来只不过是求人家办个事,又不是什么非正式会议,人家哪有这个工夫来跟你谈东说西的。

    不过丁茂宁还是轻轻问了一句:“董老师,这个创业实践中心,是在学校的什么地方?”

    惭愧得很,虽然在安州师院读了四年的书,但丁茂宁还真不知道这个中心位于何方,一半是因为他当年上学之后,沉迷于上网玩游戏,对学校内的一些事情一些活动很不积极;另一半是因为这个中心就是应付上面文件要求而设立的,除了极个别的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知道外,其他人根本不关心。

    那时候一个二流的本科院校,又一半多是师范类学生,谁没事会想到要自己去创业?

    董宁康也没想太多,只以为是他关心自己上学之后勤工俭学是在哪儿,指了指西南方向:“就在教师公寓楼那边的活动中心。”

    这样一说,丁茂宁心中有了一点点印象,学校的西南角有两栋教师公寓楼,公寓楼旁就是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里有多功能厅、音乐室、美术室等场所,学校的一些活动也会放在那里,比如学生代表大会,迎新晚会、毕业典礼等。

    这地方丁茂宁也就去过两三次,对这个不起眼的创业实践中心一点儿影响都没有。

    “那今天就到这里,我还要几个文件要处理。”董宁康的确很忙,事情谈得差不多,就准备送客。

    丁铃兰赶紧把带来的两盒茶叶拿了过去:“董老师,这是我先生老家那边的茶,你得空了尝尝,据说味道还不错。”

    董宁康脸一板:“跟我还用得着这样客气?”

    “真不是跟您客气,我又喝不惯茶叶,放在家里也是浪费。”丁铃兰笑着放到他桌上,然后带着丁茂宁告辞离开。

    董宁康看了看,刚想说什么,丁家姐弟已经离开,他摇摇头笑了笑,放进了自己的抽屉里。

    “让你在学校勤工俭学,不是指望你赚什么生活费,是让你多锻炼锻炼。”

    出了团委楼,丁铃兰还想趁机多教育教育弟弟,不想丁茂宁指了指西南角:“要不,我们现在过去看看?”

    丁铃兰有些奇怪:“这会儿就要去看看你工作的地方?”

    “了解一下而已。”丁茂宁没有说出真实的想法。

    “也好,我正好也逛一逛母校。”丁铃兰想了想说道,“我毕业之后也没来过几次。”

    丁茂宁嗯了一声,走在前面。

    活动中心那里,有一个小门通向外面,这是为了方便住在教师公寓里的教职员工进出,有保安24小时值守,学生是不允许轻易从这里出去的。

    出了这个朝西的小门往南是两个企业,再向东是几家跟棒子合资的企业,向西就是安州最高学府安州大学。

    大学之间也是存在着鄙视链的,安州大学的学生,一般瞧不起安州师院的,安州师院的瞧不上正西面的安州工学院的。

    不过有一点除外,那就是安大安工男生居多,安州师院女生扎堆,所以一到周末,不少安大安工的男生,就喜欢往安州师院这边跑。

    我有鲜花,蝴蝶自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