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看大海 > 六十四、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远方和诗

六十四、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远方和诗

    六十四、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

    生命是一场向往美丽的诗意运动,背着行囊,曦行,摄朝阳晚霞,看天地变化,寻梅花清幽,坐钓秋水春暖;花开遍世界,峰回路又转,行尽天涯,生命的运动中,最灿烂、最有诗意的是什么呢?

    《华盛顿邮报》评选世界前十位奢侈品:1.生命的觉醒开悟;2.一颗自由、喜悦、爱的心;3.背包走天下的气魄;4.经常回归大自然;5.安稳平和的睡眠;6.享受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生活;7.牵手一个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8.若干任何时候都懂你的知心好友;9.身体内外的健康,内心深处的喜悦,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充实;10.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

    这十个方面,一半与旅行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旅行是人生运动中最有品位的诗意的生活方式。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作品《且行且歌》中曾写道:“人生永有两方面:工作与消遣,事业与游戏,应酬与燕居,守礼与陶情,拘泥于放逸,谨慎与潇洒”。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且行且歌,去旅行吧,人生才能完美,历程才算完整,生活才算没有白过。

    不再是懵懂的年纪,也不再是做梦的花季,如梭的岁月写下了流离的往昔。潺潺的生命之河,花开花谢的旅途,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在心湖里开出了一片蒹葭、浮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鹰击长空,鹤鸣九霄,是鸟中神仙;喜鹊吉祥,燕子报春,带来美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普通却多;画眉金丝,八哥饶舌,虽是极品,却是笼中宠物;乌鸦漆黑,贼眉鼠眼,一身晦气,照样唧唧喳喳。正如巴尔扎克说:大驴也要叫,小驴也要叫。

    人生,生,容易,活容易,但是,生活不容易。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时光,亮,黑暗,交织着,人生,就在轮回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修行,悟,参禅,红尘里,淡然,低眉而顺眼。看破如浮云流水,放下如白驹过隙。

    岁月,两个字,有点缠绵,有点静好,有点姹紫嫣红,又有点简单素白。

    岁月较比光阴,有了更长更远的意味。也就可以拥有生活的五味杂陈。

    那一点酸,一点甜,一点苦,一点辣,一点咸,都成了岁月的味道,生活的调料。

    俯瞰,是上帝的眼光,充满慈悲,人若有之,会过于狂忘、自大、不自量力。

    横眉,是护发金刚的冷对,散发着震慑,人若有之,会满脸横肉,千夫所憎。

    斜视,是白鹭的勾当,支撑着弯脖,人若有之,是生理残疾,精神疾病。

    仰望,是狐狼拜月,媚俗和残忍的对立,人若有之,非妖即奸,笑里藏刀。

    低眉,才能顺眼,慈祥而又温柔,内敛而又和善,这才是人的眼光。

    每个人珍爱时光和生命的目标和方式不同,做官,做更大的官;发财,发更大的财;出名,出更大的名;……我呢?趁着我头脑还清晰,思维很敏捷的时候,多学一些东西,多写一些文章,不是更好吗?如果说过去工作是为了生活,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让他们过得好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离我们而去,孩子会成长起来独立,我们也吃不了多少,喝不动,对各种活动的热衷逐渐淡化,剩下的是对自然的回归,对精神的追求,幸好自己有点文科和文学底子,拿起笔来写吧。

    人进入中年以后感觉时光特别容易流逝。尤其是爱上了写作,每天想写的东西很多,安排的计划很紧,时光似乎很容易过去,一睁开眼到一闭眼,一天就过去了,但是还有很多素材没有写完。

    有一种说法,每天安排的时间按四种类别来区分。也就是第一种重要而急迫的事情;第二种急迫而不重要的事情;第三种重要而不急迫的事情;第四种既不重要也不急迫的事情。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那么每一天就会过得井然有序,从容不迫。

