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承乾 > 第十五章 封德彝你出局了(一)

第十五章 封德彝你出局了(一)

    “那就请太子殿下恕老臣放肆了,敢问太子殿下,若是有人谋反该当何罪?”封德彝捋着胡须徐徐的说道。

    李承乾沉吟一会儿,瞬间就明白封德彝的意思,不过他还是说道:“谋逆之罪,罪大恶极,罪不容诛,还有什么好说的?”

    “太子殿下说的极对。”封德彝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而后又问道:“不知长孙大人以为太子殿下所说如何?”

    长孙无忌脸色一黑,而后淡淡的说道:“太子殿下自然说的极是,相信就是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没有一个不同意的这种说法的?众位大人你们说是吗?”

    一众大臣顿时纷纷点头,开什么玩笑,没见李世民就在朝上坐着吗?而且这还是在大唐的皇宫太极殿中,要不是唐朝的大臣还是有些节操,估计这时候已经出来一大堆人唱赞歌了,表忠心,添靴子了。

    而杜如晦、房玄龄等一众亲近李承乾的脸上已经有了些许的忧色,若是太子在册立第一天就威严扫地,那么无论是对大唐,还是对李承乾本人都是一件不小的祸事。

    封德彝看见众人的表现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又道:“既然如此,那么请问太子殿下,燕郡王罗艺在我大唐与突厥对战之时突然起兵,虽无谋反之名,但却行谋反之实,这件事又该如何处置?”

    果然如此,李世民的眼中已经出现了怒火,而且众多的大臣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安的骚动。

    谁都知道罗艺那是李承乾劝降的,现在在这个庄重,威严的册封仪式之上,处置了罗艺就算是打击了李承乾声誉。

    李世民扫过众人,发现李泰这个小胖子的脸上却挂起了淡淡的微笑,反倒是李恪有些愕然,心中不由的有心忧心。

    突然一人出列道:“封大人,此时乃是太子殿下的册封大典,您如此为难太子殿下,到底是何居心?”

    众人回头视之,乃是吏部主事孙良,不用说现如今的吏部尚书是长孙无忌,那么这位妥妥是为**了。

    封德彝愕然的道:“孙大人此言何意?老夫不是很明白,向太子殿下请教问题,陛下是答应了的,难道说孙大人刚才没听到?再说这个问题很正常,怎么能算是为难呢?”

    孙良勃然大怒,朝李世民拜了一拜,而后怒道:“封大人,刚刚君臣名分已定,你不是不知道,而且你封大人问这个问题到底是何居心,难道非要下官明说吗?”

    “孙大人,你这话是何意?不就是问个问题吗?难道孙大人想要阻塞言路吗?”有一人反驳道。

    “孙大人也是就事论事,李大人你这话就有些过?”

    “虽说如此,但是封大人不该在此时诘难太子殿下,有失人臣本份。”

    “陛下已经同意了,这怎么算是诘难呢?”

    一时之间太极殿之中吵吵闹闹的,就给后世的菜市场差不多。

    “够了。”一声暴喝打断众人的吵闹,正是李世民,而后他又沉声说道:“你们都是国家大臣,一国柱梁,在这大殿之中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让天下臣民笑话?”

    “陛下恕罪。”众人急忙拜道。

    李世民无奈的揉着额头,法不责众,他也无法,只好淡淡的说道:“起来吧,下不为例。”

    而后又问道:“封大人所说,太子可有想法,若是有的话,下去写个条陈呈上来,让朕看一看。”

    此话一出,明显是帮李承乾解围,封德彝只好默默的退了回来,不管李承乾回不回答他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反倒是李泰看见李世民出言帮李承乾解围,眼中丝毫不掩饰的显示出浓浓的嫉妒之色。

    “父皇,儿臣倒是有些想法,不过不用写条陈了,就在这里回答封大人吧。”李承乾出言说道:“燕郡王罗艺受我大唐厚恩,不仅获封王爵,更是被赐予李姓,但是他竟然敢在大唐危难之际,没有兵部调令,擅自调兵进入幽州·······”

    “太子殿下,怎么是擅自调兵,明明是罗艺谋反?”裴寂忍不住打断李承乾的话说道,若是照这么说下去擅自调兵虽然也是死罪,可比谋反的罪名小多了,到时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看了裴寂一眼,而后淡淡的说道:“裴大人,孤这里有一份奏折,乃是尉迟将军和程将军的联名所奏,里面详细写明了罗艺擅自调兵的全部过程。”

    “裴大人可有兴趣一看。”李承乾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个奏折。

    裴寂不屑的撇了撇嘴,这还说什么?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都是大老粗字都不认识几个能写出什么奏折?还不是按着你的意思的写的?

    自然有内侍将这份奏折拿给李世民,李世民随便翻了几下就扔桌子上了,谁都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遮羞布罢了。

    “擅自调兵也是死罪,大唐律法明确规定,凡是未经兵部调令,若有百人以上兵马离开自己的辖区,当地折冲府卫可将其视为叛军就地剿灭。罗艺可不仅仅是调了百人,他可是直接挥军三万人马入住幽州啊!太子,您可要想清楚,老臣等保的都是大唐的江山啊!”封德彝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的说道。

    其实说到这里,李承乾不由的暗骂了一声自己,果然政客是最没有底线的,只要对自己有利,黑的可以变成白的,白的也可以变成黑的,凡是敌人拥护就坚决反对,凡是敌人反对就坚决拥护。

    而且对于封德彝这个人,李承乾是一点好感都没有,明明拿着唐朝的俸禄确实时时刻刻惦记着隋朝的好处,颇有一些白眼狼的意思。

    还没等李承乾说什么,长孙无忌豁然站出来,凝声说道:“封大人说的对,罗艺擅自调兵也是死罪。”

    “微臣,长孙无忌请陛下治罗艺擅自调兵之罪。”长孙无忌说道。

    “臣等附议。”接着又有大半的人说道。

    直接被长孙无忌抓住封德彝话中的弱点,将罗艺的事情定性为“无兵部调令,擅自调兵”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