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号召捐银

    一六八九年,神武二年四月一日。

    应天,紫禁城,大明殿。

    大明君臣上下齐聚一堂,朝会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当中正式开始。

    众所周知,明清第三次江淮战役持续了将近一个月。

    大明北伐军可谓是势如破竹。

    但到了现在,有一个困扰了大明许久的问题急需第二帝国的君臣解决。

    如果不能解决,不仅大明的北伐有极大可能失利,而且大明还有可能因此发生重大危机。

    至于这个问题,倒也能用两个字来概括。

    没钱。

    看着底下的群臣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坐在龙椅上的朱和圣也没有多话,直入主题。

    “朱尚书,说说吧,大明户部还有多少两银子?”

    听到朱和圣的话,户部尚书朱宣武站了出来,挺直了腰板,对朱和圣说道:“陛下,户部仅有白银十五万两,黄金三万两,户部财政亏空严重。”

    “啪!”

    龙椅发出了尖锐的拍声。

    朱和圣坐不住了,他下意识地发出了一连三问。

    “什么?!朕不是从内帑支借三千万两白银给户部了吗?!”

    “户部的银子呢?!”

    “怎么还有亏空?!”

    要知道,琉球战事不过三个月,江淮战事不过一个月,大明财政又吃紧了。

    这时,户部尚书朱宣武不顾自己老迈的身躯,扑通跪倒在地,开始回答朱和圣的问题。

    “陛下,此乃臣之过,按照以往惯例,又加上春季税收,户部本不会亏空如此,但江淮前线陆军不知道发明了什么新战法,遇上敌军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炮开路,火炮弹药和火铳弹药产量成倍增长,战争成本因此剧增。”

    “微臣也实在是没想到有这种情况,请陛下责罚!”

    说罢,朱宣武又往地面磕了一个响头。

    “平身吧,朱尚书,你何以至此啊。”

    见到朱宣武如此,朱和圣也怪感不好意思的。

    他原以为是这些官僚开始发挥第一帝国时期的传统艺能,开始上下其手了。

    花销太大了!

    春季税收加内帑支借一共数千万两白银。

    不过三个月而已。

    户部就严重亏空了。

    当真是难受啊!

    “谢陛下!”

    朱宣武缓缓起身,对着朱和圣拱手之后便回归原位。

    随即,整个朝堂都乱成了一锅粥。

    文武百官都开始了论战。

    “依我说,甚么新式战法?徒劳无功而已,这帮兵痞不过是拿着这个借口贪污帝国的财产,还请陛下彻查此事!”

    “一派胡言!我们的官兵一天时间就突破了伪清防线,这分明是天大的功劳,不用炮难道还用你的老嘴?!”

    “帝国财政亏空!天大的功劳来弥补?!”

    “帝国就是因为有你们这帮老顽固才没有一统天下!”

    “年轻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我呸!难道还要像第一帝国的崇祯皇帝一样,扣扣搜搜,连蛮子都打不过吗?”

    “踏马的!第一帝国就是因为你们这帮武人才亡的,第一帝国为了养那些武人征辽饷而亡,难道还要再复关宁铁骑旧事?!”

    说着说着,辩论双方都卷起了衣袖,抡起拳头准备开干。

    “肃静!”

    朱和圣使了一个眼色,身旁的全小焕跟早晨的公鸡一样扯着嗓子就开始叫唤了。

    这时,刚才还在打算物力解决争端的群臣一下子激灵了,他们很快就换回翩翩君子的形态,猛地跪地。

    “陛下,臣有罪!”

    在文武百官异口同声地喊出这句话后,朱和圣按照流程淡淡地说道:“殿前失仪,朕本该治罪,但考虑你们一心为国,也就罢了,都平身吧,下不为例。”

    “谢主隆恩!”

    底下的文武百官在喊完这句话之后,缓缓起身。

    在朝堂安静之后,朱和圣这时开口了。

    “诸位,大明最关键的问题是没钱二字,现在诸位的任务是如何让大明拥有足够的钱财,而不是在这里扯皮。”

    “朕只需要解决此次财政亏空的方案。”

    朱和圣话刚说完,底下就有人看口了。

    朱和圣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定国的儿子,户部侍郎李嗣兴。

    只见他侃侃而谈。

    “陛下,财政问题无他,开源节流,帝国现在要解决的是开源问题而已,不如使用先帝的老办法,向民间发行国债,用利息吸引足够的资金,解决燃眉之急,待到我大明户部财政宽裕之后,向民间如数还款便是。”

    说到这里,底下的文武百官的赞许之声不少。

    “好极!”

    “妙计啊。”

    只不过,反对声也有。

    “先帝时期财政亏空,向民间借款,现在也是财政亏空,还向民间借款,难道你的好办法就只有借款吗?”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话当真是说到朱和圣的心坎上了。

    向民间借款,还要还。

    亏!

    但再掏出自己的内帑,户部不知道要拖多久。

    肉疼!

    但圣君就是圣君!

    他很快就想到了好办法。

    “够了,诸位,朕已经想到办法了。”

    此言一出,原本争吵的朝堂又安静下来了。

    他们竖起耳朵,想听听朱和圣的意见。

    “依朕看,李侍郎的方法是不错,但朕有些不满意。”

    “向民间发行国债,终究还是要还的,而且还要还更多,户部后续还不一定能够掏出这么多钱,可能有损帝国信誉。”

    “而朕的内帑大多支借给户部,也无过多余财,倒不如全国上下一同捐银,诸位倒不妨带头捐银,做一个表率。”

    这个方案真是太棒了,以至于朱和圣说到这里的时候止不住地发笑。

    底下的文武百官风中凌乱。

    内帑没钱?!

    还要点碧莲吗?!

    皇家的产业可是遍布帝国的各行各业,就算是让朱和圣从内帑再掏出三千万两白银都还有余!

    算上之前的欠款,户部已经欠内帑接近八千万两白银了。

    但陛下都发话了,总得做点表率不是吗?

    “陛下圣明!”

    底下的几个新汉臣兴奋了,这不就是他们表现的好机会吗?!

    而有些大臣则是闷闷不乐,感到肉痛。

    “好极!”

    “传朕旨意,帝国财政困难,朕心甚痛!愿带头捐银五百万万两解决困难,特此号召帝国全体臣民捐银!”

    在朱和圣的口述下,全小焕飞快地拟好了圣旨。

    紧接着,朱和圣又说道:“给诸位一日时间准备,明日上朝,朕想看到诸位对帝国的忠诚!”

    “退朝!”

    伴随着全小焕尖细的声音,朝会结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