    我要抓紧时间,急迫和不急迫,重要和不重要,都是一个字,“写“,我做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但有生之年写到五百万字还是可以的,我的人生才算圆满,没有遗憾。

    二年来,我摒弃了一切活动和应酬,没有休息一天,也没有周未和节假日的概念,早晨7点开始写作至12点,下午准备材料,晚上整理材料。日复一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有成就。

    刚开始,老婆是有意见的,“作家也有生活,也要休息,何况你还不是个作家。看你是走火入魔了。“时间长了,老婆和孩子,包括我的女婿,也习惯了,看我每天这样辛苦,心疼,担心我的身体和健康,不让我干一把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泡好茶,摊开稿纸,我姑娘嫉妒地说:“我妈把你当老爷一样侍候着。“

    我确实很辛苦,写作是个累人的活,耗费精力和生命的差事。好在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家人的关心和爱护,除了眼睛近视度数增加外,其它身体器官都很争气,配合大脑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

    凉风吹起书页,这烟雨,让尘封在书卷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独倚幽窗,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久违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

    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人生云水一梦,而我们就是那个寻梦的人,在千年的河上漂流,看过流水落花的风景。

    有一天老无所依,就划着倦舟归来,回到水乡旧宅,喝几盏新茶,看一场老戏。时间,这样过去,

    只是这世上,有多少人可以清醒自持,敢于承担光阴所带来的消耗,敢于接受命运所带来的仓促变幻。

    这世上总有许多执迷不悟的人,为了一溪云、一帘梦、一出戏,交换心性,倾注深情。而痴情本身就是一个寂寞的旅程,倘若无法承担其间的清冷与凉薄,莫如不要开始。有时候,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会比一个寡淡漠然的人更疲累。

    雨从檐角下落,风在窗外穿行。这样的日子,适合倚楼听戏,临池赏荷,眉间留三分浅笑,眼底藏七分冷傲。

    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被理所当然地关在门外,细雨轻烟留在了心底。如此安宁,

    阳光下,睹书泼茶,静坐小憩。偶有路人,打屋檐下经过。只借问一句:驿路边的梅花开了没有?湖畔的杨柳绿了没有?

    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静静地坐下来,去思考,去写。

    在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也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醒来无处觅,来去都如风,梦过无痕。人生也像坐火车一样,过去的景色那样美,让你流连不舍,可是你总是需要前进,你告诉自己,我以后一定还会再来看,可其实,往往你再也不会回去。退后的风景,邂逅的人,终究是渐行渐远。人间有味是清欢,我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林清玄

    晋朝有一个人叫张季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西风吹起,想起家乡的菰菜羹和鲈鱼脍,便说:“人生中最难得的是舒心和如意,我怎么能为了名利和地位远离家乡数千里做官呢?”说完,就辞官回家吃鲈鱼去了。真是一个率性之人,率性得有些可爱。

    晋朝还有一个人叫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时,因为不肯献媚于朝廷派下来的官员,长叹一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便挂冠而去,离开只当了83天县令的职位,回家种田去了。在莳花弄草浇水灌溉之余,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读着他的诗句,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青山隐隐,白云悠悠,一位老人头戴一顶斗笠,在竹篱围成的菜园里锄草,背后三间茅屋,炊烟袅袅,屋前溪流潺潺,鸭子在水里扎猛,何其美哉!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载,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争,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份清欢,实在是一种福分。

    可是,这样的人太少了,毕竟这需要超常的胆识和智慧,一般人做不到。放眼望去,身边的很多人,还不是为了生计和家庭,在苦苦地劳作着、抗争着。

    为了多赚一点薪水,一点花销,甚至屈服于权势,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不过,我们虽然身为凡夫俗子,无法像陶渊明这般,有此等才情和勇气,过一种远离世俗的桃源生活;

    但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欢!

    林清玄说:“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它不需要远离我们熟悉的生活,不需要逃离固有的环境,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