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大海与琉球

    阳历一六八九年,宣武二年九月十四日。

    距离宣武皇帝朱和圣的纳妃已经过去了足足有三个月之多,帝国的战争机器在一道道命令下飞速运转。

    黑云掩月,琉球郡以南,宫古海峡北部海域。

    十艘运兵船在两艘战舰的保护下正在全速向南驶去,目的地是伪郑海盗集团早已经脱离控制的高华屿,运输船上载着海军陆战队以及数以百吨计的粮食淡水、军械装备以及辎重物资。

    舰队侧左方五百多米外的波涛间,还有一艘不知名的舰船正在黑暗中静静地凝视着。

    这艘舰船是伪郑海盗集团的战舰,刚刚从倭国海返航回夷州,经过了宫海海峡,全舰的海盗们在返航路上不断通过劫掠的商船获悉了帝国局势,他们明白,帝国迟早要对对夷州动手。

    因此,这艘伪郑舰船很快就停止在外逗留,直接架势潜艇开入宫古海峡,返回夷州补充备战,正好碰到帝国这支正要南下高华屿的舰队。

    另外稍微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伪郑海盗集团贼首郑成功在夷州暴死后,整个夷州的伪郑海盗集团就陷入了内乱,最终由郑成功的长子郑经胜出。

    但郑经也是无能之辈,在他执政夷州期间,伪郑海盗集团每况愈下,厦门、金门两大基地被帝国夺回,海上生存空间被帝国海军严重挤压,甚至还被帝国海军打得丢盔弃甲,限制了劫掠范围,许多远洋贸易也被帝国夺得。

    当然,在郑经死后,整个夷州的伪郑海盗集团又陷入了内乱,只立了一个郑克爽来充当傀儡,现如今的伪郑海盗集团不能说是每况愈下吧,那好歹也能说是病入膏肓了,再加上帝国的持续打击,伪郑海盗集团已经彻底没救了。

    “长官!”

    观察手激动地说道:“这支明军运输舰队十分麻痹大意,快让我们干吧!那些辎重军械什么的都很值钱的,您看!那两艘明军的战舰还没有我们舰船大,这完全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被伪郑观察手盯上的是帝国海军的两艘小型战舰,排水量不过几百吨,还有中间的运输船,此时船上载着无数官兵和军械资中,力量相对薄弱。

    那个艇长一开始也很激动,但在思考几秒钟后,他的战斗热情一下子冷却了。

    “不,不进攻。”

    望着海盗们的诧异目光,他叹口气。

    “算了吧,我们都是汉人,他们也是汉人,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何必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为岛上那个即将完蛋的郑家王朝拼死拼活呢?”

    说罢,那个舰长驶离了帝国的运输舰队,很快就绕道向夷州方向进发。

    在这同时,一艘帝国运兵船船尾栏杆处,两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正在闲聊,使用的是吴越方言。

    “我们就要去夷州了,老王……”

    “是啊,我们要去夷州了。”

    “好吧,我们真的要去跟夷州人打仗吗?他们可是我们的……”

    “同胞?你开什么玩笑!我们是纯正的大明汉人!难道你以为那帮夷州岛的野人和叛匪还是我们的同胞不成?随军太监已经说了,只要我们真正地履行一个帝国军人的职责,我们就能得到足够的赏钱和帝国土地的使用权,这已经得到了陛下的承认!到时候,我可是要让那些夷州野人给我种地的,我们大明汉人要给夷州重新带来失去几十年的文明王化!”

    “那就只能借这些……野人头颅一用了,害……”

    琉球郡,首里城东洋舰队指挥部内。

    东洋舰队的参谋陈滋堂神色焦躁地把一份文件递给张子玉:“我敬爱的司令!您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让您再三请陛下在琉球郡保留一部分舰船吗?为什么奄美诸岛原定留下来的舰船北上朝鲜了?还有一艘郑和级战列舰本来在那霸港好好待着的,怎么也离开了?陆军第十二师怎么也北上朝鲜了?刘吉踏马在搞什么鬼啊!新到来的第十六师也离开了!”

