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承乾 > 第四十二章 群英会破庙

第四十二章 群英会破庙

    夜色依然悄然降临,一轮新月如沟,照在漆黑的大地之上,如同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霜衣,这种美景若是再往后推迟个几十年左右,或许就会诞生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不朽的诗篇。

    但是显然裴寂没有这样雅兴和诗兴,他看着桌子之上下人送来的右武卫的令牌,刺眼异常,胸中怒气勃发。

    想他裴寂,出身名门,历仕隋唐,当朝司空,受封魏国公,开唐之初就被李渊拜为丞相,纵然是征讨宋金刚大败而回,李渊对他的恩宠亦是丝毫的未减,裴公寂依然成为一个金字招牌,何人敢给他脸色?何曾受过此等的屈辱?

    但是如今却是被程咬金这样的粗鄙武夫所欺辱,裴寂的心情怎能够平静?人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裴寂的肚量绝对没有这么大,他是越想越想生气,于是坐到书桌之前,提起毛笔就开始书写,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弹劾程咬金的文章那是一气呵成,裴寂文采斐然,写这种东西那是信手拈来。

    裴寂写完之后,朝着奏折之上轻轻的吹了吹,待到墨迹干了之后,他又看了一遍,拈须微笑,摇头晃脑,当真是是满意之极。

    突然裴寂仿佛想起什么,双手瞬间将写完的奏折撕碎。

    裴寂起身拈须踱步,玄武之变刚刚过去不到一年,程咬金又是其中的主要打手之一,同秦琼、尉迟敬德等人守望相助,若是此时弹劾程咬金恐怕根本就伤不得他分毫。

    更何况李世民早就对他有所不满,若是他在此事之上大作文章,把自己陷进去那就不好办了。

    现如今封德彝病死,自己又将萧瑀得罪了,而李渊已经搬出太极宫,摆明了不再参与朝政,裴寂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裴寂在朝中可以说仅仅是一个孤家寡人,位高但权不重,形同虚设,一旦有变就连替他求情的人都没有。

    而裴寂又是一个十分精明之人,所以由不得他不慎重不深思。

    萧瑀,裴寂在心中默默念叨了两遍这个名字,他十分想同萧瑀守望相助,但是萧瑀偏偏不大看得起他,使得裴寂有一种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粪坑的无奈。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一人,若是得到此人的相助,那么基本上大事可定,程咬金也不过就是桌子之上的一碟开胃的小菜,随时可吃。

    ·········

    长安城外,月明星稀,一座不知名的破庙之中。

    席君买苦苦追寻的孙达就躲在这里面,旁边还有两个他的同伴,一个叫李冀,一个叫彭虎,都是李建成的死忠份子。

    三个人围着一起促膝而谈,之所以躲在这里,是因为长安城全都在搜寻他们,刑部和长安府的衙役鼻子就给狗似的,他们只能逃到城外。

    孙达搓了搓手,而后凝声说道:“事情就是这样,我决意明日前去面见太子妃。”

    李冀和彭虎对视一眼,李冀出声说道:“大人,我以为此时无论见与不见太子妃作用都已经不大了。”

    “见太子妃李世民是要杀的,不见太子妃李世民也是要杀的。更何况若是面见太子妃,更是十分的危险。她的府邸周围恐怕已经是如同铁桶一般,若是一旦大人你被捉,恐怕····”彭虎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孙达淡淡一笑,自信的道:“长安城中能对我构成威胁的不过就是那有限的几个人,只要我小心一点还是没有大碍的。”

    就在李冀还要在劝的时候,孙达的耳朵突然动了几下,而后小声说道:“小心,有人来了,赶紧躲起来。”

    三人急忙躲到神像背后,暗自屏住呼吸。

    过了大约有盏茶的功夫,外面走来十几人,孙达凝心静听,发现这十几人步履轻盈,气息悠长,显然都是高手,在长安城外出现如此多的好手,除了刑部和长安府的人,孙达实在想不出还有第三个地方,于是急忙对李冀两人打了一个手势,两人顿时明白,纷纷掏出自己的武器,暗自警戒。

    这些人随意的在破庙之中打量之下,可能是人多势众,所以也没有细心的搜索,而后自有人拿起火折子,去外面拾了些干草和树枝,点了起来。

    对方之中有一人出声说道:“还好这长安城外有这么一间破庙,要不然咱们今晚可就要露宿街头了。咱们这些大老爷们皮糙肉厚倒是没有什么,但是可就是有些委屈夫人了。”

    “呵呵,妾身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只要能够为夫君报仇,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那个被称之夫人的人,轻声说道。

    “夫人放心,这一次我们不成功便成仁,躲躲藏藏这么些年,咱们也累了。若是失败,咱们就一起下去追随大总管去。”一个苍老的声音有些低沉的说道。

    夫人又轻声说道:“你们都是追随亡夫的忠烈之士,现如今妾身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本来不想再烦扰你们,但是亡夫之仇不可不报。若是这次失败,咱们就隐姓埋名,从此再不过问此事。”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沉重,众人也都沉默不语,显然对自己的前景不太看好,只不过是为了心中的那些坚守。

    “夫人,我等都深受大总管的大恩,纵然失败也不过一死之事,我等求仁得仁,夫人何必如此的消沉?”刚才那个苍老的声音又响起:“再说只要咱们谋划得当也未必不能成功。”

    “嗯。”夫人轻轻点头,显然也同意老者的话语。

    老者看着夫人的表现,暗自摇了摇头,本来夫人多么英姿飒爽,行事果决的一个奇女子,但是自从上次大败之后,性情大变,只想替大总管报仇。

    说完这些话,破庙中的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只听见干草和树枝“噼里啪啦”的燃烧之声,十几个人都各自找了一个墙角倚靠,开始闭目养神。

    身在破庙之后的孙达也是十分的疑惑,听这些人的语气,他们也不像是什么善类,绝不是官府的人,反倒是江湖上的独行侠之类的,但是口中的“大总管”又是何人?绝非是一个无名之人。

    孙达仔细的琢磨了一下这些人的口音,发现似乎是江淮一代的,孙达仿佛明白了什么了,一时间心情有些激荡。

    就在孙达胡思乱想之际,外面又传来一阵的轻微的脚步之声,破庙之中的十几人瞬间起身,一个个目露寒光盯着破庙之外,有几人甚至已经将手伸进了胸口之中。

    过了大约盏茶的功夫,从外面走来两人,夫人暗自观察进来的两人,其中一人身长八尺,约莫三十岁左右,孔武有力,虎口有着厚厚的老茧,浑身散发着精悍之气,一看就不是易与之辈。

    而另一人身上背着一把长弓,左手领着一个犹如老鹰一般的猎物,上面插着一支箭。

    再看此人面如冠玉,浑身壮实无比,双臂修长犹如钢筋浇筑一般,令人望而生畏,虽然也有八尺的身高,但是老者还是从他嘴角之上淡淡的绒毛,观察出此人还是一个少年。

    他将自己心中熟悉的猛将都过滤了一边,发现很少有人在年轻之时能达到少年的地步。PS:文思如便秘,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唉!!手残党伤不起啊!只能写这么多了,周六周日必须日更六千以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