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除鞑令

    西元一六八九年,神武二年三月六日。

    大明颁布了在满清彻底投降前都生效的诏书。

    《除鞑令》。

    驱除鞑虏,恢复华夏。

    同心戮力,还我衣冠。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兴明除满之责,只要杀了满人,附带头颅、兵器和文书作为证据,便可以来大明领取五石粮,十两白银,经甄别后可加入明籍,获得大明国民证。

    伪清统治区域的汉民在大明入主三日内必须割除金尾鼠辫,否则就是留辫不留头。

    至于衣冠,那就自由了。

    这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简直就是倒反天罡。

    除鞑令一经登出,很快就上了《大明报》的头版,一日便有了足足千万份的销量。

    这项对满人的长期灭绝政策将会随着北伐大军、各商队和《大明报》传扬许久。

    虽然除鞑令一定会造成相当的惨案,但不得不说,奖励是最有效激起百姓欲望的东西。

    只有满清的统治区引起了大规模的骚乱,大明才能更为轻松地收复失地。

    为了华夏,流点血又何妨。

    为了贯彻除鞑令的精神,大明的光复区很快就有了行动。

    一些原本为原满清统治区的百姓修辫子的师傅们摇身一变,很快就操刀为原先留着金尾鼠辫的百姓们割辫子。

    某处被明军光复的城池。

    一处理发铺,人山人海,从街的这一头排到了街的那一头,周围还有明军士兵监督。

    “刘一刀理发铺!只需要十枚铜板,就能剪掉除伪清在同胞们的头上留下的罪孽!”

    一个长的得大腹便便,满脸胡茬的男子高喊道。

    而他头上的金尾鼠辫,早就不知道丢到哪个爪哇国了。

    没错,他就是这个理发铺的老板,得益于大明的除鞑令和“留辫不留头”的行动准则,他的生意异常火爆。

    “师傅,帮我剃好看些。”

    一个头顶油光发亮,身着一席白衣,双手拎着两个用土布包裹着不知道什么圆滚滚的东西,但这个土布,却已经沾染上了红黑色的不知名流体。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红黑色液体滴在了理发铺的地板上。

    只见一个刚剪完辫子的男子怯生生地问道:“这位先生,请问你手上拿着的是……”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那个白衣男子不咸不淡地开口了。

    “两个满人的头颅罢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百姓们一脸羡慕嫉妒恨地看向他。

    这是二十两白银啊,还有十石粮,一个人努力了几年都不一定拥有的啊。

    “师傅,动手吧,我还要领赏钱呢。”

    见到理发匠愣住了,那个白衣男子催促道。

    “好的,好的!”

    那个理发匠很快就风风火火的投入了剪辫的伟大事业,没过多久就把那个白衣男子的金尾鼠辫剪了个一干二净。

    “英雄!慢走不送,这钱我就不收了!”

    刘一刀的祖父就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下,现在有屠满英雄来他这边剪辫子。

    英雄的钱怎么能收呢?

    “钱还得付。”

    只见那个男子直接将十枚铜板一齐放在木桌上,继而又冷冷地开口道:“还有,我不是英雄,不过是欺凌弱小的罪人罢了。”

    说罢,那个白衣男子就在众人的目送中离开了。

    ………

    ………

    城内,除鞑办事处。

    一个办事处的明军军官躺在一个摇椅上,懒洋洋地叼着一根狗尾巴草,面无表情地看着天上的太阳,手里还盘着两只核桃。

    这是他为数不多轻松的日常了。

    毕竟,大多数光复区的满人早就被明军给正义执行了。

    能活的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哪来这么多满人到他们这边悬赏。

    北方的满人倒是多。

    但真正敢动手的有多少还两说呢。

    这里已经有好多天没人领赏钱了。

    如此阳光明媚,先睡为敬!

    正当那个军官闭上双眼,打算睡觉的时候,突然一个“啪”的拍桌声直接就把他惊醒了。

    出于应激反应,他一连蹦了三尺高。

    “喂!喂!明大人,莫要惊慌,我来领赏了。”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白衣男子,他双手拎着几个包裹,其中两个包裹到现在还在滴血。

    “慌什么?我一点都不慌,快把包裹拿给我看看。”

    听到明军军官的话,那个白衣男子立刻就把那两个血淋淋的包裹放到了桌子上。

    明军军官想都没想就把那两个包裹给打开了。

    多么美丽的头颅啊!

    只见其中一个头颅的原貌看起来比较完整,她面容白皙,生前看起来应该是个美人吧。

    可惜了,她是满人。

    还有一个头颅小小的,看起来应该是一个女童的头颅。

    会不会是杀良冒功?

    这种情况还是有的,还得辨认一下衣物才好。

    “老弟,拿个凭证出来,我这边要证明你不是杀良冒功。”

    明军军官冷冰冰地说道。

    “喏。”

    那个白衣男子再把手上的其他包裹拿到桌面上。

    在包裹被拆开后,一些金银首饰、旗服和几份文书显现在明军军官的面前。

    只见他经过一番比对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两头是满人没错了。

    尽管那个白衣男子把未经事的孩童拿出来领赏的确让他有些于心不忍。

    但是,孩童的头颅也是能领赏的,不是吗?

    她是满人啊……

    “领赏吧,要加入大明籍吗?加入大明籍要经过甄别。”

    只见这个军官还是按照流程把二十两白银和十石粮食递给了那个白衣男子。

    “我的父亲因为抗清而死,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

    只见那个男子把他的身份文书递给了军官。

    “英雄之后啊。”

    那个军官在看完他的身份文书后,感慨道。

    “你说是就是吧。”

    听到那个军官的话,那个白衣男子不咸不淡地回答了。

    “你这人……”

    那个军官被那个白衣男子这么一呛,感觉有些难受,但又不好意思再说些什么。

    “也罢,你把国民证拿好。”

    那个军官公事公办,还是把白衣男子的国民证给办好了。

    只见那个白衣男子的明人证的姓名栏上什么分明写着三个字。

    王荡清。

    当真是好名字。

    “这位英雄,此女貌美,就此杀之,不可惜吗?”

    王荡清正想离去,却听到了那个军官的问题。

    是啊,可惜吗?

    那满人姐妹曾经是他的主子。

    在满城被破之后就带着金银投靠了他。

    说要隐姓埋名,非他不嫁。

    但是,她为满人,他为汉人。

    满汉血仇未报!

    他的父亲正是死在了她们的父亲的屠刀下。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手起刀落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眶湿润了。

    也许是眼睛里进了沙子吧。

    “何惜之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