    “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消息,张子玉比陈滋堂更吃惊。

    东洋舰队在五月初就与倭国萨摩番岛津家族的家主岛津光久进行了和谈,在谈妥萨摩番向大明赔款三百万两白银之后,东洋舰队与萨摩番签订了条约,双方的战事就彻底结束了。

    虽然萨摩番在琉球战事中伤亡惨重,整个萨摩番的舰队只剩下了几十艘大大小小的舰船,但萨摩番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他们的武士只损失了一半,还有数万头武士和足轻存活,而这些,很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而东洋舰队按原计划被抽调至朝鲜王国和夷州的舰队也只有不到一半,除去本土要使用三分之一的舰船,剩余接近两成的舰队安放在琉球郡也刚好足够,几千兵员,几十艘大小舰船,这也就够了,再不济还有刘吉的第十二师。

    但问题就来了,计划赶不上变化,除去这几千兵员,大部分都被调到了其他战场,整个东洋舰队在琉球的舰船也不过十多艘。

    张子玉仔细想了想,马上就回过神,这肯定是远在应天府的朱和圣“搞的鬼”。

    眼下,朱和圣为了方便运输更多陆军主力师抵达朝鲜王国,便不打算按照原定计划实施了,再加上倭国德川幕府的求饶和萨摩番向帝国赔款,朱和圣因而信心大增、胃口大开,开始目空一切,不断地向朝鲜王国、福建厦门和夷州方向调兵遣将。

    特别是军队的每日消耗和运输速度,使得朱和圣心急如焚,获悉倭国对琉球郡没什么反应后,他自然就抽调琉球兵力,向夷州和朝鲜王国方向增兵。

    这不是扯淡吗?

    张子玉顿时窝火不已,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微操的威力,难道?这就是有形的大手在发挥作用吗?

    如果说,朱和圣的五路北伐在战略上有可取之处甚至是有不少闪光点的话,那朱和圣在琉球郡的越级调动基本上就是不顾现状的瞎指挥了。

    焦躁虽焦躁,但张子玉却不敢给“罪魁祸首”朱和圣写信“仗义执言、犯颜直谏”,几个月前,他就因为大沽口是否能够登陆而选择支持朱和圣,因而得到了朱和圣的重点关照,自己可不敢浪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张子玉知道,自己想在大海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受到陛下的绝对信任、得到陛下的全力支持”是第一前提,自己绝对不能像李定国这些老牌大臣一样公然指出朱和圣的错误,更不能公然骂朱和圣瞎指挥。

    如果朱和圣因为自己惹怒他而不再信任自己、支持自己,自己别说在大海上再度建功立业了,得到重用都难了。

    因此,张子玉明知道朱和圣在干可能的“蠢事”,也不能阻止,更不敢阻止。

    “这该如何是好啊!”

    五内俱焚却又无可奈何,张子玉不得不焦躁至极。

    陈滋堂看了看张子玉,无需明说,他就知道张子玉的困境和难处了,因此他没要求张子玉给朱和圣写信汇报此事,想了想后,他另辟蹊径。

    “司令,您不要太着急,萨摩番的那帮倭人会不会再度进攻琉球郡还是两说呢?再说了,琉球郡不还是有很多想要为帝国效力的下等民吗?”

    “有屁用!我们这里只有不过几千兵力。”

    “那些琉球下等民要么在矿场挖矿,要么就在种甘蔗,你说说,到底该怎么办?!”

    “怎么办?!”

    张子玉心急如焚,冲着陈滋堂吼道。

    “怎么没用了?琉球人不是兵力啊,您可以把琉球那些在矿场的一些年轻人拉去当壮丁嘛,反正琉球郡不还有武器装备没拉走嘛,您不是有战时指挥权吗?到时候您就向陛下汇报,然后再武装这些琉球壮丁嘛。”

    “琉球郡的那些下等民是巴不得当明人的,他们也相当第一等的帝国公民,而这个机会,我们不就能顺理成章地给他们嘛,他们拿命换这个身份,至于能不能活着拿,就看他们运气了。”

    陈滋堂语气轻松,好像不是什么大事一样。

    “东洋舰队不是还有一批运输船和战舰在高华屿休整嘛,他们说不准还没有开向夷州呢,你要不派一艘快船去高华屿联系一下那些舰船,抽一部分回来,就跟陛下说船坏了,需要维修。”

    陈滋堂顿了顿,然后又开始说道:“拿别的理由留下高华屿的这一批舰船可能还不太行,但如果是维修的话,那陛下也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疑虑了,就算他们早就出发了也没事,反正有琉球郡的那些下等民当炮灰,也无伤大雅。”

    张子玉瞪着陈滋堂,要不是考虑到不礼貌,他真想看看陈滋堂屁股后面有没有长狐狸尾巴。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