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升温

    伊恩很快等来了他想要的时机。

    弗兰克的调查行动立竿见影。

    首当其冲的,是罗斯福·布兰登。

    这位十二年功勋警探,原定授予的勇气勋章被悄悄取消了,葬礼举行的也格外低调。

    弗兰克带副手希德出席葬礼,但并未在葬礼上致辞。

    据利亚姆从詹姆斯,詹姆斯从其他同事那里转述,整个葬礼过程中,弗兰克始终板着脸,一言未发。他甚至没有致辞,只旁观葬礼结束后与家属轻轻拥抱,就匆匆离开了。

    这仿佛是某种信号。

    当天,批准布兰登与利亚姆参与缉毒局行动的内务部调查员被内务部解职调查。

    第二天中午,摩尔社区爆发小规模冲突,在NYPD的努力下很快被镇压。

    但这股冲突就仿佛号令枪一样,一整个下午功夫,从贫民社区道摩尔社区,冲突不断,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剧烈。

    这一夜,伊恩睡的不是很好,隔壁摩尔社区枪声不断,警铃声不绝。凌晨两点多时,甚至有一阵枪响就在楼下。

    天亮后,整个摩尔社区跟贫民社区都被不安于焦躁的气氛所笼罩。

    一上午时间,这两个社区都没发生过冲突,但不管社区内的人还是29分局,全部都如临大敌。分局长下达通知,要求所有警员取消休假,前往这两个社区巡逻,维持秩序,另命令防爆队随时待命,准备镇压B乱。

    但秩序并不是那么好维持的。

    下午时分,一辆面包车从警车前行驶而过,有人从面包车里探出头来,端着枪对着巴勃罗兄弟社区学校两旁就是一通扫射。整个过程毫不避讳警察。

    枪声仿佛信号,迅速传遍两个社区,短短半小时,两个社区已然陷入混乱之中。29分局投入的警力在两个大贫民社区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

    摩尔社区与贫民社区陷入混乱当中时,伊恩正和尤兰达一起跟好邻居小山先生聊天。

    伊恩发现,好邻居对帮派之间的故事,以及贫民社区这种地方的了解,远不是他们能比拟的。

    从局面上来看,有人抓住了大巴勃罗的弱点,正对着他痛击。

    弗兰克·雷根从警局内部发动的调查,让大巴勃罗的‘合作者’暂时自顾不暇,进而让大巴勃罗短暂地失去了保护,处于‘裸奔’状态。

    大巴勃罗准备迁移大本营到摩尔社区,独吞一整个社区,这种行为本身就惹怒了摩尔社区的地头蛇。要命的是,他还没迁移完毕,原贫民社区还有一部分家业。这就造成了大巴勃罗势力分居两地,首尾无法兼顾的尴尬局面。

    最致命的是,他无法舍弃任何一方,也做不到同时保住两方。

    舍弃摩尔社区,等合作者们腾出手来,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舍弃贫民社区,在摩尔社区立足不稳的他实力将严重受损,有被人替换掉的风险。

    按照那晚好邻居小山先生所说的,大巴勃罗现在就是在慢性死亡,他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立刻找人调停,结束冲突,安稳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但调停就意味着低头,低头就意味着认输,认输就像吃了败仗,是要割地赔款的。大巴勃罗纵横街头这么多年,还没有过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的记录。

    ——哪怕这次迁移大本营到摩尔社区,也是跟周边几个帮派进行的公平交易。

    无条件割地赔款?比割他的肉还要难受!

    -------------------------------------

    面对两个社区的帮派袭击,大巴勃罗悍然发动报复,彻底将局势带入高潮。

    他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凶狠。

    距离袭击发生仅仅不到半小时,整个社区便已狼烟四起。

    这里的人几乎家家都跟帮派有关。当一个社区连秩序都是黑帮在维护时,就已经不是你想不想涉黑的问题了。如果你不选择加入一个帮派,在周围都是帮派分子家庭的环境下就显得格格不入。

    在贫民社区里,不合群的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

    因而,整个贫民社区其实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平民,哪些是帮派分子,放下武器就是民,拿起武器就是帮派分子。许多家属还会帮忙提供力所能及的助力。比如藏人,藏武器,提供逃跑路径,通风报信等等。

    NYPD在这里非常不受欢迎,这里的人不管打的多凶,终究都是社区内部矛盾,是自己人。NYPD与于他们而言,就是邪恶政府的邪恶暴力机构。

    因而,NYPD在进入社区后就仿佛陷入泥沼之中一样,彻底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只不过这片汪洋大海并不是帮助他们的,而是让他们彻底陷进去,步履维艰。

    这得益于长期以来,社区居民因自身处境而对政府的不满,以及某些类似堤姆跟特里这样的人持续不断的煽动。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让贫民社区里居民与官方具有极强的割裂感与互不信任感。

    仅仅一夜过去,贫民社区就彻底回归原始状态。武力至上,暴力当先。

    各种犯罪行为明目张胆地发生在街上。

    暴力犯罪终于令许多阻拦NYPD的人感到恐惧,他们选择躲在家里,不再挡在NYPD前方抗议NYPD入侵了自己的家园。

    NYPD开始维持秩序,冲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临近中午,两个社区已经基本恢复秩序。

    一大早就被市长叫到办公室的弗兰克·雷根挂断电话,转述了下属汇报的情况。

    “我需要稳定!弗兰克!”

    市长大声训斥着弗兰克,把桌子拍的砰砰作响。

    “这种情况如果再发生,我希望最先看到的是你放在这里的辞呈。”

    弗兰克·雷根对市长很不满。

    比上次还要不满。

    这种不满主要源自于两人的目的地完全南辕北辙。

    今年是总统选举年,在纽约州,总统选举年也是市长选举年,同时还是检察官选举年。

    市长只关心他的选票跟支持率,他希望能尽快将事情压下去,而不是被媒体报道得满城风雨,影响他的选举大计。

    毕竟,距离上次这个社区出问题才只过去四天!

    弗兰克并不指望这些政客能像自己一样,思考着解决问题,而不是只解决问题带来的影响。因此,他什么也没说,向市长告辞后返回了警局。

    这次见面,弗兰克·雷根跟市长不欢而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