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长城边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头九冬至一阳升,王祥解衣卧寒冰。孝心感动良鱼献,取到家中奉母亲。

    二九雪花飞满天,寻梅冻死孟浩然。韩愈追封昌黎县,雪拥拦关马不前。

    三九天寒冷清清,唐僧西天去取经。行者沙僧猪八戒,师徒四人往前行。

    四九边防说东阳,残唐五代动刀枪。朱文三世金銮殿,五龙二虎擒延璋。

    五九原来是大寒,昭君娘娘贺造番。琵琶挂在马鞍上,声声哭到燕门关。

    六九头上是立春,赤壁鏖兵用火焚。诸葛三气周瑜死,烧死曹操百万兵。

    七九河开水长流,宋王天子五台游。仁美计害杨家死,七郎八虎闯幽州。

    八九雁南往北飞,正遇孔子哭彦回。七十二贤同学道,徒众三千谁不知。

    九九数尽春风浓,家家犁牛遍地耕。五谷杂粮都要种,风调雨顺享太平。

    北地的冬三月里,总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

    寒冬腊月待春归的日子里,居住在北地的人们也总是不宜外出劳作,只好窝在家里歇冬,修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待春耕的。

    石洞村因为地处在长城边,尚且可以抵御冬季里的部分寒风,然后就可以有多种的非物质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万物闭藏的清闲日子里也充满色彩。

    因为歇冬而诞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在许红枣一整个的童年的时期里,也是石洞村休闲民俗文化发展的顶峰。

    从立冬闭藏到立春发陈的时日里,扭秧歌,唱大戏,踩高跷,转九曲黄河灯,一整个冬月里都有着五颜六色的红火与热闹。

    许红枣唯美幻想中的长夏嘉树康养田园综合体里,也还有着对继续传承下去这些非物质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与建设规划。

    天上广寒宫,人间清暑殿。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首先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其次要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丰富乡村非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促进非物质文化在石洞村持续的繁荣与兴盛,绘就宜居宜业的新画卷。

    在长夏嘉树康养田园综合体的建筑群当中,规划建设有五宫与五殿。其中五殿之中的炎上殿,即是专门用来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民俗文化的建筑场所。

    以园区内的中心建筑太极台为二十八观景台之中的最佳观景台建筑物,五进的院落以太极台为定点向外拓展,嘉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传统康养元素。

    以四时节令气候的变化作为参照,再分别规划建设五宫与五殿。

    规划建设隶属于发陈部落里的岁星宫,用以供奉五帝之中的青帝。

    规划建设隶属于蕃秀部落里的荧惑星宫,用以供奉五帝之中的赤帝。

    规划建设隶属于长夏部落里的镇星宫,用以供奉五帝之中的黄帝。

    规划建设隶属于容平部落里的太白星宫,用以供奉五帝之中的白帝。

    规划建设隶属于闭藏部落里的辰星宫,用以供奉五帝之中的黑帝。

    在五宫建筑群之外,又设计规划布局了五殿建筑,与之相辅相成。

    在岁星宫的建筑之外,规划建设着具有着会议中心功能的曲直殿。

    在荧惑星宫的建筑之外,规划建设着具有传承非物质民俗文化功能的文体活动中心炎上殿。

    在镇星宫的建筑之外,规划建设着长夏嘉树康养田园的综合管理中心稼穑殿。

    在太白星宫的建筑之外,规划建设着具有科技现代化的农业大数据中心从革殿。

    在辰星宫的建筑之外,规划建设着具有收藏功能的乡村博物馆润下殿。

    日常的时候,由园区里的综合管理中心筹备组建的职业秧歌队,高烧队,戏曲班子等,都会在炎上殿以及田地果园里进行艺术的排练与发展工作。

    到了冬三月里,也会按照旧俗,分别在石洞老村的小广场和明镜台上进行演出。

    在许红枣的幻想里,哪怕是秧歌队里的一员,也是一种可以长期从事而又稳定的职业。

    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不仅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就农民本身来讲,也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

    回归到现实当中,有风似嘉树。在许红枣的有风小窑民宿里,到了冬三月里,也只能有着相对比较简单的画九与数九活动了。

    九九消寒图便是北地文人根据数九的方法所绘制出来的图。

    九九消寒图兴起于明代,有文字式、圆圈式、梅花图式的式样。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民间一种计算数九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

    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当中“冬至”的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

    一般在“三九”时间里最冷,更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段。

    当数到第九个“九天”了,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时。

    便到了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的时令,也又到了新一年春耕的时候了。

    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至于人们为什么要数“九”?为什么不数二、三、四、五、六、七、八呢?

    这与传统哲学中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有关。

    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

    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九九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又很好看的日历。

    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

    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会过去了。这也表达了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九九消寒图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

    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去推算“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来年公历3月下旬的春分前后便是“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了”。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会写有《数九歌》。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

    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

    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

    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

    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

    写九,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天。

    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就数完了九。

    如常用的九个字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连成一句话,还能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呢。

    九九肖寒图兴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之举。旧时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为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因之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

    是寓教于乐之举。通过可对幼童进行识字、写字和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的启蒙教育。

    是娱乐消遣之举。画九、写九实为高雅的文字游戏,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比较贫乏的古代,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画九、写九,便自然而然成为文人墨客、富足之家的一种雅兴娱乐消遣之举。

    是熬寒无奈之举。在日历远未普及的年代,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冬天也是穷苦百姓最难熬的日子,画九、写九也透露了冬闲中最广大百姓熬冬盼春的几分无奈。

    在有风小窑民宿东南西北中的五处院子里,许红枣都早早安排好了数九寒天里画九和写九的相关事宜。

    偶尔天气晴朗的时候,许红枣也会组织有风小窑民宿里的租客们,一起在院子里扭秧歌,晒晒太阳,听听戏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