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北宋末年 > 第十八章还愿

第十八章还愿

    词曰:雪照山城玉指寒,

    一声羌管怨楼闲。

    卞京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

    寄与吴姬忍泪看。

    又诗曰: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秋冬交替时间飞梭,转眼之间己入腊月。

    记忆里的冬天,总是寒冷而肃萧的。然而在古诗词的世界里,一遇见冬天便让人只觉得惊艳,那些你想说说不出的话,想表表不明的情,它都知道。

    文人的冬日美景,有梅雪、有火炉、有松竹、有枯叶……寒冷的冬日,最惬意的时光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读着古人的诗,赏着窗外的雪。

    一杯热茶,一份温暖,随诗人的脚步一起走进冬天,在诗词中感受冬日之美。

    而琴音却坐在马车上摇摇晃晃的前行着。旁边坐着小桃,马车前后各有六人护卫。

    她要去观音寺还愿。根据蔡琴音的记忆该寺始创于五代,开山祖师是留名《宋高僧传》的严峻法师,宋太祖赵匡胤为纪念大师独高的宗风福德,特诏改禅院为古观音寺,百年来香火鼎盛。而许愿时,要心诚。以恭敬之心拜佛,在佛前说出自己心中的愿望,不能心存杂念。许下的愿望,要善。只有心存善念的愿望,才能被佛菩萨欢喜的接受。

    如果所求的愿望与佛性相违背、是恶意的,那这样的愿望是不被许可的。

    还愿时,要如法。愿望实现了以后,为了感恩佛、菩萨,千万不能用宰杀鸡鸭去还愿,这样的杀生方式是有罪的,佛教并不提倡。

    在哪里许的愿,就要回哪里去还愿,这是规矩。

    还愿并没有规定多长时间还的,只所以选择今天是因为今日腊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是佛教的传统的节日,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响,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等等。也不知真假?

    还有自己太闷想出来散散心!

    哪像千年后的人们整日忙忙碌碌,披星戴月的工作早就不讲究这些早就失了信仰,能活着就是万幸!就连佛子佛徒们都是酒腥不戒、结婚生子,洋车洋房了!

    半个时辰后就到了观音寺前。

    琴音下车后映入眼帘的全是善男信女,来此烧香拜佛哟香客实在太多,佛堂怎么可能容纳?

    这场面实在是把琴音振悍到了,香火旺盛,烟雾袅袅,如果不知情,远远看上去,会不会误以为是火灾现场?

    高耸的铜像观音前密密码的人们,求子求财求平安求顺利求一切的都在这参拜,

    观音广场具体面积是多大琴音不太清楚,香客百分之七八都聚齐在这里,不管是人,还是烛火都十分壮观。

    只是,香客如此众多,不知道观音是不是顾得过来,或者,会不会给自己再来会不会给观音增添麻烦呢?

    广场一侧的柳树上也被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

    这才不过几转眼的功夫,就己进进出出几十人了,在庙外摆着备式各样的小摊。

    空地上有用苇席搭的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每人三二人都拿一个篮子,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

    商家和小贩们都卖力的推销首自己的商品,有卖衣服和布匹的,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有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

    而他们互相之间竞争那叫一个激烈。众香客们买东西,挑选方便,价钱又便宜,而商贩们尽量地满足她们的需求。首先货物种类齐全,锅盆碗箸,日用百货,衣帽鞋袜等应有尽有。货物质量不要求多么精致,只要结实、便宜。

    往里走是一条灯笼长廊,它有10个拱形大门。第1个代表着:一心一意;第2个代表着:两全其美;第3个代表着:三阳开泰;第4个代表着:四面八方;第5个代表着:五福临门;第6个代表着:六六大顺;第7个代表着:七上八下;第8个代表着:八仙过海;第9个代表着:十拿九稳;第10个代表着:十全十美。

    每个门里都挂满了灯笼,瑰丽无比!走出又喜庆又有诗意的长廊。

    过了灯笼长廊即为观音大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