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过去成首富 > 第三十章 起步

第三十章 起步

    县政府举办的南山啤酒晚宴,自然是成功的,也是正式向开元整个社会面宣告了南山啤酒的入驻。

    晚宴过后,南山啤酒开始马不停蹄地筹备工作。

    唐亮坐镇罗松总厂,带着部分德国来的团队成员,加上少数城关镇二厂的技术工。开始对已有的员工开始生产培训,由于沃德古堡的生产线还在路上,此时他们的培训更多地是脱产培训。

    张知谦,则带着部分超越工人,开始为罗松酒厂的职工宿舍进行改造和重新装修。

    农机厂的原有宿舍区有两个,单身的在厂区里面,比较小,用的卫生间是一层一个,吃饭是在食堂吃。

    而大的宿舍就在张越小叔的超市楼上,两室一厅,不算大,却又足够使用。这些宿舍后来都转变性质,成了民房。

    卓远手下的一把安保,则是跟着采购人员,四处采买。

    宿舍区各种家具家电都得买一份新的,而外面的套房,张越打算暂时每套配上电视和洗衣机。这些德国来的家伙,吃的或许可以在食堂凑活,但是手洗衣服是绝对不会的。

    世道虽然越来越好,带着大量物件,还是得稍微注意下安全。

    张越早早地就来到了镇上,此时正饶有兴致地站在酒厂门口。

    南山啤酒有限公司,在朝阳之下,似乎有些淡淡光泽。

    之前太过忙碌,他还没有看过门外的招牌,此时看着,倒是感触颇深。

    这是他这一世事业的真正起步。

    之前的超越,是给父亲张知谦练手的,他不打算参与,整个超越,和他息息相关地,无非就是生活区那个小别墅。

    现在超越的加工区,那个预制板和水泥块的加工场地,这一世回罗松,他连去都没去过一回。

    “小张老板好。”不时有本地工人经过,认得出张越的人,都和他打着招呼。认不出地,看到那辆漂亮的大奔,和张越那依稀眼熟地模样,瞎猜都能猜出是谁。

    至于这个称呼,是因为有张知谦在先,他爸当了超越老板,所以,哪怕酒厂的职工,看到张越也把他自动降级了。

    听到称呼地张越一脸无奈,不过,还是友善地打着招呼。

    这都是乡里乡亲,怎么称呼就随他们去吧。

    “小越,早饭吃了没?”马路对面,小叔张南军看到了张越的身影,大声打着招呼。

    “小叔,这么早?”张越走了过去,小叔的超市还在紧锣密鼓地装修着。

    “我去县城几家超市都逛了,”张南军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个本子,什么密密麻麻写着什么,“我也不懂超市到底要怎么弄,反正,把他们的样子先学来再说。”

    “小越,帮我看看,我这里还缺少什么。”楼下的超市是属于张越个人的,之前张知谦和张南军已经说好,第一批货尽量齐全些,租金就拿每年的利润来抵。

    每年百分之二十归张越,充当租金。

    对于这个方案,小叔和小婶都是满口答应。

    不需要成本,每年拿利润来分给侄子,这样的好事,要不是亲叔叔,谁轮得到。

    张南军和小婶都是干劲十足,分给张越钱没啥好说的,只要生意好,多赚一把就有八十是自己的,这个分配额度,小叔自己拿着还不安心。

    结果张南军手上的本子,随手翻看着。

    前几页都是分布图,超市的规模太大,怎么摆放,其实有着相当地考究,不过,城关镇的开元超市也只是在摸索中。

    “三叔,你记得很详细了。”张越能够看出,张南军的考察,相当地细致。

    几乎可以说是把县城开元超市格局整个给照搬了过来。

    但是超市地形之间有差异,张南军有些摇摆不定,看到张越,便如同找到了指路明灯。

    张越看重小叔的布置图,这是他自己琢磨地,起码还是有些像模像样了。

    “小叔,等到陈列架子到了,你门口这里空出一块来,把少量的饮料和食品放在超市显眼处,整体陈列就放到后面去。”

    张越和小叔说着,进门处放两个展示柜,一个放饮料,一个放各种食品。

    “然后进门处再空一块,到时候,南山这边会有统一的冰箱采购进来,这个冰箱,你就用来全部摆放南山啤酒。”这些都是以后经销商和批发商做的事,但是,小叔的超市,就算特事特办了。

    “嗯,我们自家的啤酒肯定要放在显眼处。”张南军连连点头,这个超市的场地都是侄子的,他以为这个只是小事,不过还是拿着笔接过本子记了下来。

    “小叔,生鲜食品区,可以搞得大一点,保鲜期长的品类多一点,肉类鱼类少一点。”超市刚刚起步,肉和鱼都需要专门的人来经营。

    “食品区,保质期长的可以多进一点,尤其是面包,方便面啥的,以后酒厂职工下班,这些能够垫肚子的都是必需品。”

    “其他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张越稍微说了几句,他就是依着前世记忆来的,自己又没有开过超市,懂个啥。

    “小叔,开业前期尽量把营业时间调过来,晚上最好到十点左右,以后,应该要二十四小时营业。”

    “二十四小时?”张南军疑惑地问道,城关镇哪几家都是九点就歇业了。

    “性质不一样,我们这家超市,白天是赚全镇人的钱,晚上,是要照顾厂区里的工人的。”以后工人多了,尤其是外地工人,半夜三更地饿了,都没办法解决。

    “嗯,晚上留个一个人照看就好,放点零钱在这里,至于安全,有远哥呢。”厂子和超市就是面对面的,卓远也是张南军的外甥,张南军使唤起来外甥的手下,自然顺手。

    “嗯,我看到卓远带着人在那里操练了。”嫌弃外甥带着人像模像样的跑圈,这是锻炼体力的关键,人手配了一套印着南山字样的保安服,警棍和盾牌此时也不限制,在厂区里锻炼和巡逻的样子,还是很唬人的。

    而卓远的一帮小兄弟,和张家村闲散地青年,没有去处地都会慢慢吸收到这只队伍里。

    既解决了家人的后顾之忧,又能够拿到不比工人少的工资,还能天天锻炼身体,这些青年和家人目前都很满意

    张越自己也和卓远提醒过,以后夜间营业,厂区保安可以时不时地到对面超市坐坐,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罗松镇上的闲散人员可不少,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冒出一个见财起意地家伙来。

    叔侄俩闲聊的时候,张越看到卓远带着一帮人从南山厂区里走了出来。

    张越挥了挥手。

    卓远一行人都走到了跟前。

    “越哥。”

    “张总。”

    “张叔。”

    “小舅。”

    五花八门地称呼,分别从卓远那边的亲戚朋友和张家村的青年嘴里喊出来。

    “远哥,你和这些小兄弟也说一下,以后小叔的超市要二十四小时营业,到时候加夜班的职工买个点心也方便,晚上你们照看着点。”张越亲自说了,这些人心里会更重视。

    “越哥,保证完成任务。”

    “张叔,晚上我没地方去,就来你们店里玩会牌。”一个同村的青年笑着说道。

    卓远的手底下,现在是两班倒,晚上人多一些,白天少几个,以后人多了,还会三班倒,时时刻刻对厂区做好保卫工作。

    这些青年倒没有太多的尊卑概念,不过对于给自己工作的卓远和张越,心里还是感激地,纷纷保证着。

    随后,张越跟着卓远一起进了厂区,这是南山酒业正式成立后,张越对自家产业的第一次巡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